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简介

工业工程简介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减少重复取放
改善前
改善后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Simplification 简单化 使构造单纯 使方法简单 使数(量)减少 将方法、手续统一化 将材质、形状的范围缩小 将规格、尺寸标准化 减少零件的件数 使位置的决定单纯化 自动化,加工方式
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
进度图、库存模型、组织理论、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
1.2工业工程产生与发展
1.2.3 运筹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70年代)
40年代中期,英、美两国发表了关于运筹学成果的资料,立刻受到IE工 作者的注意,并将之运用于IE实践中。
1948年,美国工业工程学会成立。
第三阶段的IE与前两阶段的比较,表现为从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发展 为以定量分析为主。 从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转化为以研究整 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六十年代从美国引进了工业工程技术 在60 -70年代创立了TQC(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70年代以来,推出了以JIT(准时生产)/LP(精益生产) /TPS(丰田生产)/5S为代表的日本IE模式
美日IE的比较
人 设计 物料 设备 规划 能源 信息
工程 技术
行为 低成本
运作 高效率
企业目标

人 使用 物料 准时化 低成本 设备 改善 能源 自动化 高效率 信息
和安全,获取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1.4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
生物力学
数据处理及系统设计
成本管理 工程经济 材料加工 销售与市场
设施规划与物流
应用数学 组织规划与 理论
绩效管理 人体测量
生产规划 与控制
人因工程 实用心理学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安全
职业卫生 与医学
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82年)
企业目标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历程(30年)
追溯到50年代初期,不自觉的应用基础工业工程 文革期间(1966~1976),IE的科学管理方法被当作资本主义加以排斥;
1985年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IE应用;
1989年举行了中国首届IE学术会议,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IE分会; 1993年教育部首先在天大与西交大设立IE专业; 《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创刊; 1999年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IE工程硕士 ; 2000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始组织中国IE专家与IE工程师认证工作; 2003年清华,上交大、天大、重大等大学率先在国内设立了二级专业博士点。
1.6 工业工程常用手法
一个不忘 精益生产的二大支柱 三即三现 四大原则
立即赶到
动作经 济原则 JIT
P
立即看到
自働化
立即掌握
现场 消除
Eliminate
现物
现况 简化
Simplify
合并
Combine
重排
Rearrange
A
D
五项作业分析 六大提问 七大手法 八大浪费 九大步骤
操作
搬运
检验
储存
等待
规格的统一 传票的统一 作业标准的订定
收集配送时间定时化
Specialization 专门化
将机种、品种专业化 将种类、工作专门化
有盖车、无盖车、家畜车、 冷冻车 设备及模等的专业化 职务的专门化(装配、搬运、 检查……)
全局和整体化意识
有个婴儿,你看到了吗?
1.3.2 工业工程目标 提高生产力和效益,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什么是IE?
IE就是做报表的? IE就是做标准管理的?
什么是IE?
什么是IE?
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
这虽然不能完全代表IE,但是这 一行文字却是IE的座右铭,中文 翻译「永远有个更好的方法﹗」 在工作当中,总有更容易、更有 效率、更经济而且能令心情更愉 快的方法.
1.2工业工程产生与发展
1.2.5 现代工业工程(20世纪70年代~现在~未来)
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扩大到系统整体 采用计算机和管理信息系统(MIS)为支撑条件
探索有关新理论,发展新方法
精益生产
TOC (约束理论) 1984年
6 Sigma (20世纪90年代) 工业4.0 大数据分析
工业工程发展特点总结

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予进行确认、预测 和评价。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 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

工业工程是世界上公认的能 杜绝各种浪费,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和经 济效益的 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的一门边缘学科。
1.2.1 IE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
F.W.泰勒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科学管理原理》(1911) 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首次开设工业工程课程; 1910年,Frank Gilbreth和Lillian Gilbreth从事动作研究(砌墙实验)和
工业心理学研究;
1913年,Henry Ford发明流水装配线; 1914年,Harry 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 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 1917年,美国成立工业工程师协会ASIE;后又成立AIIE,工厂中出现专
90% 83% 66% 53% 45% 60% 85% 65% 85% 52% 60% 52% 37% 60%
排序
1 4 5 10 13 7 2 6 2 11 9 12 14 8
工 业 工 程 在 制 造 业 中 的 应 用
方法研究
作业测定 工厂设备及设计 工资支付
管理
1.4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
预备活动 目标/策略/战略 实施计划
1.3工业工程意识和目标
1.3.1工业工程意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问题和改善意识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 全局和整体化意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改善前
改善后
问题和改善意识
问题就是目标和 现实之间的差距
目标 (理想)
Why ? Different? 差距(Gap
现况 (目前如何) *实际的状态 *料想不到的结果
门从事IE的职业 。
1.2工业工程产生与发展
1.2.2 传统IE时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
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
1924-1931年,休哈特 (W.A.Shewhart)首创“统计质量管理”。 1924-1933年,梅奥 (G.F.Mayo)通过“霍桑实验”首创“人际关系 学说”。 费希J.Fish 首创“工程经济”。
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成就,尤其是计算机科学、OR、SE及相
关的学科知识,得以由经验为主发展到以定量分析为主;以研 究生产局部或小系统的改善,到研究大系统整体优化和生产率
提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基于成本和效率的IE发展历程(100年发展史)
年代 1776 1798 1832 1911 1911 1913 1914 1917 1924 1927-1933 1934 1940 1950前后 1970 1970’S 1980’S以后 现在 概念或工具 劳动分工 零件的互换性与标准化 按技能高低付酬,时间研究的一般概念 科学管理原理,IE诞生 动作研究、工作测定、工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移动式装配流水线 工作进度图表 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 质量控制的抽样检查和统计表 霍桑实验及行为科学的发展 工作抽样理论 解决复杂问题的运筹学方法 模拟理论、决策理论、数学规划、计算机技术、CPM\PERT、自动化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应用于生产管理的各种计算机软件(MRP/ERP) 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 各种先进制造理念(TOC/6 Sigma/VE/SCM,etc.) 工业4.0,大数据分析 创始人或发展者 亚当·斯密(英国) 惠特尼(英国) 查尔斯·巴比奇(美国) 泰勒(美国) 吉尔布雷斯夫妇 (美国) 亨利·福特(美国) 亨利·L·甘特(美国) 哈利斯(美国) 休哈特(美国) 梅奥(美国) 蒂皮特(英国) 运筹学小组( 英国) 美国和西欧 美国和西欧的计算机公司和用户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大野耐一 主要是美国和西欧 主要是美国和西欧
工业工程在美国
企业都设有工业工程部,1990年IE工程师人数占所有工程师
8.9%,到2000年增加到19%;IE工程师已成为工程师类职业的
第二大职业; 2006年美国劳工部150多万个工程师中,IE占20多万 …… 预测未来10年不同种类工程师的需求,IE增长最快之一
工业工程在日本应用 IE在日本 走引进、消化、发展之路
至1975年,美国已有150所大学进行IE教育。
1.2工业工程产生与发展
1.2.4 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在50、60年代,系统科学(SS)以及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 SE)成为IE学科发展的基础。 SE的方法论+OR的定量方法+传统IE方法+工业专业知识=新IE
方法研究 作业测定 奖励工资制度 工厂布置 表格设计 物料搬运 信息系统开发 成本与利润 作业测定 物料搬运设备选用 组织研究
1.4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
项目 领域
作业方法 作业分析 动作研究 物流 生产计划 标准化 时间研究 PTS法 工厂布局 设备购买和更新 激励 职务评价 工程管理 成本管理
使用率
课程内容

1.1工业工程的定义
1.2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1.3工业工程的意识和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