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襁褓(qiánɡ bǎo)静谧(mì)胆怯(què)心无旁骛(wù)B . 恣(zì)睢(suī)解剖(pōu)拮据(jū)忍俊不禁(jìn)C . 褴褛(lán lǚ)计较(jiào)阴晦(huì)锲而不舍(qiè)D . 尴尬(ɡān ɡà)倾斜(qǐnɡ)干涸(hé)前仆后继(pū)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 . 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 . 中非建立友好关系,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双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D . 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不停地汲取知识,使自已的学识渊博。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 .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C . 该校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处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D .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4.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 . ①②③④⑤B . ③①④②⑤C . ③①②④⑤D . ①③②④⑤5. (2分)5月4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A . 快下来!真没素质!B . 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C . 您好!红军战士需要我们尊重,请不要踩在上面拍照。
D . 喂!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 (15分)综合性学习。
初三某班在学习了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诗歌后开展了“好读诗,读好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个小组开展活动。
(1)活动一:为了了解初三学生诗歌的阅读情况,第一小组对本校初三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请分析下面的统计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结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你主动积累诗词名句吗吗?你是否主动背诵诗词?你课外有兴趣阅读诗词吗?结论及建议:(2)活动二:第二小组要求制作一份“好读诗词,读好诗词”手抄报,现收集一些和读诗有关的名言用于制作手抄报,以下是学生收集的名言:A.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B.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C.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
D.腹有诗书气自华E、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F、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以上名言可编入“读诗作用”板块的选项是以上名言可编入“读诗方法”板块的选项是(3)活动三:第三小组学《词五首》后,用学到的鉴赏词的方法完成了一首词的鉴赏。
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道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下阕“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中“风雨”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默写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所借之意象或有不同。
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看日暮引发怀乡之情;范仲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借酒消解乡愁;诗人们尤其偏爱“月”,借“月”抒发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与祝福,例如“________,________”。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12分)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
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
”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劣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
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
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
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
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
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
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行者道:“贤弟,你起来。
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
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
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
”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________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
”说明唐僧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另两个唐僧遭难的例子。
(3)从选文看来,你觉得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人?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____________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3)“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7分)10. (7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2)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A .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 .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C .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 .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3)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A .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 .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C .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 .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100分)11. (3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⑴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靖、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之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的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⑵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⑶“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⑷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
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势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
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⑸步下秋山,透过“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难面有一面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栗。
(1)为什么扬州个园取名为“个园”?(2)“个园”的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选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作者在介绍个园的特点时,用了那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这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5)给选文第⑷段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6)选文⑵—⑸段之间是什么关系?()A.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7)概括选文第⑸段的内容。
12. (35分)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①巍峨的长白山上,大森林垂直绵延2000多米。
1100米以下是针阔混交林,金秋时节,绚烂缤纷;l100米一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树木挺拔参天,气势磅礴;过了1800米,森林放慢了脚步,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部分树木没有胆量穿越,即便是傲风斗雪的青松也望而却步。
然而岳桦却以勇敢和坚毅不屈的精神,顽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成为在蓝天白雪之间悄悄集结、静静展开的高山上的守望者。
②岳桦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桦木科,桦木属,为落叶乔木植物。
树皮呈灰黄白色,枝暗红褐色,幼枝暗绿色;冬芽呈矩圆形或卵球形,叶片薄,较硬,边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花期为每年的5—6月,果期在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