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茶树品种及高效茶园栽培技术

山东茶树品种及高效茶园栽培技术

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地。

4.3 基 肥整地的同时,根据造林地的土壤条件确定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

一般每穴施过磷酸钙250g,有条件的地区亦可增施人畜粪等农家肥。

施肥方法:穴或沟挖至合适大小、深浅后,把表层土回填至穴深的1/3~1/2,再施基肥并与其混合均匀,最后回填表土使穴呈馒头状或沟呈隆起状。

4.4 栽 植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2~4月、秋季的9~11月。

植苗前,先将苗木根系在50mg/kg 的AB T 生根粉带泥浆溶液中浸一下,挖开已回填的穴或沟,把苗木植于穴中、回填10~15cm,提苗,使苗木根系舒展,用手扶住苗木中下部,用脚踏实四方,再回填至合适的位置并将苗木培正。

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4.5 管 理5~6月及8~9月各锄抚1次,7月刀抚1次。

将杂草、石块置于苗木下方或台沿。

锄抚时应对苗木进行培土和扩穴,使穴状整地的造林地尽量连成带状或小带状。

4月中下旬即可施追肥。

用2a 生苗造林,当年用0.5%的尿素水剂,结合除草后施肥;3a 生以上的苗木,当年直接施50~100g/穴的尿素。

以后每隔1a 增施过磷酸钙250g/穴。

其方法:在树冠垂直投影处挖10~15cm 宽、5~10cm 深的环形沟,将尿素均匀施入沟内,再覆土填平即可。

(通讯地址:610081,成都市星辉西路18号)山东茶树品种及高效茶园栽培技术房 用1 慕宗昭2 于连家2 孙 蕾1 刘昌兰3 刘翠兰1(1山东省林科院 2山东省林业引用外资项目办公室 3威海市海滨林场)摘 要:通过对山东茶树品种资源调查,介绍了适合山东的茶树优良品种,结合山东实际,总结出可行的高效茶园栽培技术,为山东茶树品种引进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茶树品种;高效茶园;栽培技术收稿日期:2004-12-20 修回日期:2005-02-20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

作者简介:房用(1963-),男,研究员,承担国家/9480项目、山东省林业科技攻关项目。

山东/南茶北引0在部分地区获得成功,开辟了中国北方新茶区,将茶树的种植范围向北推进了两个纬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茶树栽培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山东省茶树在冬季易受冻害,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茶叶品质的提高,限制了农民增收。

为此,我们对山东省茶树引进品种和类型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期为选育适应全省栽培的抗寒茶树新品种和优良类型提供依据。

1 品种资源1.1 品种资源概况山东茶树大多引自我国的浙江、福建、安徽、云南四省,也有引自其他省份的品种,近50年来,在山东陆续引入的茶树中,由于管理不善、投入不足或引进茶树品种不能适应当地特点等各方面原因,许多茶树都已经死亡。

但保存下来的茶树品种类型也很多,这些保存下来的茶树品种现已发展成为山东茶树的优势种,如现在在山东广泛推广的黄山群体种。

作为山东茶树主要生产地的日照、青岛等各市县都设有茶树种植试验田,有许多茶树类型供观测调查及以后的推广,形成了茶树良种引进、试验、示范、选育、推广一体化。

目前,生长于山东的茶树品种大致有:皖农95、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洛舍、福鼎大白茶、安吉大白茶、舒茶早、农抗早、黄叶早、劲峰、仙寓早、金寨、平阳特早等品种,但这些品种数量和规模小,约33.3hm 2;一些品种尚处于试验阶段,其抗冻性需进一步研究。

有些抗冻性稍差的品种,可利用设施栽培生产茶叶。

112 引进品种生物学特性(1)皖农95: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原皖南农学院选育而成。

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质软,叶面微隆。

育芽力强,产量高,5龄茶园单产可达技术开发270kg/667m2以上。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3184%、茶多酚33142%。

适于制红、绿茶,品质优良,抗寒性强。

(2)乌牛早: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原产浙江省永嘉县罗溪乡,由当地茶农单株选育而成。

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

叶绿色、有光泽、椭圆或卵圆形,茸毛中等,叶面微隆起。

芽叶尚壮,育芽力和持嫩性强。

抗性强,结实少,单产高。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412%、茶多酚约1716%。

适制绿茶和扁形绿茶,品种良好。

(3)黄叶早: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原产浙江省温州市郊茶山,由当地茶农单株选育而成。

树姿直立,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绿色(嫩叶黄绿色)、椭圆形,叶身内折似瓢状,叶面平展或微隆起,叶质较硬脆。

育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较少。

抗性较强,单产中等。

春茶鲜叶氨基酸含量约4110%、茶多酚约1718%。

适制绿茶。

(4)龙井43: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

植株大小中等。

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

叶绿色、有光泽、椭圆形,叶质中等,叶尖渐尖,叶面平,叶缘微波状,叶齿浅。

育芽力强,发芽特早而整齐,密度大,一般在3月中旬萌发。

芽叶纤细,茸毛少。

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

该品种抗旱力较弱,新梢持嫩性较差。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317%、茶多酚约1815%、儿茶素总量约12108%。

单产高,适制扁茶。

(5)迎霜: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浙江省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

植株大小中等,树姿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分枝部位较高。

叶黄绿色、椭圆形,叶面稍内折,叶尖渐尖,叶缘波状,叶质柔软,叶齿浅密。

生长期长。

芽叶较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215%、茶多酚约3015%。

单产高,适制红茶和绿茶。

(6)劲峰: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

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叶绿色、富有光泽、椭圆形,叶肉较厚,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

芽叶肥壮,色浓绿微带紫色,茸毛多。

较耐寒,适应性广,扦插成活率高。

春夏茶鲜叶含氨基酸约216%、茶多酚约2714%。

单产较高,适制红茶和绿茶。

(7)龙井长叶: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

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绿色、长椭圆形,叶缘微波状,叶面平,叶尖渐尖,平均叶长10147cm,叶宽4113cm。

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新梢持嫩性强。

春茶萌芽早。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411%、茶多酚约1816%、儿茶素总量16142%。

单产高。

适制龙井等扁茶,品质优良。

抗寒性强,扦插繁殖成活率高。

(8)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简称福大、福鼎。

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原产福建省福丁县。

植株较高大,可达2m,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

叶色绿,叶形椭圆,叶质较软,侧脉平均9对,芽叶肥壮,茸毛特多,生长期长,育芽力强,抗逆性强,单产高。

分枝性能强,新梢生育迅速,轮次多,宜及时分批采摘。

根系粗大分布深。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4137%、茶多酚1612%。

适制绿茶、白茶,品质优。

2高效茶园栽培技术211茶苗移栽打好土壤基础,确保移栽质量,是建设仙寓早高效速成茶园的关键,总的要求是立地适宜、开沟吊槽,分层施肥、适时移栽、双行双株、踩紧浇透。

(1)建园要求:¹立地条件适宜:选择生态环境好,海拔在500m以下,土层深度在80cm以上,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坡度在25b以下的低丘缓坡建园,要求15b以上山坡做成水平梯地,梯地宽度115m(栽植1行),15b以下的缓坡建等高茶园。

土壤全部开垦后按行距115m定好栽植行。

茶园四周要修路和挖排水沟。

º开沟吊槽,分层施肥:仙寓早茶树根系发达,为促进根系深扎,确保茶树生长达到根深叶茂的要求,栽植行要开深50c m、宽60cm的沟,沟底施土杂肥或绿肥(667m2施饼肥150kg、磷肥50 kg),再覆土至15cm沟深,然后在沟内浇透水待栽。

(2)移栽时间:秋季与春季移栽均可,但要因地制宜。

因仙寓早春茶3月上旬即开始萌动,必须在2月下旬至3月初芽头萌动前移栽。

春季移栽的茶苗由于根系生长需一段恢复期,因此地上部生长缓慢,同时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如遇连续几日晴天高温,根系吸水慢,叶片失水快,茶苗很容易萎蔫甚至死亡。

而深秋初冬(10~12月)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根系生长旺盛,同时地温较高,有利于移栽茶苗根系恢复生技术开发长与贮藏养分,促进第2年春季地上部早发快长,提高成活率,并能提早开采。

因此,以深秋(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为宜。

(3)起苗、运苗:起苗前一天,苗圃要浇透水,挖苗或拔苗时要尽量多带土,当日运到移栽地点(一天运不到可将茶苗根部沾黄泥浆)途中要避免风吹日晒。

(4)定植技术:双行双株,踩紧浇透。

仙寓早树姿较直立,宜采用双行条栽,即在60cm宽,覆土施肥后15c m深的定植沟内栽2行茶苗(2行间距30cm,离沟边各15cm),株距0133m,每穴2株茶苗(注意茶苗大小搭配,根颈处对齐),每667m2栽苗5300株。

移栽时将根系按原状展开,压1层土,用脚踩紧再浇定根水,然后再压1层土,再踩紧、浇水,一定要这样操作两次才能做到踩紧浇透,使苗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根颈处埋入土下3~5cm。

栽好后要用手轻提茶苗检查是否栽紧,如茶苗提得动要及时补踩。

在第2天再浇1遍水,然后覆1层松土,盖1层草,以减少水分散失和冬季保温。

在移栽后半个月内如天气干旱无雨时隔1~2d要浇1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212苗期管理技术搞好苗期管理,特别是移栽后头两年的各项技术措施,提高茶苗成活率,迅速扩大茶树高幅度,是建设仙寓早高效速成茶园,达到1a栽、2a采,3a单产超千元(元/667m2)的重要保证。

(1)覆草防冻:为使深秋移栽的茶苗安全越冬,常用的办法是盖草。

移栽时没有盖草或盖草过少的,均要在严寒来临之前在茶苗四周盖上1层5~10c m厚的干草(茶苗上部露在外面),这样可使地面温度提高2~4e,防止冻土抬苗。

(2)除草追肥:新建茶园特别是熟地易滋生杂草,与扎根不深,立足未稳的茶苗争夺水分和养分,因此,春夏季要经常浅耕除草,注意茶苗四周杂草只能用于轻拔,切不可等杂草很深盖住茶苗时再去锄或拔,那样极易伤茶苗或将苗带动,锄或拔的杂草晒干后覆盖在茶行边,可以保湿防旱,减少杂草滋生,增加土壤有机质。

追肥第1年可用1B4人粪尿(1份人粪尿,4份水),每月浇1次,也可每667m2施尿素5~7kg,秋冬季每年施饼肥100kg或其他农家肥。

(3)定型修剪:移栽后第1年,春茶后进行第1次定剪,定剪高度离地15cm左右,保持茶苗有2~3a 分枝和一定数量的新叶;秋季(10月)或第2年春茶后茶苗生长高度达40cm左右进行第2次定剪,定剪高度离地30~35c m,第2年秋季进行第3次定剪,定剪高度离地45~5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