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部分参考答案:1 沉郁顿挫:1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鬰顿挫,沉鬰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2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深沉阔大。

3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心态,把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

4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北征》、《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

5沉鬰,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永州八记:1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

2 “永州八记”最为人称道。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he2)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

5初唐四杰1“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2 “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3 “四杰”作诗,重视抒情,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如卢照邻的《行路难》,杨炯的《从军行》。

4“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

一些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有雕琢之病。

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品选中编一册P103)1作者杜甫。

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杜甫由长安赴奉先,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家属。

此诗作于到家之后,是作者长安十年政治生活的总结。

2诗以“忧黎元”为核心,反覆陈明“自比稷契”的用世之志。

3抨击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4纪行即所以言志,故以《咏怀》为题。

5此诗把叙事、抒情、说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波澜壮阔,是反映社会社实的长篇史诗。

9《秋兴八首》(作品选中编一册P135)1是唐代宗大历元年秋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2秋兴,因秋而发兴。

3此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於凄清哀怨中,具有沉雄博丽的意境。

4八首脉络贯通,首尾呼应,组织严密,格律精工,是杜甫晚年律诗的代表作。

11三十六体:1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都擅长骈体文,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故有此称)。

2他们大力提倡四六文,风格华丽浓艶。

3以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13西崑体1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

2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杨亿编《西昆酬唱集》,共收录17位诗人的诗,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4、《西昆酬唱集》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5,西昆体师法李商隐,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而缺乏真挚情感。

题材狭窄,缺乏自立精神。

15、诚斋体1南宋杨万里的诗风。

2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笔下的草木虫鱼充满生机和灵性,给诗歌带来活泼的风格。

要素之二是想象奇特,语言流畅,近于口语。

4杨万里作诗无拘无束,信手拈来,很有特色。

但也产生了粗率、浅俗的缺点。

17、江湖诗派(《文》三P205-208)1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成为江湖谒客。

2杭州书商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

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

3江湖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4刘克庄与戴复古成就突出。

5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19诸宫调(《选》中编二册P430,《文》三P249-250)1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2诸宫调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3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

4《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20传奇(《文》四P106)1“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2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3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4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2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文》三P337)1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2《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3《张协状元》是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戏文。

《宦门子弟错立身》写金国完颜寿马与走江湖的艺人王金榜的爱情故事。

《小孙屠》是一部公案戏,揭露了官府的糊涂和吏胥的不法,最后由包公昭雪。

剧中曲调出现了一支南曲间插一支北曲的“南北合套”的体制,说明南戏已注意吸收杂剧的乐曲来丰富自己。

22四大南戏(《文》三P347)1元代南戏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称为四大南戏。

2《荆钗记》叙王十朋和钱玉莲的夫妇之爱。

情节精巧,戏剧性强。

荆钗这一道具贯穿全剧。

《刘知远白兔记》写刘知远全家团圆故事,富有民间文学的特色。

《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而成的。

《杀狗记》写兄弟重归于好,颂扬孝悌观念。

23元诗四大家(《文》三P372-374)1“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2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皆雄浑流丽,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3“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4“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

意境浑融,风格深沉。

24铁崖体(《文》三P374-375)1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2他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

2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

多半是咏史、拟古之作,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

例如《鸿门会》。

3“铁崖体”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的特征,与元代中期诗风背道而驰,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4杨维桢有时一味求奇,不免诡异晦涩。

25散曲(《文》三P354-357)1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2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3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

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4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27临川四梦(《选》下编一册P341,参《文》四P128-142)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代表作为《牡丹亭》。

从题材内容上看,《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曰政治问题戏。

从哲学主张和理想皈依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时刻高举真情、至情的旗帜,而政治戏则反映出矫情、无情的可憎可恶。

从曲词风格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妙在艶丽多姿,政治戏则显得尖锐深刻。

29前七子1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轫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

前七子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弘治、正德年间,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是一个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群体。

2他们倡导复古,[反对]台阁文学和理学风气,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3在贬斥文学“主理”现象的同时,李梦阳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他将民间创作与文人学子作品进行对比,以为“真诗乃在民间”。

4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暴露出“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31唐宋派(《文》四P88-91)1明代嘉靖年间,文坛出现了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

2该文学派别将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

3唐宋派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

茅坤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将唐宋古文名家标榜为效法的“正统”。

4主张文以明道。

道指儒家道德原则。

4唐宋派文学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

归有光的散文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富有感情色彩,他的《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3公安派(《文》四P206-209)11公安派是晚明重要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袁宏道尤为突出。

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公安派。

2公安派提出“性灵说”。

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

3反对拟古蹈袭。

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

如袁宏道《戏题斋壁》诗、《感怀诗》即为代表。

4但一些作品过于率直浅俗。

5除诗歌之外,公安派的散文创作成就也较高,尤其是游记、传记,多有佳篇。

6影响(略)。

35《今古奇观》(《文》四P185)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者,见“三言”与“二拍”共200种,“卷秩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

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37梅村体(《文》四P261)1清初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七言歌行,尤所擅长。

2他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

3它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独具一格。

4梅村体以表现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情节波澜曲折,富于传奇色彩。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精警隽永,成了传颂千古的名句。

5吴伟业歌行成绩突出,誉满当世,影响深远。

清末王闿运《圆明园词》、王国维《颐和园词》等,都是“梅村体”的遗响。

39乾隆三大家(《文》四P385)清代中期,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