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浙江大学内科护理学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浙江大学内科护理学
为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nension) ,占总 高血压患者的 95%以上; ? 在不足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 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 继发性高血压 (secondary hypenension) 。
流行病学特点(三低一高)
? 患病率高 1959 年为 5.11%, 1979 年为 7.73%, 1991 年 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推算我国现有 高血压患者约一亿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 (平 均15%~20%),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较低。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血压的测量 诊断高血压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 ? 诊所偶测血压 由压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
进行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应 相隔2min重复测量,以2次读数平均值为准。 ? 自测血压 通常稍低于偶测血压,其正常上限参考值为 135/85mmHg。可提供日常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 成为偶测血压的重要补充。 ? 动态血压监测 一般监测的时间为24h。正常血压波动 曲线状如长柄勺,夜间 2-3时处于低谷,凌晨迅速上 升,,上午 6-8时和下午 4-6时出现两个高峰,尔后缓 慢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
浙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张芙荣
高血压(hypertension)
?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最常见 的心血管疾病。
? 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 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临床分类
可分为 原发性 及继发性 两大类。 ?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
? 脑 脑小动脉尤其颅底动脉环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 好发部位,可造成脑缺血和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的粥 样硬化亦可导致同样的后果。近半数高血压病患者脑 内小动脉有许多微小动脉瘤,这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 原因。
? 肾 肾动脉的粥样硬化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肾功 能减退。
临床特点
症状
? 大多数患者起病隐袭,症状缺如或不明显。 ? 有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后枕部搏
? 中度以上饮酒 每日饮酒量与血压呈线性相关。
发病机制
?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40%循环 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肌肉交感神经冲动增强,血管 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加,心率加快。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血管紧张素 Ⅱ是循环RAAS的最重要成分,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 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 扩大血容量,或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 释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体内其他激素如 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雌激素等升高血压的途径亦 主要经由RAAS。
体液容量、心率、心肌收缩力 ? 总外周阻力的影响因素:
阻力小动脉结构改变,如血管壁增厚 血管顺应性降低 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血管舒缩状态 血液粘滞度
病因
二、遗传和基因因素
? 高血压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其发 病有明显的家族群聚性,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 遗传生化异常。
? 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 比例增高。动物实验也筛选出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自 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发病机制
?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病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胰岛 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指的是机体组织细胞 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和 (或)反应性降低的一种 病理生理反应。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使电解 质代谢发生障碍,影响跨膜阳离子转运 ,从而 促使血压升高 。
病理解剖
? 心脏 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改变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和 冠脉粥样硬化
? 血管重建 既是高血压所致的病理变化,又是高血 压维持和加剧的结构基础。高血压伴发的血管重建包 括血管壁增厚、血管壁腔比增加、小动脉稀少以及血 管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压升高使血管壁剪切力和应力 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II等血管活性物质 增多,则可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及其功能。内皮受损后 血流中大分子物质如LDL、胰岛素以及各种细胞生长 因子可进入血管壁;NO与前列环素(PGI2)释放减少, 而具有强力缩血管作用的内皮素和血栓素(TXA2)释放 增加,导致血管舒张减弱和收缩增强 。这些改变继发 于血压升高,系高血压的必然结果,但又促进了动脉
发病机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肾脏是机体调节钠盐的最主要器 官,要引起高血压,肾脏须潴留过多的钠盐。从与肾 脏有关的发病机制角度看,高血压亦可区分为肾素依 赖型和水钠依赖型两大类。许多途径可诱导肾脏潴留 过量摄人的钠盐,使体液容量增大,而个体对钠盐的 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解释过多的钠盐仅使一 部分人产生升压反应。
动感,还有的表现为神经官能症症状如失眠、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 。
临床特点
合并症的表现 ? 左心室肥厚 体征为抬举性心尖搏动 ? 冠心病 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 心力衰竭 晚期可发生。 ? 脑血管合并症 是我国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年 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可有TIA、脑血栓形成、脑 栓塞、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等。 ? 眼底血管受累 可出现视力进行性减退。 ? 肾脏受累 尿液中可有少量蛋白和红细胞,严重者可 出现肾功能减退的表现。
?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这些基因的突变、 缺失、重排和表达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基 础。
病因
三、环境因素
? 体重超重 体重指数(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 研究表明,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 增加9%。
? 高盐膳食 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高血 压病患病率呈显著相关性。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人量 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 1.2mmHg。
? 知晓率低 1991年 26.6% ? 服药率低 1991年 21.2% ? 控制率低 1991年 2.9%
病因
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高血压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 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是正常血压调节机制 失代偿所致的。
病因
一、血压调节 ? 平均动脉压(BP)=心排量(CO)× 总外周阻力 ? 心排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