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之行为主义政治学

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之行为主义政治学

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之行为研究政治学许承忠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西方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是20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蓬勃兴起的一种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方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一行为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原因1.王沪宁当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家面临着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各种危机,如帝国主义战争、声势浩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少人无法解决和解释这些危机,因而把这些矛盾的产生归结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试图建立一门所谓“精确的”政治科学,来排斥他们所斥责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矛盾提供方策。

行为主义便是在这个历史前提下应运而生的1。

2.罗伯脱·戴尔对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原因的概括2:“行为研究法”之所以在美国迅速地兴盛起来,无疑地是由于美国文化中固有的一些主要态度和倾向,如实用主义、注重事实、相信科学等等。

但是,除此以外,至少还有六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十分有力的激素。

(1)第一种激素是麦利姆。

麦利姆于1925年美国政治学年会上致会长演说词中说:“有一天,如同其它科学一样,我们要在正式的方法以外,另找途径来研究,而开始把政治行为当作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在这以后的十年中麦利姆领导下的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是后来所谓“行为研究法”的中心。

许多被认为是把这种研究方法介绍到美国政治学中来的学者都是这个大学的教员或毕业生,如:拉斯威尔是教员;小凯,杜鲁门,西蒙、和阿尔蒙德是毕业生。

(2)第二种激素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来到美国的一批欧洲学者、特别是带着1王沪宁.西方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述评.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社会学方法到政治研究中来的德国逃亡学者。

这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韦柏的特殊影响以及欧洲社会学的一般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推进了“行为研究法”在美国的发展,因为有很大一批美国政治学者暂时离开了他们的象牙之塔,和在华盛顿及其它地方的日常政治与行政现实生活打交道:整个一代的美国政治学后来吸取了这些经验。

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使这批人对用政治学的传统方法来解释现实情况,尤其是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咸到十分不足。

(4)一个甚至可能是更大的激素——并非和大战的影响没有关联——来自“社会科学研究会”这个学会对美国的社会科学有着并不耀眼但却是很大的影响。

(5)第五种因素是作为研究政治选择、政治态度特别是选民行为之有用手段的“调查”方法的迅速发展:这是对任何依靠累积责料来从事研究的大很快就感到十分有效的方法。

…虽则这种方法还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它看来能提供下述希望的基础:即只要政治学家能利用其它社会科学所采取的方法——例如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他们就能超出泛泛的概论,深入于探究人们事实上如何在作政治选择而作出假设,井对这些假没加以检验。

(6)第六种必须提及的因素,是那些美国独有的组织,大的慈善团体的基金组织—特别是卡内基、洛克菲勒及晚近的福特等基金会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内,上述基金组织倾向于赞同“行为研究法”。

3.概括(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学家发现传统主义政治学未能预测、更无法解释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已有的政治学一般原则对国家政治生活几乎没有影响,政治学理论与实际政治活动严重脱节,政治学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

于是纷纷检讨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要求变革。

(2)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日益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提供了量化分析手段,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政治学的改革创造了物质条件。

(3)行为主义政治学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非意识形态化的影响,师承20年代新政治科学运动,作为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对立面,在美国政府及各种基金会的资助下,迅速兴起并发展起来。

二什么是行为研究政治行为主义首先是一种与西方传统政治学迥然不同的政治观。

行为学派断定,古典政治学理论的方法如历史方法、法律方法和机构方法,带有浓烈的道德和哲学色彩。

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抛弃这种方法,对政治现象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以便使政治学能够成为一门“经验科学”。

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因此认为,行为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极为不满的一场反抗运动3。

他们对于传统的政治学的成就,特别是通过采用历史、暂学和制度叙述等方法而得到的成就,表示强烈的不满。

他们相信已经存在井且能够发展的补充方法和研究途径可以给政治学提供经验上的命题和系统的理论,这些命题和理论已通过对政治事件之更接近、更直接和更严密的观察而得到检验。

那些有时被称为“行为论者”或“行为主义者”的人至少具有一种态度:即对政治学之现行学术方面的成就表示怀疑的态度,一种对调查和分析之“科学的”方法表示赞成的态度,一种对改进政治研究的可能性表示乐观的态度4。

总结:对传统政治学以历史、哲学、制度为方法的研究成果表示不满;认为存在补充方法和研究途径改进政治学研究;力求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的、经验的、因果的解释,以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经验科学;崇尚调查、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行为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核心特征51. 哲学起源(1)孔德的著作及20世纪20年代“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

(2)实证主义者关于物质领域和社会领域分析性陈述的归纳:第一,这些陈述能够成为有用的重言式6;第二,这些陈述可以是经验性的,也就是说,为了证实或证伪它们,它们应该可以通过观察得到检验;第三,不属于前面两种类型中任一类型的陈述是缺乏分析意义的。

3王沪宁.西方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述评.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4罗伯脱·戴尔.美国的行为主义政治学派.学派与人物.5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6它是指由更简单的陈述句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无意于的或空洞的陈述,以使其在逻辑上正确,而无论这更(3)行为主义者对概念——经验理论与解释的理解经验理论:一个经验理论是一套相互关联的抽象陈述,它由假定、定义和这样一个经验上可以检测的理论假设组成,这一假设意在对一个或一组给定的现象的发生进行描述与解释。

解释:一个解释是对某些或某一组现象的发生进行的因果说明。

对一件(种)特殊事件的解释,是要明确一组它(它们)发生所要求的先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而且对这些条件的陈述,最少是非重言式的。

(4)行为主义者评价解释性理论的三条途径:第一,一个“好”的理论必须内在地具有一致性:它不能做出这样的陈述,即一组既定的先定条件的存在与缺乏,被认为会“引起”这些据称正被解释的现象的发生。

第二,一个关于一种特殊现象的“好”的理论,应该尽可能地与寻求解释相关现象的其它理论保持一致。

第三,真正的解释性理论必须能够做出可以通过观察得到检验的经验性的预言。

2.核心特征核心特征1:行为主义成为系统运用所有相关经验证据,而非一套有限支持论点的例证。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统计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同等重视。

正是在这一背景中,作为一种分析大量的“相关经验证据”的工具,统计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在行为主义者那里有了充足的理由。

然而,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强调的是,行为主义既不等同于定量研究,也不等同于贬低定性研究。

理所当然,行为主义研究者常常把定量技术当作一种处理证据的装置来使用。

然而,并不根本地存在一种需要量化研究的这样一种行为主义的认识论立场。

相反,对行为主义研究者而言,经验分析的定量方式与定性方式都同样是可以接受的。

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证据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而是(a)证据是被用来评估理论观点,以及(b)它是被系统性地而非作为例证地使用7。

核心特征2:在其意义上要稍微弱一些,即科学理论/解释,原则上必须能7够被证伪。

这里所指的是“科学的”而非简单的“经验的”或“解释性”理论。

这一词语体现了行为主义者对波普尔对传统实证主义修正的支持:波普尔用可证伪原则取代证实原则;他同时把可证伪的标准看成是“科学”研究与“伪科学”研究之间的分界线。

理解“可证伪”:“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8一种阐释是,观察到了黑天鹅表明这一陈述在经验意义上是虚假的:这一陈述原则上能够被证伪而且已经被证伪。

但是,根据正被观察到的一只黑天鹅,还存在着阐释这一陈述的另外的一种方式。

这一陈述声称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观察到的这只黑天鹅不可能是一只天鹅,因为它不是白色的:因而,这一陈述不是虚假的。

这两种阐释都可能是正确的吗?答案是它们可以。

每一种阐释都对天鹅的定义做出了不同的一套假定。

第一种阐释假定,一只天鹅是指一只当它在水中划行时看起来非常漂亮的、有着长长脖子的大鸟;它没有提起这只鸟的颜色。

在这些情况下,“天鹅”的定义与“颜色”是相互独立的: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重叠之处。

换言之,除了它的颜色外,可能观察到具备一只天鹅所有特征的某些东西。

我们已经观察到一只黑天鹅,而且,因此最初的陈述必定是假的。

第二种阐释假定,一只天鹅是指一只当它在水中划行时看起来非常漂亮的、有着长长脖子的大鸟,而且它还是白色的。

换言之,第二种阐释假定,白色是天鹅定义的部分内容。

在这些情况下,当一只黑“天鹅”被观察到时,它不可能是一只天鹅,因为白色是天鹅定义的部分内容。

根据上面的讨论,可以确信的是,陈述的地位取决于组成它的术语是否被独立地定义。

就第一种阐释而言,“天鹅”与“白色”这两个术语就被独立地定义。

因此,这一陈述是经验性的、可证伪的陈述。

然而,对于第二种阐释,“天鹅”与“白色”这两个术语并非独立地被定义。

因此,这一陈述部分地是重言式的:它只是一种不可检验的论断,在这一论断中,一只天鹅的其中一个定义性特征是它是白色的。

一个真正的解释性理论必须产生“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非B”这种形式的可被证伪的观点;而且它必须明确说明得到界定的因果前件,而这种界定又是独立于这些假定的真被解释的现象。

行为主义者相信并非理论的所有方面都必须被证伪。

正如托卡拉斯所指出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大多数理论包含着一套不可证伪的“核心”观点。

这些8核心观点通常采用不可经受经验检验的极为抽象的假定。

然而,这些“核心”观点的不可证伪性未必意味着这一理论本身是不可证伪的。

3.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特点行为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在其所谓的“纯科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前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戴维·伊斯顿把行为主义方法论归纳为八项设想和目标,这就是规则性(Regularities)、验证(verifications)、技术(Technique)、数量确定(Quantification)、价值(values)、系统化(即Systematisation)、纯科学(Pure Science)和一体化(Integration)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