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与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2010年与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2010年与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2010年玉米市场分析
一、2010年玉米大幅增产,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0年12月发布,201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加1000万吨,增幅6.3%。

二、饲用需求稳步增长,深加工需求比例增加
2010年中国玉米消费为1.62亿吨,较去年增长300万吨。

其中饲用消费1.13亿吨,占玉米总消费量的69.8%,较去年增长100万吨。

饲用需求之外,深加工需求也是玉米另一项不可忽视的主要需求。

虽然缺乏公开的数据,但市场估计中国玉米深加工需求在4000万吨以上。

三、政策性玉米销量大增
2010全年国家共举行了36场临时存储玉米和50场移库玉米销售交易会。

其中东北地区的临时存储玉米共投放2790万吨,成交1615万吨,成交率57.9%;全国各地的移库玉米共投放3632万吨,成交1145万吨,成交率31.5%。

2010年政策性玉米成交总量2760万吨,同比增加1128万吨,其中临时存储玉米成交量增加204万吨,移库玉米成交量增加924万吨。

四、2010年的玉米市场,整体仍旧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截止12月底,国内玉米市场环比上涨12.5%,同比涨幅也超过10%,销区移库玉米价格11月份后从2015元/吨的高点回落至
1900元/吨之下。

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国内玉米价格已经持续上涨了2年之久,累计涨幅也已超过60%。

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2011年玉米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在削弱。

但玉米价格下跌的空间也几无可能,更可能的情况是玉米在震荡中保持上升态势。

一、美国玉米价格高涨对国内玉米价格构成强支撑
美国农业部2010年12月份报告美国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为3.185亿吨,较上一年减产1449万吨,减产幅度达4.4%。

2010/11年度库存为2114万吨,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的数据,美国1月船期2号黄玉米对中国港口CNF报价317美元/吨,到港完税之后价格为2502元/吨,比广东深圳蛇口港玉米价格高362元/吨左右。

坚挺的进口玉米价格将会给国内玉米价格以有力的支撑。

二、宏观调控政策面临转向
临储玉米基本销售殆尽,自2010年6月份开始,在每周例行的中央政策性玉米销售中,已经增加了部分中央常规储备玉米的销售。

2010年国家又暂停了玉米临时收储。

这意味着国家2011年通过公开抛售临时储备玉米来调控市场的空间不大。

玉米一旦供求吃紧,政府手中将没有足够的玉米进行宏观调控。

三、
近年来,玉米工业消费量的比重不断增加。

据大商所的相关
资料,2004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为1470万吨,占玉米总消费量的12.4%。

2005年增至1620万吨,占到总消费量的14-15%。

2008年接近3000万吨,2009年突破4000万吨,工业消费量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在递增。

部分省份已经出现玉米工业消费量大于饲料消费量的情况。

实际上,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成为玉米收购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

2010年由于下游产品需求旺盛,深加工企业经营利润处于较高水平,自新玉米上市以来,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尽管11月下旬以来市场购销双方对后期价格看涨预期减弱,但深加工企业开工率高,原料需求量大,收购玉米积极性依然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