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四边形 EGBM 是矩形,
∴ EM BG 100 米, BM EG 20.8 米. 在 RtAEM 中, ∵ AEM 27 , ∴ AM EM • tan 27 100 0.51 51米, ∴ AB AM BM 51 20.8 71.8米.
故选 B.
20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 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如图,点 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连接 BO 并延长到点 D,连接 AD、CD,若 BD=12, AC=8,∠AOD=120°,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
A.2 3
B.2 2
C. 10
D. 24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过点 A、C 作 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M、N,通过题意可求出 AM、CN 的长度,可计
BF=PC=3-x,进而可得出 AF=1+x,在 Rt△DA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 x 的值,再利用余弦
的定义即可求出 cos∠ADF 的值.
【详解】
解:∵矩形纸片 ABCD ,点 P 在 BC 边上,将 CDP 沿 DP 折叠,点 C 落在点 E 处,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DCP≌△DEP , ∴.DC=DE=4, CP= EP, 在△OEF 和△OBP 中
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C=90°,D 为 BC 的中点,将△ABC 折叠,使点 A 与点 D 重合,EF 为折痕,则 sin∠BED 的值是( )
A. 5 3
B. 3 5
C. 2 2
D. 2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 DEF A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
【详解】
解:连接 CO 并延长交⊙O 于点 D,连接 AD,
由 CD 是⊙O 的直径,可得∠CAD=90°, ∵∠B 和∠D 所对的弧都为弧 AC,
∴∠B=∠D,即 sinB=sinD= 2 , 5
∵半径 AO=5, ∴CD=10,
∴ sin D AC AC 2 , CD 10 5
∴AC=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三角函数的内容,注意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 角是解题的关键.
解得: x 3 , 4
sin BED sin CDF CF 3 . DF 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 质,涉及面较广,但难易适中.
4.如图,矩形纸片 ABCD, AB 4 , BC 3,点 P 在 BC 边上,将 CDP 沿 DP 折 叠,点 C 落在点 E 处, PE 、 DE 分别交 AB 于点 O 、 F ,且OP OF ,则 cos ADF
的值为( )
A. 11 13
B. 13 15
C. 15 17
D. 17 1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 DC=DE、CP=EP,由∠EOF=∠BOP、∠B=∠E、OP= OF 可得出△OEF≌
AOBP(A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 0E=OB、EF=BP,设 EF=x,则 BP=x、DF=4-x、
9.如图, O 是 ABC 的外接圆, AD 是 O 的直径,若 O 的半径是 4, sin B 1 ,则线段 AC 的长是( ).
4
A.2 【答案】A
B.4
C. 3 2
D.6
【解析】
【分析】
连结 CD 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D=90 ,∠D=∠B,则 sinD=sinB= 1 ,然后在 4
解得: x= 3 5
∴DF=4-x= 17 5
∴cos∠ADF= AD 15 DF 17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结合 AF=1+x,求出 AF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 中,AC⊥BC,∠ABC=30°,点 D 是 C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AB=BD,则 tanD 的值为( )
长.由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四边形 EGBM 是矩形,故可得出 EM BG , BM EG ,再
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 AM 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过点 E 作 EM AB 与点 M,延长 ED 交 BC 于 G,
∵斜坡 CD 的坡度(或坡比) i 1: 2.4, BC CD 52 米,
Rt△ACD 中利用∠D 的正弦可计算出 AC 的长.
【详解】
连结 CD,如图,
∵AD 是⊙O 的直径,
∴∠ACD=90 , ∵∠D=∠B, ∴sinD=sinB= 1 ,
4 在 Rt△ACD 中,∵sinD= AC = 1 ,
AD 4 ∴AC= 1 AD= 1 ×8=2.
44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 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 弦是直径.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
得 AD= 1 AB,进而可求得 AE 的值.
2
AD
【详解】
解:∵ CE 平分 ACB ,
∴点 E 到 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 E 到 ACB 的两边距离位 h,
则 S△ACE= 1 AC·h,S△BCE= 1 BC·h,
2
2
∴S△ACE:S△BCE= 1 AC·h: 1 BC·h=AC:BC,
继而求得∠E 的度数,然后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 OC,
∵CE 是⊙O 的切线, ∴∠OCE=90°, ∵OA=OC, ∴∠OCA=∠A=30°, ∴∠COE=∠A+∠OCA=60°, ∴∠E=180°-90°-60°=30°,
∴sinE=sin30°= 1 . 2
故选 A.
A. 2 3
【答案】D
B. 3 3
C. 2 3
D. 2 3
【解析】
【分析】 设 AC=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 AB,BC,BD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设 AC=m, 在 Rt△ABC 中,∵∠C=90°,∠ABC=30°,
∴AB=2AC=2m,BC= 3 AC= 3 m,
∴BD=AB=2m,DC=2m+ 3 m,
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其轴截面是一个高为 3 的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的边长 3 2 . sin 60
∴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 1,母线长是 2,
∴底面周长为 2 ∴侧面积为 1 2 2 2 ,∵底面积为 r2 ,
2 ∴全面积是 3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正确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与原来的扇形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理解圆锥的母线长是扇形的半径,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是扇形的弧长.
DC BC .在点 D 处放置测角仪,测角仪支架 DE 高度为 0.8 米,在 E 点处测得建筑物顶 端 A 点的仰角 AEF 为 27 (点 A,B,C,D,E 在同一平面内).斜坡 CD 的坡度(或坡 比) i 1: 2.4,那么建筑物 AB 的高度约为( ) (参考数据 sin 27 0.45, cos 27 0.89 , tan 27 0.51)
sin∠COD CN CN 3 , CO 4 2
∴AM= 2 3 ,CN= 2 3 ,
∴ S△ABD
BD AM 2
12 2 2
3 12
3,
S△BCD
BD CN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2 2
3 12
3,
∴ S四边形ABCD =S△ABD S△BCD 12 3 12 3 24 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内容,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tan∠ADC= AC =
m
=2﹣
CD 2m 3m
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0 度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
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如图,AB 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为测量 AB 的高度,小红从建筑物底端 B 点出 发,沿水平方向行走了 52 米到达点 C,然后沿斜坡 CD 前进,到达坡顶 D 点处,
算三角形 ABD 和三角形 CBD 的面积,相加即为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详解】
解:分别过点 A、C 作 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M、N,
∵点 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AC=8, ∴AO=CO=4, ∵∠AOD=120°, ∴∠AOB=60°,∠COD=60°,
∴ sin∠AOB AM AM 3 , AO 4 2
2
2
又∵S△ACE:S△BCE=AE:BE, ∴AE:BE=AC:BC,
∵在 Rt ABC 中, ACB 90 , tan B 3 , 4
∴AC:BC=3:4,
∴AE:BE=3:4
∴AE= 3 AB, 7
∵ CD 为 AB 边上的中线,
∴AD= 1 AB, 2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点,过点 C 作⊙O 的切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若∠A=30°,则 sin∠E 的值为( )
A. 1 2
B. 2 2
C. 3 2
D. 3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 OC,由 CE 是⊙O 切线,可证得 OC⊥CE,又由圆周角定理,求得∠BOC 的度数,
A.65.8 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