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浅析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浅析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在产品或服务决策完成之后,接着就要决定在何处建造生产或服务设施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问题。

选址是生产运作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的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

尤其是服务设施选址,直接关系到营业额的多少。

对选址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人类祖先对居住的洞穴的选择问题以及始于中国古代的对风水问题的研究,其本质都是选址问题。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第一个研究制造活动选址问题的学者。

到了20世纪80和90年代,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范围的选址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制造活动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转变,人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工厂的选址问题相比,网络选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不同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与能力优势。

一、选址的重要性
1、投资
建设新工厂或新的服务设施需要一大笔投资。

在不同的地点建厂对投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在偏僻的山区建厂,而且要求“靠山、分散、隐蔽”,甚至要“进洞”,从备战的角度讲,有一定道理;但从经济上分析,则是巨大的浪费。

显然,在山区建厂比在平原建厂的投资要大得多,建设速度也要慢得多。

在不同的地点建立服务设施的投资也不一样。

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服务设施,地价很高,以至“尺土寸金”;在城郊建服务设施,投资较少。

2、成本
不同的选址会影响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价格和竞争力。

生产服务设施若建在远离原料供应地或远离市场的地方,原料或产品的运输成本会很高;建在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容易找到协作厂家,但职工工资很高。

这些都会影响到成本。

3、职工
不同的选址还会影响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生活标准、教育水平、精神风貌不相同,对职工生活、子女上学都会有不同的影响。

这些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三线”建设工厂特别突出,使一些内迁职工长期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4、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选址建厂是一件巨大的永久性投资,一旦工厂已经建成,如发现厂址选择错误,则为时已晚,难以补救。

因为新建的厂房既然不利于经营,那么出售亦必无人问津;将厂房移动是不可能的,将设备搬迁而易地重建,则耗资巨大;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投资大、成本高、职工队伍不稳,企业将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发生市场冲击,很可能就要倒闭。

因此,可以说,选址不当,将“铸成大错”,也就决定了企业失败的命运。

在作选址决策前,必须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对原材料、产品、销售渠道、运输工具等有总体上的了解,然后就其所处的客观环境,提出数个备选方案,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权衡利弊,再决定取舍。

二、影响选址的因素
选址决策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这些因素可分为四类: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1、经济因素
a)运输条件与费用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原材料、工具和燃料进厂,
产品和废物出厂,零件协作加工,都有大量的物料需要运输;职工上下
班,也需要交通方便。

交通便利能使物料和人员准时到达需要的地点,
使生产活动能正常进行,还可以使原材料产地与市场紧密联系。

在企业
输入输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料进出。

有的企业输入运输量大,有的
企业输出运输量大,选址时要考虑是接近原材料供应地还是接近消费者。

b)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必须考虑劳动力
的成本。

设厂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低廉的地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工才能胜任越来越复杂
的工作任务,单凭体力干活的劳动力越来越不受欢迎。

对于大量需要具
有专门技术员工的企业,人工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例很大,而且员工的
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劳动力资源的可
获性和成本就成为选址的重要条件。

c)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没有燃料和动力,企业就不能运转。

对于耗能大的企业,如钢铁、炼铝、火力发电厂,其厂址应该靠近燃料、动力供应地。

d)厂址条件和费用
建厂地方的地势、利用情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建设投资。

地价也
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城市地价高,城郊地区偏低,农村地价更低。

2、其他因素
a)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负是否公平等。


厂,尤其在国外建厂,必须要考虑政治因素。

b)社会因素
投资建厂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
信仰和生活水平。

c)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气候条件将直接影响职工的健
康和工作效率。

根据美国制造业协会的资料,气温在15℃到22℃之间,
人们的工作效率最高。

三、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关于选址的重要性。

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服务设施选址。

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春节期间最难买的有两样商品:火车票和稻香村的糕点、元宵。

春节期间,老字号专家、北京市商业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高以道总喜欢开这样的玩笑。

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稻香村)2008年的营业额接近20亿元。

目前稻香村在北京有近100家连锁店,在消费主体更加细分、消费倾向多元化的今天,稻香村能做到几乎店店赢利,秘诀何在
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你会发现,繁华的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业街区很少能看到稻香村的食品连锁店,相反在一些客流大的车站附近、商圈的外围、大型居住区周边以及大型的停车场附近,却常常可以看到令人熟悉的稻香村的身影。

不进商场,远离繁华地段,这种与传统商业完全不同的选址思路正是保证稻香村开店成功的秘诀之一。

稻香村的目标顾客定位在35岁~55岁之间。

因此在选址的策略上,稻香村要求商圈内购物人群平均年龄在35岁~55岁之间的人数要占到总人数的60%以上。

在北京的近100家连锁店中,绝大多数都遵循这样的选址原则。

2008年全年稻香村共新开了30多家连锁店,全部为社区专卖店。

“这样的选址策略不但降低了租金成本,也更接近自己的目标顾客。

一般两平方公里范围内总能找到最近的一家稻香村。

”高以道分析。

“在门面位置的选择上,稻香村要求门面必须是一层临街的独立商铺,最好位于两条道路交叉的拐角位置或者丁字路口的正面。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毕国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强调。

而在这一大原则背后,稻香村在选址上还导入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每个备选的地址都要获得地区街道图,标出主要商业街和住宅区位置、外观照片、平面图、立面图、电力供应状况、房屋租金状况、不同时段店铺门前经过的客流人数及车流流量、门店门前停车场以及停车收费情况,还要包括门店门前街道道路状况。

有了这些基础的数据,将这些调查信息表格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汇总、分析,最终确定哪个位置是适合的开店地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