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四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2.某商业系统所属商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商业系统企业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3.某蔬菜市场某种蔬菜上午1元可买1.5公斤,中午1元可买2公斤,下午1元可买2.5公斤。

试用调和平均数计算该种蔬菜一天的平均价格。

要求:计算该种药品的平均价格。

5.某钢铁企业近五年来钢铁产量发展速度分别为115%、117%、108%、110%、120%,求五年来该企业钠铁产量平均发展速度。

要求:计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出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计算出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均衡?附练习题参考答案1.X =10253530201095025850357503065020550++++⨯+⨯+⨯+⨯+⨯=∑∑f Xf ≈729.17(元/户)2. X ==∑⨯∑ff0.975×0.15+1.025×0.55+1.075×0.24+1.125×0.16=114.8%3. X =51.05.2233.134.015.0175.013=++=++(元/公斤)4.85.2771.16154500028150003018000251200045000==++=X (元/盒)5.%9.113%120%110%108%117%1155=⨯⨯⨯⨯=X6.97813501212503011502010501595088504750⨯+⨯+⨯+⨯+⨯+⨯+⨯=X=1080.93 中位数的位置=5.482972==∑f 中位数所在组1100~1200 中位数=1100+09.110309.311001005.48475.48=+=⨯-众数=1100+56.115556.551100100)1230()2030(2030=+=⨯-+--7.2004年的平均成本=86.4217567.1667500351500203500152500150035002500++=++++=19.52005年的平均成本=75.173550020350015350050035003500=++++由此可见,2004年平均成本较高,其原因可用结构相对数来分析。

8.(1)55.12203402203202801120==++=甲⨯⨯⨯X81.122040031802120100400==++=乙X(2)22020)55.13(80)55.12(120)55.11()(2222⨯-+⨯-+⨯-=∑-∑f f X X =甲σ=0.66=乙σ40060)81.13(60)81.12(100)81.11()2222⨯-+⨯-+⨯-=∑-∑f f X X ( =0.62 V 甲=43.055.166.0==甲甲X σ V 乙=34.081.162.0==乙乙X σ 由此可见,乙单位的生产水平比较均衡。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1.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数指数,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 )。

(1)简单调和平均数 (2)简单算术平均数 (3)加权调和平均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2.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化)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1)报告期 (2)基期 (3)计划期 (4)任意时期 3.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

(1)∑∑∑∑010111qq p qq p (2)∑∑∑∑00110qq p qq p(3)∑∑∑∑00111qq p qq p (4)错误!链接无效。

4.平均指标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 )。

(1)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2)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3)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4)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5.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1)1.8% (2)2% (3)20% (4)18% 6.狭义指数是反映( )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1)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 (3)复杂总体 (4)简单总体7.数量指标综合指数⎥⎥⎦⎤⎢⎢⎣⎡∑∑0001p q p q 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的权数是( )。

(1)q 1p 1 (2) q 0p 0 (3)q 1p 0 (4)q 0p 18.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1)都固定在基期 (2)都固定在报告期(3)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4)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9.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1)∑∑W W p p 01 (2)∑∑W W q q 01(3)∑∑k W 1 (4)∑∑Wp p W 0110.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 )。

(1)只值原来的0.8元 (2)只值原来的0.83元 (3)与原来1元饯等值 (4)无法与原来比较11.若要了解某市居民的收人情况,则比较适合采用( )。

(1)简单随机抽样 (2)类型抽样 (3)整群抽样 (4)机械抽样 12.∑q 1p 0一∑q 0p 0表示( )。

(1)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2)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3)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4)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13.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

(1)25% (2)30% (3)70% (4)150%14.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l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

(1)10% (2)90% (3)110% (4)111%15.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 (1)工业生产指数 (2)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二,判析题1.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

( )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用。

( )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 ) 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惟—公式。

( )5.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

( ) 6.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

( ) 7.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

( )8.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在使用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有不同的公式。

( )9.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 )10.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采用统计报表资料为权数计算平均数指数。

( ) 三、计算题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和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2)四种商品物价和销售量的总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2.某地区2002—2003年三种鲜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试计算三种鲜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说明该地区2003年较之2002年鲜果收购价格的提高程3.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动态的资料,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4.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2)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量指数;(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的因素影响。

6.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市粮食物价指数、副食品物价指数、食品类物价指数和全部零售要求:(1)计算各类产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收购额。

(2)计算该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8.某企业报告期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分别是80万元、32万元、150万元,产品价格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分别为105%、100%和98%,该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5%.试计算三种产品产量和价格总指数以及对总产值的影响。

9.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为9.89亿元,比基期增加1.29亿元,零售物价指数涨了3%,试分析报告期比基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10.某地区市场销售额,报告期为4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万元,销售量与上年相比上升3%,试计算:(1)市场销售量总指数;(2)市场销售价格指数;(3)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1.某地区,甲、乙、丙、丁四种产品的个体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10%、104%、108.5%、118%,它们的固定权数分别为11%、29%、35%、25%,试计算这四类商品的零售物价指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