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课题泰山古树—计算器课标陈述了解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功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实际应用中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4.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学习环节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设计修改备注(学习资源)一、设创情境提出问题评价设计读懂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准确找出数学信息;✰✰2.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多媒体课件过程实施设计(预设)出示“五岳之首--泰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板书:泰山古树)师:仔细观察信息窗里的信息,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的古树棵树分别是3449棵、527棵、1640棵。
预设2;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的石刻数量分别是157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过程实施设计(预设)1.解决问题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怎样计算?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思考: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
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带来快捷方便。
(板书课题:计算器)【预设】: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小结;我们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2.认识计算器●请大家欣赏课件,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们的外观和构造。
每生一个计算器,数学练习本。
师:关于计算器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小组内探究:ppt显示自主探究单,让学生实践操作,交流讨论。
】(1)观察自己带来的计算器并总结计算器的外观、构造特点、按键和功能。
(2)带着具体任务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交流计算器的各个键有什么作用?●动手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关机?●使用计算器,交流使用方法。
●你还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温馨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大都接触过计算器,简单的操作应该没问题,但系统的认识还是第一次,要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各种键的功能。
学生准备的计算器形状、大小、功能的多少会有所不同,因而键盘会有一定的差异,各种键的位置、标志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功能应该是一致的,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互相交流计算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的功能。
】三、汇报交流评价设计1.知道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他们的功能;2.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认识计算器,能说出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他们的功能;✰✰2.会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数学语言清晰完整。
✰✰✰评价质疑过程实施设计(预设)1.介绍计算器。
师:每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或小组的计算器,比比哪个小组介绍的清楚,由其它小组投票决定。
哪个小组能进行补充,我们将评选他们为“认真听讲小组”。
现在有谁能够展示他的计算器并能介绍一下呢?【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比赛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计算器操作方法的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索和发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生汇报,师适时归纳】:●计算器的样式:有台式的、翻盖式的、卡通式的;计算器的外形;●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他们的功能。
(1)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并说说这些键的功能。
On/c键、 off键、数字键、 - 键、 + 键、 =键(2)那计算器怎样开机和关机呢?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开和关的?按的是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个键?介绍(on和off键)(3)那键盘上除了开关机键外还有许多键,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吗?(- 键、 + 键、 =键、)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说明。
(- 键、 + 键、 =键、完成加减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需要用到这些键。
)(4)哪些是数字键?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从左下起为1,数到3为第一排,第二排左边为4,数到6,第三排左边为7,一共三排三行。
)(5)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2. 玩计算器。
师:听了有关这些功能键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看到许多同学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玩一玩计算器,那我们就玩一个“听指令的游戏”,看谁能顺利完成对方给的任务。
(1)师生互玩。
①按on/c开机,屏幕上显示0.②先投影仪按1,屏幕上显示1,再按5,屏幕上显示15.③按on/c或按off。
【注意点:教师强调输入要从数的高位输起。
两位数先输入十位数字,再输入个位数字。
】(2)同位互玩。
3. 使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对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体会,你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计算: 3449 + 527 + 1640 =(1)大家先独立完成。
(2)请一位同学说如何操作,教师演示,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4.汇报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1)开机按ON/OFF键;(2)依次按数字键3、4、4、9;(3)按“+”键;(4)按数字键 5、2、7;(5)按“+”键;(6)按数字键1、6、4、0;(7)按符号键“ =”,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 质疑。
●在计算过程中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6. 利用计算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
▲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10891 ÷ 250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3000 – 128 × 6 =【预设】:方法一:方法二:3000 –128 × 6 = 2232【提示】:速度快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再计算:(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166 + 146 + 250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157 + 576 + 258+ 400 =四、归纳概括总结提升评价设计总结正确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能够准确的总结出使用计算器的的方法;✰✰2.能够用计算器正确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师:你们觉得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师生总结:1.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每按一个键,一定要认真核对一下与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是否相符,以防止出错。
2. 用计算器计算连加、没有括号的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温馨提示】:计算器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不要过于依赖它。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分组比赛。
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
在汇报交流中,当有的学生指出口算更简便、更快捷时,学生恍然大悟。
这一环节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计算器算等多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4.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快捷的计算工具——计算器,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计算出我们想要的计算结果,除此之外,计算器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研究。
六、当 堂 检测反馈矫 正评价 设计 完成当堂达标练习题 1。
用计算器计算559+241= 721-324= 3123÷9= 59×84=(1645-865)×29= (545+285)÷5=2.下面是百货大楼的销货票据,请填出相应的金额。
1.根据具体检测内容每做对一题得到相应的✰数;2.全部做对再奖励2颗✰;3.交流评价过程中积极发言、大胆表达不同见解、能主动矫正答案的酌情再奖励1-2颗✰。
当堂达标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