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教学设计★★★
拒绝毒品,我能行!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毒品及其种类,了解吸毒行为及诱因,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2、了解吸毒诱因,增强拒毒能力和自觉性。
教学手段
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特别的主题班会课。
特别在哪里呢?我们先一起来观看《毒瘾危害究竟有多大》新闻视频。
2、师生一起观看一体机播放的新闻视频《毒瘾危害究竟有多大》。
【设计意图】以喜闻乐见、直观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毒瘾危害的初步感性的认识。
二、教育活动(一):吸毒危害我知道
1、过渡语:父亲挥刀刺向自己的掌上明珠,丈夫挥刀砍向自己的爱妻,儿子挥刀杀向自己的父母,大巴车司机更是无情地将死神之剑挥向无辜的乘客。
刚才的新闻视频令人触目惊心,大家说说看:吸毒有哪些危害?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第一项活动:吸毒危害我知道!
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PPT出示吸毒危害。
教师先后从毒瘾让人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依赖,以及对人体、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依次揭示吸毒的危害:(1)毒品主要危害的根源在于它的成瘾性。
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无一幸免会产生双重依赖:一是吸毒者停止使用毒品后,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反应,甚至造成致命的损伤,其痛苦之剧烈让人难以忍受,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理依赖;二是吸食毒品后,使人产生一种欣快感,使吸毒者产生强烈的再次使用毒品的欲望,以期获得满足和避免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依赖。
(2)吸毒对人体的危害:人在吸食海洛因后,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3)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自己的家庭,是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4)吸毒对社会的危害:①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②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设计意图】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体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充分认识到毒瘾的严重危害。
三、教育活动(二):毒品知识我明了
1、过渡语: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我们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我国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毒瘾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对此却知之甚少。
下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项活动:毒品知识我明了,一起来认识毒品,明了它们的危害。
2、认识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制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引导学生明了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种类与危害。
请6个学习小组的12名学生代表依据课前收集到有关的毒品知识,依次上台从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每种毒品的危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两个维度,逐一介绍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毒品的产地、形态、成分、危害等相关知识,增进对毒品更加深入细致、全面深刻的认识。
四、教育活动(三):吸毒诱因我明白
1、过渡语:我国毒品问题十分严重,禁毒形势十分严峻。
据国家禁毒部门提供的不完全数据,全国登记在册的吸贩毒人员114万人。
目前,仍有70万人
在吸毒。
在这些吸贩毒人员中,青少年占了70%左右。
全国共有2102个涉毒县(市、区)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下的占942个,百人至千人之间的占943个,千人以上的占217个, 我县就是其中之一。
吸毒人员每年就要损耗上百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人一年吸掉1万元人民币。
既然吸毒危害如此严重,是什么诱使如此之多的人制毒、贩毒、藏毒、吸毒呢?吸毒者中为什么又以青少年居多?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活动第三环节:吸毒诱因我明白!
2、师生互动。
先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用PPT出示吸毒方式及青少年吸毒的诱因:①吸毒是指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吸食(口服、鼻吸)和注射毒品的行为。
②我们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诱惑;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我们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化他们的抗毒意识。
五、教育活动(四):拒绝毒品我能行
1、过渡语:不一样的毒品,都有同样的危害;不一样的瘾君子,却有不一样的诱因。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毒品呢?拒绝毒品我们能行吗?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活动四:拒绝毒品我能行!
2、师生互动。
谁来说说看,你打算如何远离毒品呢?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出示PPT,请6个学习小组依次起立齐读“拒绝毒品我能行”的办法与途径:①了解毒品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②树立正确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解脱烦恼、带来快乐等花言巧语;④不结交吸毒、贩毒的人,如若发现一要远离,二要报告;⑤
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⑥在不知情时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决不再吸第二次。
3、我国禁毒方针宣讲:毒品的危害十分严重,国家禁毒委提出的禁毒口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国家采取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的方针,加大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
世界各国也都加大了禁毒力度,并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六、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本节“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2、知识竞赛:①国家禁毒委提出的禁毒口号是什么?②我国实行了那四禁并举的禁毒方针?③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
3、当堂作业:以《拒绝毒品我能行》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禁毒宣传感悟,然后在班上分享交流。
4、教师领诵:我们要决绝毒品!毒品: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一条紧勒咽喉的绳,一潭污染生命的水,一盏导向“死海”的灯。
吸毒:如同把自身变成了傀儡,把灵魂交给了魔鬼,任生命在风中泯灭,任青春如花般凋零。
【设计意图】将本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化学生对禁毒的认识,强化他们抗毒的防御性和自觉性。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实际,又要契合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双重教学原则,以学定教,既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还夯实了训练主线;教学时严格依从教学设计,以观看新闻视频导入,以教育活动为主线贯穿全课堂,从认识毒瘾危害入手,追根溯源,引领学生从看
到思,从说到读,从悟到写,从个体发言到小组讨论,从前置性学习到课堂内化,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案例剖析到法规渗透,从意识培养到能力训练,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枝不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