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质课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质课教学设计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交流点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是法治国家,必须做到依法办事。仅靠说服教育不能从根本上纠正人们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惩戒作用,给人们以警醒作用,让人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5.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
探究四: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小云被迫辍学”,探讨:
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小云的父亲不应让小云辍学售票,而应立即送小云返校读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交流点拨:还表现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具体事例略。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法律的作用
教学
难点
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教学
方法
导
学
流
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如何而来的。
生:如庄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秩序、自由安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等。
师:同学们,从大家对法律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法律的威严,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4.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体社会成员
道德自发形式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遵守全体社会成员
校纪校规学校制定批评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师生
小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探究二: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败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探究三:
法律制裁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我国《旅游法》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处罚规定,探讨:
《我们与法律同行》人
***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七年级
课题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型
展示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
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见学生用书
备 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点拨:本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对我们的行为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课后
反思
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的课堂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