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的意义
參、教育哲學的意義
一、教育哲學的結構關聯 二、教育中的價值和信念 三、教育問題之深層、系統而整合的思考 四、教育哲學功能的兩極化及其統整
一、教育哲學的結構關聯
※教育哲學之歷程,可分解成簡圖如下:
一、教育哲學的結構關聯
※綜合上圖,可歸納教育哲學之功能有二:
1、分析、澄清及描述教育現實,是其本質如 實呈現;教育非支離破碎資料,乃為一有 機之整體,了解: (1)教育複合體的構成基本成分 (2)基本成分之間的關係 (3)此有機體運作的基本原理 2、應用批判與綜合之法,建構教育應然,成 立規準以評鑑教育現實得失,提出改進之 道,指出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
第二章:教育哲學的意義
壹、哲學與教育的本質 貳、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參、教育哲學的意義
壹、哲學與教育的本質
一、為什麼學習教育哲學 二、哲學是什麼 三、教育是什麼 四、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
一、為什麼學習教育哲學
(一)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熟悉教育的基本 問題 (二)使他們能更適當地評估解決這些問題 的各類廣泛建議 (三)幫助清晰地思考有關生活和教育的目標 (四)引導他們發展出一套內在一致的觀點和 方案,使能實際地結合到更大的世界脈 絡中
(一)學校是社會上有關學同儕團體和教會 則是分擔這些責任的其他機構 (三)「教師」、「課程」、「方法」與 上述不同機構 (四)學校有複雜的教育環境,此環境的組 成份子並不完全都擁護相同的實體、 真力、價值
貳、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前言 一、形式關係 二、內涵﹝實質﹞關係
究分為三層:
(四)穆爾(T.W. Moore)把教育哲學 與教材實施的關係比喻為房舍的建 築:較高的樓層必須建造在底層之 上。他將教育研究分為三層:
1.第一層次是最基礎部分:校內各種教育活動。 2.第二層次是理論化層次:相關聯的、有影響 於教育活動的原則、觀點、建議結合成一個 理論來。 3.第三層次的工作,則是要澄清教育語言及概 念,檢視其論點,並對其論述加以評價。
三、教育是什麼
(一)與學習有關的概念 (二)上述概念彼此的關係 (三)教育的意義
事實知識 What When Where 情境 知識 Which Why 理論 知識
工具 方法 How 策略 途徑
Who 價值知識
•
愛心與行動
•
智慧圖
哲
檢 視 分 析 綜 合
學
思 辨
規 範 評 鑑
活
動
四、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
四、教育哲學功能的兩極化 及其統整
(一)教育哲學功能的兩極化 1.教育實際問題導向 2.哲學問題導向 (二)教育哲學功能的統整主張者 1.皮德思(Peters) 2.菲里普士(D. C. Philips)
前言
(一)傳統說法 →「哲學王」高高 在上指導,甚至於玄祕啟示 「孩子王」﹝教師﹞該如何辦 教育 (二)其實它們的關係是有機的,相 需互補的
一、形式關係
(一)全體或部分的關係 (二)實然或應然的關係 (三)主從宰制的關係 (四)互動校正的關係
二、內涵﹝實質﹞關係
(一)哲學主題導向 (二)教育主題導向 (三)哲學與教育主題之綜合 主題導向
二、教育中的價值和信念
三、教育問題之深層、系統而 整合的思考
(一)教育工作非例行公事,否則不可能作 哲學思考 (二)哲學和科學是互補的﹝杜威﹞ (三)哲學、教育和社會的問體三者之間, 是無法分開來談論的。 (四)穆爾(T.W. Moore)把教育哲學與教材 實施的關係比喻為房舍的建築:較高的 樓層必須建造在底層之上。他將教育研
二、哲學是什麼
(一)哲學作為一種活動 (二)哲學作為一種態度 (三)哲學作為一種內容
(一)哲學作為一種活動 1.檢視 3.綜合 5.規範 2.分析 4.思辨 6.評鑑
(二)哲學作為一種態度
1.自覺 2.洞察力 3.兼容並蓄 4.通權達變
(三)哲學作為一種內容
1.形上學 2.知識論 3.價值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