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课件

义。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化: 1)“教行也” 《说文解字》 (“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2)“变也” (《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吕氏春秋・顺民》:“则 汤达乎鬼神之化。”); 3)“习也”(风俗习惯),《人物志》:“国有习 也。”) 。
• 钱穆在《文化学大义》中认为:“文化只是人生, 只是人类的生活……文化是指集体的大群的人类生 活而言。”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贺麟在《文化的体与用》、《文化与人生》中指出: “文化是经过人类的精神陶铸过的自然。” “文化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化字含有改变的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讨论、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代社会,没文化 是不行的。
(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浓的文 化氛围。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科学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2.文化的定义
• 西方学者的观点: • 文艺复兴时期孕育了“文化”的科学概念。 • 到了18世纪,在人文传统深厚的德国,出现了著名的哲学家康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文化”概念使用的泛化 • 考古发现某一处古代遗址,通过这一遗址的研讨,揭示
其历史内蕴,就称某某文化,如“玛雅文化”、“仰韶文化” 等。 评价一个人的学识涵养: “某某人很有文化。” 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 念、价值追求。 其它还有“社区文化”、“商业 文化”、“校园文化”、“寝室 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中国学者的观点: • 受康德影响,我国学者辜鸿铭在20世纪初出版的
《春秋大义》(又译作《中国人的精神》,《原 华》)中指出:文化不是房子、不是道路、不是器 具、不是制度、不是科学、不是艺术,而是人格, 文化的实质就是道德。唐君毅在上世纪中出版的 巨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以“道德自我”或 “道德理性”为中心,论述“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 统属于一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超越自我,而为 其分殊表现”,并建立了道德的理想主义的文化哲 学体系。
• 一 、概说“文化”
• 1.文化的词源 • 文: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各色
交错的纹理(本义);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引申意义为: • (1) 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
体化为“修饰”、“文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 •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 (3)在前两层意思的基础上,导出美善,德行之
赫尔德和文学家歌德,依据于中世纪迥然不同的关于“人”的看法, 对“文化”做出了划时代的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康德1790年在其名著《判断力批判》中认为: 文化乃是人作为有 理性的实体为了一 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有效的创造。 康德把道德观念看成人 类文化的最高表现。 这个看法曾影响了我 国学者辜鸿铭和唐君毅等。
—— 引申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 “文”与“化”连用,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
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文化: “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 • 将“文”与“化”二者合并而用,则始见于西汉末年刘
向所著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 化不改,然后加诛。” • 今天所说的“文化”,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从西方转 译而来的。在西方,“文化” 原意为耕耘、居住、 操作。中世纪以后,引申为对人类心灵、情操、 知识的培养——对应于中国文献中的“以文教化”, 进而涵盖了神明祭祖、道德法律、精神修养诸领 域。
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概概论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第一讲 导 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参考文献
•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 书馆,2000年版
• 2、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3、葛兆光 《中国古代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文化 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式。”他认为文化包 含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梁 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文化涵盖了人类 各民族如何进行生产,其所有器具、技术及相关 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教育设施乃至 语言、衣食、家庭生活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胡适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 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里说:“文化者,人类心 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 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 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业绩,都叫 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赫尔德探讨了人、社会、文化的关系,认为文化是社会 的产物,是人活动的产物,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条件和人们活动的重要手段。文化既促进了人,也限制 了人。文化和哲学的中心是人的问题。
• 歌德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与思想的集体方式, 即人类对自然的长期斗争的结果,此集团的思想、感觉、 行为的方式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气氛、特殊的美,即是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 1871年在其名著《原始文化》里,对“文化”下了 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 民族学的意义来说,乃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 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此后,西方学者纷纷给文化下定义,据说目前已 有200多种。
•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 5、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年。
• 6、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 1987年版。
• 7、阴法鲁等. 《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 8、韦政通:《中国文中国化传统概文化论概论绪》论 ,岳麓书社,200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