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心工与李叔同》

《沈心工与李叔同》


意义与影响
• 1、学堂乐歌改变了我国旧式私塾无乐无歌 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规的音乐课课时安排。 • 2、学堂乐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材的建设和 音乐师资力量的培养。 • 3、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 萌芽。
送别
城南旧事
李叔同
最早把西方油画引进我国的中国人 发起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 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第一人 创办我国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创办我国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1906 《国学唱歌集》1905 国学唱歌集》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作品还有 《西湖》 《春景》 《秋夜》 《花香》 《祖国歌》
沈心工
主要作品
《革命必先革人心》 《竹马》 《黄河》 《学校唱歌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民国唱歌集》 《心工唱歌集》 《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
①学堂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 以新词而编成,而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 量极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词、曲 等可咏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 的歌调、曲牌填以新词有关,同时也与当 时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 术的极少有关
新音乐歌声初放
——沈心工与李叔同 ——沈心工与李叔同
学堂乐歌
通常是指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学校 歌曲,即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 课。它是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而诞生的, 在维新变法中起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发展壮大。直到1923年后,该课程改称 中发展壮大。直到1923年后,该课程改称 为音乐课,“乐歌” 为音乐课,“乐歌”一词逐渐不用。
②《送别》曲调进行创作 (按自己的生活经验)
知识要点 知识点梳理
《男儿第一志气高》 1、《体操——兵操》又名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沈心 《黄河》 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
奥德维 2、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的曲作者是_________。 《音乐小杂志》 李叔同 3、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是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 1906 于_____年在日本创办的。 老八板 4、《祖国歌》作于1905年,它是根据民间音调_______填 词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