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舞台中央的位子,但是坐到这个位子上以后,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争功的、拆台的、看笑话的,种种人等,让你应接不暇。
面对成功的花环,我们应当引起警惕的问题是,第一,有成绩与大家分享,不可独享荣耀;第二,表现不要太完美,真实自然,才更有亲和力,也更有说服力。
再美味的蛋糕,也不能自己吃得一干二净关键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享适用情景:不喜欢跟他人分享成绩或功劳的人需学习运用此方式。
不管是在与人交际中,还是商业合作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赢得好人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当你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时,自然要为之而庆祝,不过千万不要忘记,自己为之高兴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下这成绩的由来。
如果成绩的取得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为自己高兴还说得过去,别人也会祝贺你,但是,不要忘了人"眼红、嫉妒"的劣根性,所以为了自保,还须给自己留条后路,把荣耀和大家一同分享,免得自掘坟墓。
凡森在一家图书出版社担任编辑。
他为人随和也很有才气,平日里总喜欢与同事开些小玩笑,所以与单位上下关系都非常融洽。
舒心的工作氛围,给凡森创造了许多写作的机会,闲下来时,他就拿起笔随意地写点什么。
有一次,他编辑的图书在评选中获得了大奖,而且位居排行榜榜首。
为此,他感到无比荣耀。
大概是开心过了头,他逢人便说自己的图书获了大奖,同事们表面上纷纷向他祝贺。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他发现工作氛围似乎有些沉闷,平日里的笑容全部消失了。
单位里的同事,似乎都在刻意地躲避他,有的还有意和他过不去。
一段时间以后,他终于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原来他犯了"吃独食"的错误。
这本书之所以获得大奖,身为责编功劳自然很大,可是那毕竟不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其他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份荣耀他们也应当分得一份。
在荣耀面前,他们不会认为某个人的功劳最大,唯一的想法就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分享一份荣耀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凡森一个人独占了所有的荣耀,别人心里当然不舒服。
那么,在成绩面前,最受欢迎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小笑话:一位国王贴出告示:谁敢从一个有鳄鱼出没的湖泊里游过去,谁就是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他将可以娶公主为妻并且得到一个城池的陪嫁。
到了正式比赛的那一天,鳄鱼湖边聚集了许多跃跃欲试的青年男子和看热闹的人,但是却没人敢第一个下去。
正当大家互相观望的时候,只听得"扑嗵"一声,一个年轻人跳到水里,飞快地向对岸游去。
终于,他上岸了,大家迎上前去,欢呼英雄的诞生。
但却见那位年轻人站直了身子,大声喊道:"是谁把我推下去的?"按照最正常的做法,那个年轻人上岸后,应当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为自己的英勇行径增光添彩。
他可以说自己一向以前辈英雄为目标激励自我,所以在关键时刻才有临危不惧的勇气;也可以说他平时一直在苦练游泳技术,所以才能拥有今天出色的表现和力量。
但他却承认了自己是被人推下去的,使自己看起来不像个英雄而像个侥幸的傻蛋。
如果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件真实的事,那么结果会如何呢?首先那数以万计的观者会透过一口气来,在心里暗暗思忖:不是我不够勇敢也不够幸运,谁让人家正赶到点子上了呢?这个傻小子倒有三分可爱,想必是个没有谋略没有野心的主儿,以后倒也不必认真防他。
对于国王,他要的只是结果,只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就要履行当初的承诺。
别以为这种谦和的态度会使你的成绩暗淡,你的上司是干什么的?他们的眼睛亮着呢!再美味的蛋糕,也不能一个人吃得一干二净。
应付好了周围的人,就可以缓解种种鸡鸣狗盗的争斗,省下不少力气。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常见那些得了各种奖项的人,在台上里吧嗦一大堆,感谢领导,感谢同仁乃至感谢为公司做清洁的大妈。
这些套话,观众也许会听得打呵欠,可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他是你身边的人,如果他提到的名字里有你呢?滋味一定大不相同了吧?与人分享荣耀,可使大家的心理得到平衡,是继续团结协作的润滑剂。
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别忘了做人的原则,一定不能吃独食,而要与别人一同分享荣耀,免得自掘坟墓、自断后路。
不要让别人嫉妒你关键词:高高在上·淡化嫉妒·出风头适用情景:喜欢出风头、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需运用此方式。
在生活中,从我们本身的心理来说,大概人人都喜欢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和称赞。
有风头可出,总是一件乐事,可如果我们能做一下换位思考,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被人捧着,滋味当然不错,可下面作为观众的一方呢?望着那些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心里产生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也在所难免了。
这种感觉,就是嫉妒的前兆,如果当事人处理不当,隐患就可能爆发,隔阂就可能产生。
张丰在一家大公司的企划部工作,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
近期公司有一个重要项目,张丰第一次挑了大梁。
他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终于把一份完备的计划书呈送至老板面前。
在会议上各部门主管都一致赞许他的真知灼见,老板更是赞赏有加,喜上眉梢。
张丰春风得意,难禁喜悦之色,大有世界都属于自己的感觉。
同事们都向张丰表示祝贺:"看来,老板就只信任你一个!""经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了!""嘿,他日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千万别忘记我啊!""你的聪明才智,公司里没人可及哩!"张丰有些飘飘然了,他感慨道:"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这一天终于被我等到了。
看着吧,以后我会表现得更好,我可不想在单位窝窝囊囊过一辈子!"张丰这番表白,听起来慷慨激昂,但是在听者耳朵里,却未必舒服。
有些人是很自私的,你呼风唤雨,一定惹来这些人的妒忌。
表面上,他们或许对你阿谀奉承,甚至扮作你的知己和倾慕者,私底下却恨你入骨也说不定。
在你兴奋忘形之际,也许正是你自埋炸弹之时。
叫别人妒忌你,是十分失败的事,何况无端树敌,会给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如何才能避过这些因嫉妒而产生的敌意呢?切记,淡化嫉妒也就是淡化你的优势--你不比别人强,别人还嫉妒你什么?即使明摆着比别人强,也要在感情上和大家走到一起,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强,这样,别人反倒不再嫉妒你,也会认为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优势。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可淡化嫉妒:1.介绍自己的优势时,强调外在因素以冲淡优势你被派去单独办事,别人去没办成,而你却一下子办妥了。
这时,你若开口闭口"我怎么怎么",只能显出你比别人高一筹,聪明能干,而招致嫉妒。
但你要是这么说:"我能办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前面的同志去过了,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多亏了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
"这就将办妥事的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前面的同志和群众"中去了,从而使人产生"还没忘了我的苦劳,我要是有群众的大力帮助也能办妥"这样的藉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了暂时的平衡,"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势,其实你的功劳,领导和多数同事是看得很清楚的,不要以为这样说就会淡化了自己的功劳。
2.言及自己的优势时,不宜喜形于色,应谦和有礼人处于优势自是可喜可贺的事,加上别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于色,这会无形中加强别人的嫉妒。
所以,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不仅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而且能博得对你的敬佩。
请看下例:"小张,你毕业一年多就提了业务厂长,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在外单位工作的朋友小李十分钦佩地说。
"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赶上了天时地利,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
"小张见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在办公室里工作,便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
不难想象,小张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类的话,与小李相处好那才怪呢。
3.突出自身劣势,故意示弱如同"中和反应"一样,一个人身上的劣势往往能淡化其优势,给人以"平平常常"的印象。
当你处于优势时,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势,就会减轻嫉妒者的心理压力,产生一种"哦,他也和我一样无能"的心理平衡感觉,从而淡化乃至免除对你的嫉妒。
比如,你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讲课亦颇受同学欢迎,以致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强烈嫉妒。
这时,你若坦诚地公开、突出自己的劣势:教学经验一点都没有、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不熟悉等等,再辅以"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的谦虚话,无疑会有效淡化自己的优势,衬出对方的优势,减轻弱化老教师对你的嫉妒。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显示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并虚心向别人学习,也正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一种在不被他人嫉妒的情况下的巩固。
4.强调获得优势的"艰苦历程"根据心理学上"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很少被人嫉妒"这一观点,如果我们处于优势确实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得到的,那么不妨将此"艰苦历程"诉诸他人,加以强调,以引起他人同情,减少嫉妒。
比如,在邻居、同事还未买车的时候,你却先买了。
为了免遭"红眼",你可以这么说:"我买这辆车可不容易。
你们知道我节衣缩食积蓄了多少年吗?整整6年啊!辛苦啊!我们夫妻俩都是低工资,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攒,连顿饭都不舍得在外面吃,太难了......"听了这些话,对方就很难产生嫉妒之心。
相反,或许还会报以钦佩的赞叹和由衷的同情。
学会淡化别人的嫉妒心理,将有利于促进同事、朋友、邻里等人减少彼此的隔阂与敌意,快乐地享受你的成功。
别担心你所做出的努力会被别人遗忘,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在你的上司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卖弄、夸耀,反而会落得邀功之嫌。
当然同事也会觉得十分无趣,达不到双赢的目的。
相对地,如果大大方方地与人分享功劳,一方面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上司也会认为你很懂得搞好人际关系。
可是卖这份人情的手法必须做得干脆利索,不可矫揉造作,更不可对同事抱着"施恩"的态度,或希望下次有机会讨回这份人情。
就某种意义而言,大家在同一个公司里,可以说是同舟共济、甘苦与共,人人都应成为朋友,可以倾诉烦恼和互相帮助,更可借良性竞争发挥彼此激励的效果。
我们要强调分享,与人分享是一种获得别人真诚合作的"心机",也是成大事的基础。
当你在工作和事业上干出点小名堂,小有成就时,这当然是值得庆幸之事,你也应当为自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