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⑴由湖南省勘察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
⑵施工参照的主要技术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 211-201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10);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华润置地(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拟建的华润翡翠府位于长沙市雨花区曙光南路以西,韶山南路以东300米,香樟路以北300米,原筑路机械厂院内,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本项目由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施工图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场地已进行拆迁处理,场地余留有建筑垃圾和少量树木,平整开阔;经建设方调查,基坑周边均无地下管线。
2.2工程地质条件详见本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3水文特征与设计要求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中对基坑工程有影响的主要为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存于地表和填土层中,随天气变化而变化,一般水量较小;孔隙水主要为下部潜水,赋存于圆砾层中,水量较小;对基坑工程影响不大。
根据湖南大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F27地块场地勘察报告》,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为7.81∽15.62m,标高介于73.15∽81.29m;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6.44∽14.48m,标高介于74.29∽82.68m。
水位基本位于南地块基坑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专项应急预案,当水量较大可能影响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时,启用本应急预案。
本基坑OPQ段、RS段、QR段、RS段、SO段基坑土方开挖前应进行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
本基坑止水帷幕桩心距0.6m,桩径0.9m,搭接不小于0.3m。
工艺参数:1)、灌浆材料为P.O42.5水泥,浆液水灰比0.8:1;2)、施工主要技术参数:高压水压强:35∽38Mpa 排量:70∽75L/min空压机压强:0.60∽0.80Mpa 排量:1.4∽2.0m/min水泥浆液压强:0.50∽0.70Mpa 排量:70∽85L/min比重:1.60∽1.65 灌浆旋转速度:9-11r.p.m 提升速度:6∽8cm/min三、施工部署3.1 工程施工总体目标3.1.1 质量目标全面执行业主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按照国家规范规定进行施工,施工质量100%达到合格标准。
实施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严格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3.1.2 安全生产目标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管线事故,特别是人身伤亡事故。
3.2 工程施工安排及劳动力安排搭设临建→挖土平整场地→进行必要的场地硬化、临时道路的修筑、泥浆池的合理布置等工作→场内道路及地坪进行必要的保养→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施工。
劳动力组织表3.3 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进场后组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部,项管部以项目法人制的原则组建,直属公司领导,下设项目管理班子,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由项目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如下图)。
四、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及施工前期准备4.1 施工场地布置(详图附后)根据工程场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现场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本着合理安排、文明施工的原则对该工程桩基础施工阶段场地施工道路、给排水、临时设施做合理布置。
4.2 场地测量控制网建立4.2.1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引测出轴线控制点,将木桩打入土中,并在木桩上定出控制点位置。
现场轴线控制点位置应不受搅拌桩作业影响,控制点应做好永久性控制点,以便于搅拌桩作业阶段经常复核使用,并注意施工作业时加以保护。
4.2.2 现场控制点位置经自检测量定位后,由业主及监理单位复核认可。
4.2.3 在场内设置不受沉桩影响的永久性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水准点不受破坏。
4.2.4 根据施工桩位图,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就位和定位。
4.3技术准备4.3.1 开工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熟悉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做好有关技术、质量、安全交底;指定专人做好特殊材料的抽样送检工作;指定专人做好各工种的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
同时,尽快准备图纸交底。
4.4主要材料与用量及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材料与用量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五、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5.1 搅拌桩施工5.1.1设计要求①搅拌桩采用P.C32.5R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如无特别说明,水泥掺量(即消耗水泥重量和被加固土重量的百分比,水泥搅拌桩单桩面积为0.385㎡)为15%,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5,施工前先做比重测试,经测试确定后,具体施工时,控制标准以比重计测试为准。
如水灰比在0.55时仍难以施工,则需加水泥重量0.2%的木质素磺酸钙。
如桩位处曾有地基处理后回填,回填部分及以下1m段水泥掺量加大到20%。
②施工前应对井架进行检查,搅拌头叶片直径700mm,误差不超过1cm,二传力轴间距为50cm,误差不超过2cm。
搅拌桩采用“三搅三喷”施工,双轴搅拌机下沉速度应控制在0.5~0.7 m/min范围内,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5m/min以内,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且最后一次搅拌提升宜采用慢速提升,保证单桩喷浆总量。
当喷浆口达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
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
水泥搅拌桩下沉时不得采用冲水下沉,以免影响搅拌桩桩身强度,需用水泥浆液补如丝润液体,帮助钻头下沉。
③施工时须测量平台高层已控制桩底标高,施工时桩底标高误差不大于5cm,桩底标高已搅拌头片的中线为基准;桩位平面误差定位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
④使用水泥浆液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供浆前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 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若停机超过3h,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并清洗输浆管路。
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4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或旋喷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⑤施工前应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喷浆口的时间和搅拌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成桩实验,确定搅拌桩的配比等各项参数和施工工艺。
5.1.2水泥用量计算土密度按1.8t/m3计;搅拌桩桩径为0.9m,移机距离为1m,双轴桩截面面积为0.77m2。
止水桩水泥掺入量为15%每m3土的水泥用量为:1.8×0.15×1.015=0.274每m桩的水泥用量为:0.274×0.77=0.231t5.1.3施工流程开槽制配水泥浆液测放桩位桩机就位预搅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喷浆提升完成。
5.2施工方法5.2.1定位、测放样、开沟槽、清障①、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②、桩位按设计布放基线定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10mm,按标高开设槽沟。
③、每根桩施工前,确保机架平稳,从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校正搅拌轴的垂直度,垂直搅拌轴与铅垂方向一致,用线锤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并用经纬仪经常复核,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5%。
5.2.2开机后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①、钻机下钻成孔时必须达到设计标高,在施工时每隔一段距离将水准点引测至基槽边,设立临时标高引测点,在施工时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机上以保证搅拌桩的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②、钻杆下钻时不得用水冲,如遇土质过硬下钻困难时,可用薄水泥浆冲,此部分水泥不计入水泥掺量内。
③、双轴水泥搅拌桩在提升过程中应均匀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下沉速度不大于0.7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0.5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施工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④、每组桩施工均采用“三搅三喷”工艺,采用套打法施工,即除首根桩外,每组桩完成“三搅三喷”后移位1000mm再施工“三搅三喷”,每次喷浆量必须合格。
5. 2.3如遇到地下障碍、停电、机械故障等突发情况停机超过12小时,则搅拌桩采用冷接处理:在接头外侧紧贴已施工搅拌桩加施工4根深层搅拌桩,参数同设计,以形成外包止水。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6.1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6.1.1 进场后项目上将专门设立一个测量小组,由项目工程师负责。
下设专业测量人员若干。
测量人员都已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6.1.2 凡进场后的测量仪器都持有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按质检要求,强制检定。
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保证测量精度。
6.1.3 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
在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6.1.4 所有测量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精度。
6.1.5 建立规范统一的测量记录手薄,认真填写测量记录。
6.1.6 测量过程中要做到步步有复核,防止发生粗差。
6.1.7 及时做好测量成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测审查。
6.1.8定期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核。
6.2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6.2.1、由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定位。
6.2.2、桩位用全站仪测定控制线,移位时采用钢尺配合,使桩位偏差在50mm 以内,垂直度:机台悬挂铅锤,每根桩就位时检查垂直度,使其偏差不大于0.5﹪。
6.2.3、浆液配制:采用32.5R级袋装水泥,根据搅拌桶直径计算出用水量,做好刻度尺。
倒入水泥后形成上口液面刻度,水泥浆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
据桩身体积计算出每根桩的水泥浆用量,每根桩每喷浆一次配置两桶水泥浆,严禁前桶未完后桶又配。
水泥浆配比通过比重仪进行检查。
6.2.4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必须控制好下沉提升速度。
下沉不大于0.7米/分,提升不大于0.5米/分。
若出现堵管、断浆等现象,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待故障排除后须将钻井具提升或下沉1米方能喷浆,以防止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