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面描写教案

场面描写教案

场面描写,演绎精彩生活
安县沙汀实验中学杨光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发现、练习,掌握场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在片段练习中初步掌握点面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通过示例图片,让学生感受场面的氛围,把握整体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或看到一些场面,随之会产生深刻的感受,如屏幕上的两幅画面,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再次观看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达一下。

(学生回答)
师板书:场面描写,演绎精彩生活。

那什么叫场面描写呢?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

二、欣赏经典,探究写法
(通过赏析精彩片段,引领学生探究场面描写的方法。


其实不仅是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当中,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会经常读到这样一些经典的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也很精彩!那么怎样才能让精彩的场面成为我们笔下灵动的文字呢,这节课我就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场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一)阅读《安塞腰鼓》选段。

播放视频《安塞腰鼓》。

观后,从场面的角度谈感受。

气势磅礴,豪放火烈
例文一: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节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作者是怎样对这么庞大的场面进行精彩描写的呢?
分析:这个场面分为两部分,“静”,写表演前后生们安静祥和的状态,为第二部分中宏大的腰鼓表演作铺垫和衬托。

首先将后生比喻成高粱,突出他们的朴实。

继而描写了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即将迸发,“热闹前的宁静。

第二部分则突出“动”,作者前后使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同时重点运用了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二)阅读《红楼梦》选段。

播放视频,谈感受。

笑态各异,气氛热闹
例文(二):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姥姥。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从场面描写的角度看,它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它又是怎样进行点面描写的?
三、归纳总结,明晰方法
成功的场面描写要力求让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那么通过上述对“安塞腰鼓”场面描写的欣赏,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场面描写的方法呢?
教师板书:
1、点面结合
2、营造氛围
3、巧借修辞
4、层次清晰
四、口头作文,巩固写法
(以运动会为契机,进行口头作文练习,让学生有话可说,为下环节写做好铺垫。


欣赏运动会接力比赛视频(图片),并完成:
请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叙说接力比赛,使之成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格式:“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裁判一声哨响……
1.小组讨论交流:当时赛场气氛怎样?同学们有什么表现?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比赛时你的心情如何?
2.小组内进行口头作文。

3.个别展示,大家结合场面描写方法进行评议,质疑:哪些地方还可以再修改一下或作点补充。

六、片段练笔,能力提升
(落实练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