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压机使用说明书

氧压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1、一般安全要求: (2)2、主要技术规格 (4)3、结构概述、工作原理及用途 (5)4、主要部件的结构说明 (6)5、存放与保管 (7)6、安装 (8)7、启封和组装 (9)8、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1)9、压缩机的日常操作 (13)10、日常维护和检修 (14)11、封存 (16)资料来源编制校对标准化提出部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名日期批准文号批准1、一般安全要求:1.1 通用安全要求压缩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式培训,在熟知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和说明书以及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方能上岗操作。

在没有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的情况下,不可轻易启动压缩机。

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或危及人身安全。

在改动压缩机系统的任何部位前,应事先与制造厂家的设计部门取得联系。

1.2 受压部件安全要求压缩机气路系统中的缓冲罐、中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及贮气罐等均为受压部件,凡属压力容器的,用户在安装之前,应与当地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并接受监察。

安全阀及安全附件应妥善维护和定期校验。

严禁压缩机系统超温、超压运行。

当压缩机处于运行中或系统内存有压力时,不得紧固螺栓或拆卸受压零部件(包括曲轴箱堵、盖)1.3 防火与防爆要求对于压缩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的压缩机,其安装、使用和操作应符合有关规定。

在通入易燃易爆气体之前必须先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将压缩机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干净。

站房内应有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后聚积的措施。

气路系统中对外排放口(安全阀的释放口、冷却器的排污口等)应加接导管,引到室外的安全地带放空或集气回收。

电器设备应符合压缩介质所需的防爆等级要求。

1.4 润滑油要求压缩机应使用制造厂家指定的牌号的润滑油,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标准规定,不同型号的润滑油不得混用。

润滑油应定期更换。

1.5 冷却水要求冷却水应保持清洁,以防水道结垢。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为:1.5.1 有机的和机械的杂质和悬浮物应小于100mg/L,含油量小于5mg/L;1.5.2 接近于中性,即PH值6.5~9;1.5.3具有热稳定性,暂时硬度小于10°(注:硬度1°相当于1L水中,含有10mg的CaO或19mg的MgO)若水质未达到上述要求,应进行过滤和净化。

允许城市饮用自来水做冷却水使用。

1.6 人身防护压缩机运转中,人身或衣物不得接触传动皮带、链条、联轴器扇叶片等运动部件。

不要触摸气缸壁或排气管道,以免烫伤。

1.7 电气要求压缩机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应符合电气安全的有关规定。

操作者必须持有相应的电工操作合格证书,并在电气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维修电气之前,应先切断电源,并设专人监护和警告标志。

1.8 吊装安全要求吊装设备及吊具的承载能力应满足所吊设备的要求,吊装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

包装箱一般用菱镁砼制作,起吊按图1–1所示。

其中吊绳与顶板的夹角不得小于45°,若小于45°,必须在吊绳间加辅助支撑(其长度与底板等宽)。

2、主要技术规格2.1 压缩机2.1.1 型号 GV3-100/15-150-I2.1.2 型式二级、双缸、V型、水冷2.1.3 压缩介质氧气2.1.4 容积流量 100 Nm3/h2.1.5 进气压力 1.5 MPa2.1.6 排气压力一级 4.6~4.8MPa (G)二级15 MPa (G)2.1.7 油缸直径一级Φ63 mm二级Φ44 mm2.1.8 排油压力一级 5.3~5.5MPa (G)二级 16.5~17 MPa (G)2.1.9 曲轴转速 400 r/min±5%2.1.10 活塞行程 130 mm2.1.11 膜片直径一级Ф429 mm二级Ф375 mm2.1.12 轴功率≤21 kW2.1.13 润滑油牌号中国长城-4839抗化学润滑油2.1.14 冷却水消耗量 1700 L/h2.2 电动机2.2.1 型号 YB225M-62.2.2 型式三相异步隔爆等级dIIBT42.2.3 功率 30 kW2.2.4 转速 980 r/min2.2.5 电压 380 V2.3 机组2.3.1 外形尺寸(长X宽X高)≈2150X1450X1700 mm2.3.2 机组重量≈2000 Kg3、结构概述、工作原理及用途3.1 结构概述(参看随机出厂图册GV3/64-00,)GV3-100/15-150-I型隔膜压缩机主要由按V型排列的左、右缸、曲轴箱、曲轴连杆机构、底座及冷却器等部件组成。

该机两个气缸缸体部件结构相同,包括缸盖、配油盘、缸体等零、部件。

在缸盖与配油盘上各有一形状特殊的曲面,一组金属膜片夹紧于中间,分别形成了两个空腔,位于缸盖一侧的空腔是气缸,位于配油盘一侧并通过配油盘上的许多小孔与配油盘下面的空间相通的空腔是油缸。

两个油缸的活塞分别与两根连杆相连,压缩机的进、排气阀置于缸盖上的阀孔中。

曲轴箱上装有补偿油泵,由曲轴轴端的偏心套来驱动,曲轴的前端有齿轮油泵,用于输送液压油至各磨擦表面实现润滑。

压缩机上还配有油、气压显示仪表及自动控制保护装置。

压缩机的动力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传递至主机。

3.2 工作原理以活塞处于上止点的位置为起始点,当曲轴转动时,活塞开始向下运动,膜片随着油液下沉和自身弹力的作用,恢复到平衡位置,这时气缸容积逐渐增大,先是残留在余隙中的气体膨胀,继而从气缸的吸气阀吸入气体,当活塞行至下止点时,膜片到达下极限位置,则气缸中吸气过程完成。

接着,活塞开始向上运动,驱动油液,从配油盘上的许多小孔均匀地作用在膜片上,推动膜片向上变形,这时气缸中开始压缩气体,当压力高于排气管道中的气体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开启,气体被压出,油压继续上升,迫使膜片紧贴缸盖曲面,排净气体,则排气过程结束。

往复运动的活塞驱动油液,促使膜片来回振动,在吸、排气阀的配合下,膜片每振动一个周期,气缸中就完成一次包括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了输送气体的压力。

油缸中的油液有一部分会通过活塞环与缸壁及环槽的间隙泄漏到曲轴箱中,为了使膜片在压缩行程终了时能紧贴缸盖曲面排净压缩介质,压缩机装有补偿油泵,补偿油泵在吸气行程中将油注入油缸,油量略多于泄漏量,多余的油量在行程终了时通过控制油压的调压阀(或随动阀)流回到曲轴箱中。

由于膜片将气缸与油缸完全隔开,膜片本身作往复振动,起了活塞的作用。

因而不需要往气缸中加任何润滑物质,压缩介质只与金属膜片接触,能完全不被油迹沾污,保证了压缩介质的纯洁,气缸由缸盖曲面和膜片所组成,是一个封闭的空腔,具有非常优良的密封性能。

3.3 适用范围由于本压缩机具有上述结构特点,适用压缩和输送合同协议规定之气体用户若对本机使用工况有其特殊要求,必须与制造厂家进行协商。

4、主要部件的结构说明4.1 缸体部件(参看随机出厂图册缸体部件G3V/2-21-00和G3V/3-21-00)压缩机的两个缸体部件均由缸盖、膜片、配油盘、缸体等主要零件组成。

膜片夹紧于缸盖与配油盘之间,缸盖与配油盘上各有一形状特殊的曲面,缸盖曲面与膜片之间组成气缸,缸盖上装有进、排气阀,排气阀居于缸盖的中心,配油盘上均匀地布有油孔,使油缸内油压均匀地传给膜片。

4.2 调压阀调压阀主要由阀座、阀、阀体、调节螺钉、弹簧等主要零件组成。

调压阀弹簧的弹力控制油缸的油压。

当油压高于规定值时,可反时针拧动调节螺钉,放松弹簧;当油压低于规定值时,可顺时针拧动调节螺钉压紧弹簧;当油压符合规定值时,用锁母将调节螺钉锁死。

油缸加油或放油时,可转动操纵手柄,使手柄与油压阀轴线相垂直,此时阀杆与阀座分离。

油缸油压应始终高于排气压力的15~20%。

4.3 补偿油泵补偿油泵主要由柱塞、弹簧、注油阀、排油阀等主要零件组成。

装于曲轴末端的偏心套使柱塞作往复运动。

柱塞行程为6毫米,行程次数与曲轴转速相同,柱塞往上运动时,从齿轮泵带有压力(0.2~0.4MPa)的液压油进入滤油器后,经注油阀注入液压油;柱塞往下运动时,将液压油经排油阀排出,从柱塞和柱塞套间隙中泄漏的液压油经补偿油泵上部回油孔返回曲轴箱。

4.4冷却器冷却器的结构为套管式。

冷却器的内、外管间的环形空间为冷却水路,内管为气路。

一、二级冷却器分别与分离器连通。

分离器上装有放空阀门,作为卸荷排污之用。

4.5 油压检测机构本机的油缸排油压力检测机构由仪表板上的耐震压力表、阻尼器和止逆阀所组成,耐震压力表的表壳内完全密封,内充阻尼液体,内部机构全浸在阻尼液中,通过阻尼液的粘性作用,使表针指示平稳,装于耐震压力表下面的阻尼器为可调式,使用时可根据被测油压的脉动幅度进行调节。

通过适当改变针阀旋入锥孔的深度,减轻脉动的油压对油压表的瞬时性冲击,延长油压表的寿命。

由于阻尼器的压力损失,会使油压表测出的油压数值略低于实际值,使用时应在保证压力损失较小的前提下,使油压表指针摆动幅度减小,指针上升速度也应以缓慢为宜,阻尼器的下面装有放气阀门,用于排出油管中的残留空气,并有给油压表卸荷的功能。

放气阀门的下面装有止逆阀,止逆阀通过管路与油缸连通。

4.6 工作油路工作油路由润滑油路部分和油压保障部分组成。

压缩机传动机构的润滑采用齿轮油泵循环压力润滑,储于机身油池内的润滑油,过滤后进入齿轮油泵,由齿轮油泵压入曲轴中的油孔到达曲轴摩擦表面进行润滑。

同时,部分润滑油沿连杆中的油孔到达十字头销及十字头,润滑其摩擦表面,齿轮油泵的油压应保证在0.3~0.5MPa之间,曲轴两端的轴承利用飞溅油进行润滑。

油压保障部分由补油管路、测压管路、回油管路组成。

补偿油泵输出的油液经补油泵管路给压缩机一、二级缸补油,多余油液经调压阀返回曲轴箱中。

4.7 气路外接气源由进气口进入一级气缸压缩,然后经一级冷却器冷却后进入二级气缸压缩,升压后通过排气管路进入二级冷却器,再由二级冷却器缓冲罐上的排气口排出,最后输入到用户的使用系统。

5、存放与保管5.1 开箱检查压缩机到货后,用户应立即拆箱检查,并按本机装箱单逐项进行清点,若有短缺、丢失或损坏,应做好现场记录,及时与厂家联系;包装箱内的随机文件、备件应有专人保管。

5.2存放5.2.1 室内存放须做到:5.2.1.1 干燥、通风和无腐蚀;5.2.1.2 室温不低于-15℃;5.2.1.3 相对湿度大于85%时,应在箱内放置干燥器;5.2.1.4 机器上敞开的管口用木塞堵严;5.2.1.5 必要时可在管路中充入干燥的氮气。

5.2.1 短期露天存放须做到:5.2.2.1 包装箱外加遮蓬,做到防风、防雨、防晒等;5.2.2.2 避开地势低洼的地方存放,以防水浸;5.2.2.3每周检查一次存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压缩机自出厂后十二个月内为封存有效期,逾期必须拆箱检查,并按本书第11节所述重新封存。

6、安装6.1 基础压缩机的基础为高出地面的混凝土凸台,用户根据制造厂所提供的地基图纸并参照现场土质和环境条件自行设计和浇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