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4. 加工和生产环境对食品的影响, 包括对生长的环境土壤、大气、水 质的理化分析;
5.市场商品,流通商品食物的质量 监督管理;
6. 新的食物资源开发、新产品的鉴 定依据。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三、食品分析的方法类型
(1)感官评估 通过食品外观、风味、组织状态 等进行的品评方法来确定食品等级、甜度等。
2.标准方法中根据适用范围设几个并列方法 时,要根据适用范围选择适宜的方法。在 GB/T5009.3、GB/T5009.6、GB/T5009.20、 GB/T5009.26、GB/T5009.34中由于方法的适 用范围不同,第一法与其他方法属并列关系 (不是仲裁方法)。此外,未指明第一法的 标准方法,与其他方法也属并列关系。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②二级试剂亦称分析纯试剂,简称A、R 级。
杂质含量较低,标签为红色,主要用于 一般分析分析研究和配制标准溶液等。
③三级试剂亦称化学纯试剂,简称C、P 级。标签为蓝色。
④四级试剂亦称实验试剂,简称L、R级。 标签为黄色。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试剂的保存和使用。 化学试剂必须妥善保存以防变质,变质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7.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采用 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 (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 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试样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 验方法的检出限。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二、检验方法的选择
1.标准方法如果有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 根据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合适的检验方法, 以仲裁方法为先。
第一章 食品分析概论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一、食品分析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者饮用的确成品、 原料以及按照传统认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物品。
食品分析是研究食品质量、成分组成的理论 和检测方法,进行评定食品品质的科学。
食品分析的作用的特点
(1)食品分析是对食品质量进行的量化评估, 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学科。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三、试剂的要求及其溶液浓度的基本表 示方法
(一)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水,未注明 其他要求时,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未指明溶液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 溶液。
(二)检验方法中为未指明具体浓度的 硫酸、硝酸、盐酸、氨水时,均指市售 试剂规格的浓度。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食品的分析。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四、食品分析的项目内容
(1)营养成分。 (2)物理性质或参数。 (3)添加剂的种类与残留量。 (4)污染物质:有害元素、农药与兽药残留量。
五、食品分析发展
(1)仪器化与快速化 (2)在线分析和无损分析 (3)综合型学科内容及其技术的熔融分析检测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3.恒量也称恒重: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
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定的质量差异不超过规 定的范围。 4.量取:用量筒或量杯取液体物质的操作。 5.吸取:用移液管、刻度吸管取液体物质的 操作。 6.试验中所用的玻璃量器如滴定管、分度吸 管(刻度吸管)、单标线吸管(移液管)、 单标容量瓶等所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 家标准对该体积玻璃量器的准确度要求 。
的试剂是导致分析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因素对试剂质量的影 响。 (1)空气的影响。 (的影响。 (5)贮存期的影响。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2.试剂瓶使用硬质玻璃。一般碱液和金 属溶液用聚乙烯瓶存放。需避光试剂贮 于棕色瓶中。
(三)液体的滴:系指蒸馏水自标准滴 管流下的一滴的量,在20℃时20滴约相 当于1mL。
(四)配置溶液的要求
1.配置溶液时所使用的试剂和溶剂的纯 度应符合分析项目的要求。应根据分析 任务、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 要求等选用不同等到级的化学试剂。
国产试剂按其纯度可以分为四级。
①一级试剂或保证试剂亦称优级纯试剂, 简称G、R级。标签为绿色。
(2)理化分析 1.物理方法 测定物理常数,如对折射率、旋光度
等的测定。 2.化学方法 样品预处理、重量分析、容量分析、
比色分析。 3.仪器方法 借助大型仪器对复杂体系、微量成分
及分子结构等进行分析。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3)生物方法 1.微生物检测 对细菌、病毒进行观察、培养
与检测,来判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2.生物技术 酶标分析、活性物质、转基因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4.溶液的浓度可以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为基础给出,表示方法应是“质量(或 体积)分数是0.75”或“质量(或体积) 分数是75%”。质量和体积分数还能分 别用5μg/g或4.2mL/m3这样的形式表示。
(2)食品分析是对食品检测方法的理论研究。
(3)食品分析是对食品质量进行管理的技术 手段。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二、食品分析的工作范围
1.材料验收,对各类食品加工生产使 用的原材料质量的验收;
2. 加工成品的质量检验和储存食品 质量变化的示踪;
3. 包装材料的食用安全性检查,是 否含有害物质或加工和存放过程中产 生有害物质,辅助材料管理,如各类 食品添加剂、消毒剂、加工助剂的使 用种类及残留量监测;
第二章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 则和要求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一、检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1.称取: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准
确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如 “称取20.0g…..”指称量准确至±0.1g; “称取20.00g…..”指称量准确至±0.01g; 2.准确称取: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 其准确度为±0.0001g。
(五)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1.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应符合
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 备》的要求。
第1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2.标准溶液主要用于测定杂质含量,应 符合GB/T 6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 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的要求。
3.几种固体试剂的混合质量份数或液体 试剂的混合体积份数可表示为(1+1)、 (4+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