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免费下载)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免费下载)
保护劳工权利
缓和劳资矛盾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 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 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 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 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 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 农业调整法》 减少耕地,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 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 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 农民的经济损失。 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一、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整顿银行业,
恢复银行信用
1933年 国家工业复兴法》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 产中的问题, 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 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 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 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场的分配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贫富分化严重 贫富分化严重
一、“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20年到1929年 1920年到1929年,美国 年到1929 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 2%, 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 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55%。 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 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 工人的40% 40%。 工人的40%。
第16课 16课 大萧条 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了解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929—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 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 福新政的特点, 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 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 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 年的 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 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 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 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 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 公平劳动标准法》 年的《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 40小时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 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40美分最低工资 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16岁以下的童工 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四、实行社会救济 和以工代赈
措施
整顿银行、 整顿金融 整顿银行、统制货 币、改革银行体系 和改革税制等
供给与需求矛盾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股市崩溃
一、“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2.特点 2.特点
美国 范围特别广: 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 破坏性大:
工业下降1/3 、贸易 工业下降 减少2/3、失业3000万 减少 、失业 万
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长:
1929—1933 1929 1933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调整工业生产
防止盲目竞争
蓝鹰标志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 由它协调国家、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 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一律发给印有“ 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他是谁? 他是谁?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 总统; 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届的美国总统(1933 (1933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椅上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1882--1945)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狐狸;他是继华盛顿 和“狐狸 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A.表面现象: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A.表面现象: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表面现象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B.存在隐患: B.存在隐患:工、农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股票投机过 存在隐患 农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 度。 C.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C.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根本原因 供给
“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 这个伟大、古老、 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 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 其成长的长期历程, 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 终点? 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 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 1932年 英国·阿诺德· ----- 1932年,英国·阿诺德·汤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原因: 1.原因: 原因
三、调整农业生产
稳定农产品价格
1933年美国政府 1933年美国政府 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 理署, 理署,负责对田纳西 河进行综合治理。 河进行综合治理。这 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 大的工程,包括开凿 大的工程, 内陆水道、 内陆水道、建立水电 站提供廉价电力、 站提供廉价电力、生 产化肥、植树造林, 产化肥、植树造林, 以及控制洪水泛滥、 以及控制洪水泛滥、 防止水土流失等。它 防止水土流失等。 保护了3000 3000万英亩的 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 农田, 农田,使整个流域居 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 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 倍。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爆发 日星期四 3.影响: 3.影响: 影响
A.从美国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后果很严重。 A.从美国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后果很严重。 从美国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B.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 C.人民游行示威,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 分子兴风作浪 C.人民游行示威,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 人民游行示威 坠 。
美国民主党人, 美国民主党人,历任助理 海军部长、纽约州州长。 海军部长、纽约州州长。他 193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在193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 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挽救 了美国经济危机,也为资本 了美国经济危机,也为资本 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经济, 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经济,使 经济得以发展,开了先河。 经济得以发展,开了先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 坚决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 坚决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 为美国和世界赢得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一、“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29年 占美国人口2% 2%的 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 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 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 收入的3/5, 3/5 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 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 数的60% 还有21% 60%, 21%的家庭年收入 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 不到1000美元。 买力低下, 购买力低下, 购买力低下 消费水平不及生产 水平,供过于求。 水平,供过于求。
一、“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28年 月底,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 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 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 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 年夏季的三个月中, 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 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 268美元 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 391美元 美元, 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 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股票投机活动 股票投机活动 过度,股票暴涨, 过度,股票暴涨, 背离实际价格。 背离实际价格。
一、“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 矛盾. 矛盾. 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
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 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 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
无家可归的人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日本 德国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 有人描述 引起社会危机的情景说: 机,引起社会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 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 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 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 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 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A.走出经济危机,生产力得到恢复。 A.走出经济危机,生产力得到恢复。 走出经济危机 B.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B.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消费 供需矛盾 C.告别自由放任,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C.告别自由放任,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告别自由放任 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罗斯福 1882—1945) (188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