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话剧剧本北京法源寺话剧剧本★★第一幕★★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
青年人开始走到舞台左前方,面向观众。
同时,和尚从后面走出,好奇地望着青年人。
最后,青年人转过身来,他发现了和尚。
青年人向和尚回报了笑容,和尚双手合十,青年人也合十为礼。
康有为(举起右臂,指向前方):法师认为,是法源寺的名字好呢,还是悯忠寺好呢?佘法师(顺口回答):“从对人的意义说,是法源寺好;从对鬼的意义说,是悯忠寺好;从对出家人的意义说,两个都好。
”(青年人会心地一笑,法师也笑着。
)康有为:我还是觉得悯忠寺好,因为人早晚都要变成鬼的。
佘法师:寺庙的用意并不完全为了超度死者,也是为了觉悟生者。
康有为:但是悯忠寺盖的时候,却是为了超度死者。
佘法师:唐太宗做这些也未尝不是给生者看。
康有为(摇头):可是唐太宗杀了他弟弟,又霸占了弟媳妇。
这难道不是一种伪善吗?佘法师(微笑):判定善的真伪不可能那么纯粹,要从他做出来的看。
唐太宗肯修建悯忠寺,是种善因,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康有为(点头):照法师这么说来,盖了这么个大庙都不算是善行,只算是善因,那怎么才算是善行?佘法师:这要看对谁来说。
如果一个人有一两黄金,他捐出九厘盖庙,哪怕只能盖一砖一瓦,这是善行;如果另一个人有十万两黄金,他出一千两盖了整个的庙,他的善行,比起来像善因,很难算是善行。
”康有为(略带惊讶):“法师这一番话,我很佩服,可是你的见解太不唯心了,佛教是讲唯心的,你说的这些话不像是出家人的口气。
敢问佘法师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佘法师笑了,不答,合十为礼。
谈到这里,一个小和尚走了过来,只有十五六岁。
小和尚(向佘法师合十为礼):师父,万佛寺的主持说要为宫里李总管的母亲做佛事,想请师父走一趟,替他们捧捧场。
我就说,师傅有佛事要做,走不开。
佘法师(点头):你答得很好。
小和尚(为难):可是他说要见你。
佘法师(微笑):普净,你自然有办法。
去吧!小和尚面露了慧黠的笑,向青年人也打个招呼,转身走了。
和尚望着他的背影,欣赏地笑着。
康有为(赞许):小和尚挺机灵的,以后一定可以接替佘法师你的职位。
佘法师(意味深长):可是,他不同于我,他自有自己的使命。
(话一转)对了,你的使命是什么?康有为(义正言辞的、看向观众):救国!只有变法维新才能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二幕★★旁白(幕启时开始念):清末的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不同于日本的变法图强,中国却固步自封,一味守旧。
西太后慈禧甚至大量挪用军银修理园林、办寿。
康有为上万言书失败了。
几年之后,康梁发起公车上书,力图发动戊戌变法来富国强兵。
同年,谭嗣同应召进宫见光绪皇帝,并在军机处担任章京一职。
开幕时舞台全黑,隔十秒钟,渐明。
舞台正中间放置三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置一个小盆子。
开幕时,王五和胡七坐在椅子上,作谈话状。
身边立着两个手下。
王五(靠近胡七、小声地):听说,他去见了皇上!胡七等人呆住了,他们互相看着,都不说话。
有人沮丧地低下了头。
胡七(沉默了一会儿、斩钉截铁地):谭嗣同背叛了我们!谭嗣同(坚定地说完话,然后从幕后走向舞台中间):不!谭嗣同没有背叛你们!王五(突然站起来,满脸通红,大叫):三哥啊!(停顿了一会)你去见满洲皇帝做什么!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好谈的?谭嗣同(语气缓和地):如果我事先告诉你们,你们一定会阻拦我。
何况要是结果不好,岂不连累你们?所以,我还是……胡七(陡地站起来,撩起袖子,大声打断):你!你!你胡说!我们这样看得起你,你却背叛我们!谭嗣同(急忙地):七哥!胡七(吼到):别叫我七哥!我们拜过把子,今天就要同你拔香头!胡七一边吼着,一边朝谭嗣同冲过来,大家也一拥而上。
谭嗣同被打倒在地,鼻孔流着血,却仍然十分安详,稳定的像一尊佛像。
王五(洪亮的喊道):住手!人人都立刻缩了回去。
王五走向谭嗣同,扶起他到椅子上坐下。
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条帕子。
谭嗣同用帕子捂住鼻子。
王五(温和地):你休息一下。
王五和众人一齐走向舞台左前方。
胡七(急噪地):大哥!我真不明白,三哥怎么会背叛我们?王五(抬头望天,冷冷地):他没有背叛我们,他如背叛了,他就不来了。
手下甲:也许他不认为他犯了规矩吧?所以他敢回来。
手下乙:也许他想拉咱们下水,一起做满洲人的走狗!王五(终于转过头来):不要瞎猜了,三哥一定有他这么做的原因。
我王五活了几十年,阅人无数,从没把人看走眼。
我就不相信谭嗣同有问题!胡七(心平气和地):我们当然相信大哥,相信大哥不会看走了眼!刚才是由于一时冲动才……王五(打断道):好了,你们先回去吧!我再去瞧下三哥!众人散场,王五转身走到谭嗣同身边。
谭嗣同正在用盆子洗帕子。
王五(关心地):三哥,让他们洗吧,别洗了!谭嗣同:没关系,还是自己洗吧,有机会能洗自己的血,也不错。
有一天——(突然若有所思,抬头,停了一下,又低下来)血会流得更多,自己要洗,也洗不成了。
王五(低下头,抱歉地):弟兄们太莽撞,三哥不要介意。
(顿了顿,又抬起头)我决定了,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无条件支持三哥!★★第三幕★★旁白(幕启时念):变法并不顺利,从光绪皇帝的亲笔密诏中谭嗣同等人得知了变法即将失败。
他们的最后一步棋——袁世凯也叛变了,于是康梁逃亡了,而谭嗣同却执意留下来。
舞台正中间仍旧放置三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置茶杯。
开幕时,梁启超和平山周坐在椅子上,作谈话状。
平山周:梁大人,你可以放心了!康有为已经在英国人的掩护下,躲过了清朝官兵的搜查,现在已经平安抵达上海。
梁启超(呼出一口气):哦,太好了!我想这是这些天唯一的好消息。
(话一转)不知谭嗣同的情况怎么样?仆人(立在舞台边缘,对平山周):先生,有个叫谭嗣同的先生找您。
平山周(惊喜地,对着梁启超):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两人起身。
这时,谭嗣同走上舞台,径直来到两人身旁。
平山周(欠身,微笑):久仰!久仰!在下平山周,欢迎谭大人来。
谭嗣同也欠身、点头颔首。
梁启超(迎上去,双手握住他的两臂):你可来了,复生,你叫人担心死了。
来,坐下,先喝点茶。
梁启超接过谭嗣同手中的布包,放在桌上。
三人坐下。
谭嗣同(向梁启超,关切地):这几天睡得还好吗?梁启超:还好。
(话一转)你还睡在会馆?谭嗣同(如实地):是啊,你走以后,我一直在会馆,没出来。
平山周(兴奋地):说来也巧,伊藤公正好也在北京,他表示要救各位。
为免夜长梦多,我们打算尽快掩护你们偷渡,离开中国。
谭嗣同(不太友善的,语气冷冷地):不过,我并不打算走的,多谢你们的费心!(指了指桌上的包)我来只是有一包东西交给梁先生带出去……梁启超(急着抓紧谭嗣同的肩膀):可是复生,你怎么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是无谓的牺牲!是死路一条!谭嗣同(坚定地):我当然知道,并且我非常赞成你走,这是一种分工合作。
就像上战场一样,有的前面冲锋,有的后面补给,但目标是相同的。
你和康先生必须走,走到国外去,回头再继续我们的救国事业!至于我——如果一定要有人用鲜血祭奠这场改革——那我留下!况且,我的死,可以使改良者转向革命者,那么说来,我的死不是为变法而死,而是为革命而死!梁启超(仍存希望地):可是……谭嗣同(摆摆手):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拱手)告辞!说完话后,谭嗣同退出舞台。
梁启超和平山周两人目送他离开,然后两相对望,摇头叹气,坐下。
★★第四幕★★舞台上道具不变。
桌上放置纸笔。
开幕时,王五等人站在舞台正中,作等人状。
胡七(有点不耐烦):三哥还没来啊?!这时,谭嗣同走上舞台,向他们走来。
手下甲(偏了一下头):来了!来了!谭嗣同来了!众人看向谭嗣同,迎上前去。
王五(焦急地):三哥!你可算来了!谭嗣同(恳切地):我请各位兄弟来,是有要事相求。
王五(爽快地):三哥请讲!谭嗣同(有些悲愤的):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变法失败的消息吧!不瞒大家,进宫后,我才发现事事掣肘,皇上根本没有实权,权利其实都掌握在老太婆手里!可是,皇上本可以高枕无忧,不维新,不变法,也照做他的皇帝。
现在他却为了满人和汉人而被幽禁起来。
所以我以一死相求,盼各位在我走后,对皇上有所救助。
”王五(惊讶地):所以这次救援行动,你不参加?谭嗣同(决然地):我不参加。
我要做的是以死来为你们饯行!王五(有些疑问):死?胡七(急噪地):开什么玩笑!你什么才干、地位啊!你怎么可以牺牲?要牺牲也不该是你啊!谭嗣同(无奈的笑了):不该是我,又该是谁呢?(顿了顿)我想该是我,真该是我!王五(打断道):不!做兄弟的什么都答应你,惟独这一点不行!谭嗣同(无奈地叹叹气):好吧,给我点时间考虑。
你们各位先请,先去筹划救皇上。
我这边还要料理一下杂务,料理完了,就去镖局找你们!王五(果断地):一言为定!王五等人离场。
谭嗣同回到座位上开始写信。
胡理臣上场,站在谭嗣同身旁。
谭嗣同(抬头):请帮我转交这些信,并把准备好的礼品也带去。
胡理臣(有些迟疑):老爷!你去哪?谭嗣同(笑了):我去哪?(拍着老人家的肩膀)我会让你知道的,先去吧!胡理臣接过信笺,下场。
谭嗣同坐在椅子上休息。
一会儿后,听到公鸡打鸣声,醒来。
几个清朝衙役上场,他们冲向谭嗣同。
看到谭嗣同正襟危坐,反而张皇失措。
谭嗣同不慌不忙地拿起茶杯,悠闲地喝茶。
衙役头头(恭敬地,欠身):谭大人,上面有旨,请大人走一趟。
谭嗣同(笑了):我知道了。
衙役头头(大声地,向两个属下):带走!谭嗣同被带了下去。
★★第五幕★★旁白(幕启时念):多年以后,康有为回到了法源寺,这是谭嗣同曾经向他提起并且带他来过的地方。
撤下所有道具。
康有为慢慢地走向舞台中央,眺望远处,唏嘘叹气。
同时,从后面走来李十力。
李十力:康先生又来法源寺了。
说话声音来自背后,康有为转身一看,看到一个中年人,在对他微笑。
康有为(伸出手来和中年人握手,好奇地):你认识我?李十力(微笑,非常友善):康先生名满天下,我当然知道。
康有为:你刚才说我又来法源寺,莫非我们认识?李十力笑了,他低下头,又抬起来。
两只眼睛打量着康有为。
李十力(慢慢地):我当然认得出康先生,在报上照片看得太多了。
何况,我还见过康先生,不过,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康先生恐怕不记得了。
康有为(不解):多久以前?李十力:三十八年。
康有为:在哪里?李十力:就在这法源寺。
康有为(为之一震,抓住李十力的手,仔细端详):你是——李十力(激动地):我就是当年佘法师身边的小和尚普净啊!康有为(大为惊讶,他拥上前,抱住李十力):对对!是你!李十力:其实我的真名叫李十力。
康有为(又一次惊讶):李十力?(他用手指了指李十力)你不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吗?李十力(谦虚地):那只是虚名而已。
康有为(望望天际):余法师若活到现在,也八十开外了吧?李十力:并且正好就是今天——今天正是余法师八十冥诞啊!康有为(感慨地):太巧了!所有的巧事今天都碰到了!李十力(有些悲伤地):很多年前,师父叫我外出做一件重要的事,我就离开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