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习俗调查报告安徽文化习俗调查报告调查调研安徽文化习俗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习俗文化安徽家乡安徽凤阳婚嫁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首先,我先详细叙述在我老姨和姨夫结婚时的婚嫁习俗;相亲那时婚嫁基本还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看门头如若相亲时男女双方看对方都很满意,媒人便和;定亲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择日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风俗虽然大致相同,但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在此我以我的家乡安徽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为题采访了我的老姨和姨夫,他们于1997年结婚,是以传统方式结的婚,对过去婚嫁习俗有很好的了解,在他们生活的这么多年里,又数次帮别人做媒,对当下的婚嫁习俗以及变迁也有很好的了解。
通过采访可以了解到我的家乡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
首先,我先详细叙述在我老姨和姨夫结婚时的婚嫁习俗。
相亲那时婚嫁基本还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程序繁琐。
凤阳县内各地婚嫁风俗大同小异。
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先央请媒人各二,称四大红媒。
由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见面,称为相亲看门头如若相亲时男女双方看对方都很满意,媒人便和男方家商量一个好的日子,由媒人带着女方以及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婆到男方家吃一顿饭,商量订婚的日子,俗称看门头。
饭后,男方要带着女方上街,给女方买两套新衣服,男方家也可给女方几百元见面礼,以图喜庆。
然后由媒人定一个好日子定亲,即订婚。
定亲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
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
庚贴由男家保存,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
当时订婚,男方需要准备四样吃的礼物,有几十斤猪肉,两箱酒,两条鱼,六包糕点赠送女方,还有缝纫机,脚踏车,手表,录音机,照相机作为订婚礼,俗称三转一响一嘎叽。
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相互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
订婚后,每逢节日,男方都要带几件礼物,如研究鸡鸭鱼肉等到女方家,同时男方也要把女方接待自己家过节,过节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新衣服,也要给女方红包。
择日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
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禁忌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大约在初步定的日期前一个月,请媒人定下结婚日子。
日期一般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结结巴巴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尽头日子。
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小礼之分。
首先下的是小礼,又称同心礼。
结婚前一个月,男方准备四折礼,肉,鱼,糕点,酒到女方家,通知结婚日期,叫做同心礼。
结婚前三天前,男家要备大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
大礼一般是是猪半个,要含猪头和猪尾巴、白酒24瓶、糕点24包、香烟两条、鲤鱼2条、鸡2只、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
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
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
迎娶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
贫苦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自己走到男家。
当时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结婚当日由媒人带着迎亲车队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新郎在家等候,车队基本都是面包车,新娘所乘车为轿车,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车前往男家,上车前,车门下放两条步步糕,新娘踩着糕上车。
车队出发后新娘不能回头看,否则有穷娘家的说法。
新娘母亲也要端一碰水泼出门外,意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同时车队也将女方陪嫁的被子,桌椅,沙发等随车拉走。
车队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
车队到门前放下,放鞭炮。
开车门门后,车门下再放两条糕,新娘踩着,由新郎背或抱入家中。
男家选全命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
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看望。
房中备有茶点。
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关照、原谅之辞,名为瞧房。
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
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
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
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从相亲到结婚,媒人在此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好处也是很多,单单是在男方家就要吃上八顿饭,俗称媒八嘴。
分别是1.介绍看门头3.订婚礼4.定日期5.下小礼6.结婚前三天,男方请四大红媒到男方家吃饭,准备第二天下大礼7.下大礼当日晚上回男方家吃饭8.结婚当日。
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
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同时女方家要找和新郎同辈的人同桌吃饭,因为当日新郎新娘要坐在上位,长辈不能坐在下位,所以只能找同辈人陪同吃饭,回门是新娘要提两包糕点,此糕点在回门期间不能食用,要来回提一个月才能食用。
饭后新郎新娘要在日落之前赶回男方家,不能在娘家过夜。
回家时女方家要烙两个油饼,一个咸的,一个甜的给新郎新娘大会给婆婆吃,意思是少说新娘娘家的话。
婚后第六日,娘家要派送亲的中男的去男方家接新娘回娘家吃午饭,当晚再送回男方家吃晚饭,不得在娘家过夜,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
婚后十二天,女方父亲到男方家接女儿回家住两天,再送回。
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
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期间新娘给男方家媒人做一双鞋,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
至此,就算结婚正式完毕。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好转,普通百姓逐步走向富裕,时至今日婚娶的习俗大部分保留了原先的婚嫁风俗,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部分随之而改变,婚嫁的规格有所提高。
下面我将叙述当今家乡的婚嫁变化。
当今基本没有媒人介绍,大多都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恋爱后一般都是互见双方家长后就是直接订婚。
订婚当日就是男女双方家长及亲戚,比如说男女双方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姨等大家一起吃一顿饭。
虽然现在自由恋爱,没有媒人,但订婚当日男女双方还要象征性的找四个媒人,即四大红媒到场,以示有保留传统之意。
订婚当日男方给女方买一枚订婚戒指,两套新衣服,男方在给女方一万零一块钱,寓意万里挑一。
订婚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
订婚之后就是选择一个吉日结婚,在初步选的结婚日期的前一个月,男方邀请四个象征性的媒人吃一顿饭,以定下结婚日期。
之后就是下小礼,基本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礼物包括半个猪,两条鱼,两箱酒,六包糕点等,基本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有所简化。
在结婚前三天,男方要给女方家下大礼,男方要给女方家八万八或者六万六,男方要给女方买金银首饰,新衣服,还要给女方父母买立娘衣等,另外还包括猪,鱼,糕点等,以示保留风俗之意,现在大多数人也不太在意这些猪鱼等彩礼,下礼时只保留少数,意思一下便可。
结婚时和以前差别较大,主要是因为现在经济条件都较好,婚礼排场比以前好豪华很多。
现在结婚时都是新郎亲自带着车队到女方家接新娘,车队一般都是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更有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婚车队,现在婚嫁酒席基本都是在大饭店定的,酒席排场比以前豪华很多。
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时要带半袋米,新娘要坐在米上,新郎跪在搓板上给新娘洗脚,穿袜子,穿鞋,以示婚后要听女方的话。
女方穿上鞋后脚不能着地,由新娘兄弟背上车后,车队出发去新郎家。
现在婚后三天回门,不必像以前回门那么多规矩。
当今的婚礼除了上述不同外,其他基本与以前相差不多,但都有所简化,不像以前如此繁琐,规矩繁多。
再有就是现在结婚成本比以前高很多。
比如女方要看男方有没有房子啊,车啊,现在家乡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一动不动,一动代表动的,即车,不动代表不能动的,即房子。
总结现在和过去婚嫁习俗的变化,就是婚礼比以前豪华,程序有所简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
附送:安徽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安徽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这个暑假,我随本系社会实践团在安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活动地点有中国科大。
中科院合肥分院,凤阳县小岗村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了解到了兄弟学校,兄弟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看到了本专业的相关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也接触到了曾作为农村改革先锋的小岗村.我们主要活动地点应该算是中科大,它是我国内陆省份里少有的几所中国顶尖大学之一.经过前往合肥后30年的建设,科大现在已拥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内环境十分幽雅,尤其是其新建成的西校区,以十几层高的图书馆为中心,周围绿草如茵,绿树池塘错落有致,中间掩映这各个实验室,教学楼,学生公寓,颇具一流大学风范.科大致属于中国科学院,虽说学校历史无法和一些百年老校相比,但她和中国科学技术的渊源却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中国科学院的许多院士都曾在科大进行过领导和教学工作.与我们系一道,科大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现在,科大承担着科学院许多基础项目和子项目,同时每年还为中科院输送大批研究生和博士生.基础实验设施先进是科大的一大特点,仅以我们参观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例:这个实验室占地10万平方米,由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800meV电子储存环,六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六个试验站组成.这个实验室是80年代末开始兴建,90年代初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它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同步辐射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完工实现来,这个实验的用户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科大的同学可以如此近的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进展和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其在科研能力上占的优势确实是其他学校不能比拟的.超常儿童教育又是科大办学的一大特色.1978年,中科大创办的少年班开我国超常儿童高等教育之先河,而后至今的20几年了少年班已桃李满天下,少年班的学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在与科大少年班的老师同学座谈时我们更加感到了这一点.少年班的同学并不因为年纪小课程多就放弃其他能力的培养;相反,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他们尤其重视情绪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学校专门安排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跟班进行调研,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少年班的学生功课虽然比其他学生重,但各种活动却并不显少,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兴趣广泛,思想开放又不乏深度.在座谈中,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些大好几岁的师兄师姐却没有好好想过.在中科院合肥分院的考察更是让我们这些以前很少接触尖端物理实验设备的人大开眼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我们此行重点参观的一个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