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伟大的抗日战争参赛教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参赛教案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 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 并能够合作探究,相互 取长补短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环节四 : 问题四: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 人民做出了怎样的斗争 出示幻灯片: 抗日救亡运动的五种主要 力量及其主要事迹并提出下一个探究 问题:这些抗日救亡运动有何特点? 对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点评并加以总 结归纳补充? 学生小组谈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 36-37 页,总结 归纳后到黑板上展示 培养学生阅读和 总结归纳能力 让学生深入思考, 分析总结
工作案例
课题:专题二 科目: 历史 提供者:马志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来自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 主要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 民族抗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简述日本侵华的基本事实,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分为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 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方法与过程: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我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突出利用多媒体手段和问题 使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感恩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 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理想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首先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高二文科生基础较差,生源复杂, 学习的深入程度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所以我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并利用一些音频视频 资料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应用多媒体教学 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时:一课时
环节五: 问题五: 那国共两党是如何团 结抗日的 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并设计出五 个相关的问题,鼓励各小组强答? 分组自学,互相讨论,准备强 答提问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出示日本投降的画面 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增情民族自信心 和自豪感 学会史论结合,论 证问题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作为谜面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才几个 相关的古代人名?并说出理由. 课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各小组的 表现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导学案完成情况和本节课的表现给各小组,并选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 学生互相讨论,积极发言 调动学生思考的 积极性,并学会全面深 入的思考问题
环节二 问题一:我们经常说“八年抗战” 歌词中为什么说“十四年来…..” 问题二:日本为什么在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在此侵华? 环节三: 展示日本侵华路线及日本在 南京大屠杀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 罪行,出示一些照片和原始资料。 问题三: 看完这些画面后, 你们有 何感受和认识?鼓励学生发言? 总结: 事实胜于雄辩! 日本侵华是 不争的事实, 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 行是抹杀不掉的?我们应该不忘国耻, 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当前我们能 做到的就是储备知识,提高自己的素 质, 以便将来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讨讨论发言 认真看完幻灯片后,谈谈自己 的感受和由此得出的启示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5 分钟) 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或 质疑
教学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二
单位:河北滦县第一中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 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抗战》主题曲 欣赏视频后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 学习兴趣,培养其爱国 的情感
八、板书设计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原因:①既定国策;②摆脱经济危机;③国民政府;④欧美列强 2、侵华罪行: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日:1931——1936 1、兴起原因 2、表现:3、特点: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共联合抗日: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九.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本节课学习的过程中,我尽可 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突出特点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和问题 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身边的历史来理解战争的残酷性和我们实行全民族抗战的重 要性等重要的知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总体感觉课堂氛围不错,学生的积极性一直很高。从导学案到课堂探究学生的表现都很不错。当 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