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分)(2013•黔西南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玻璃破碎C.木炭燃烧D.水制成冰
2.(3分)(2013•黔西南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7.3
C.称量测得NaCl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NaCl固体放在右盘进行称量
D.制取CO2时,长颈漏斗的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3.(3分)(2013•黔西南州)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下列选项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①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②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
①NaCl﹣﹣﹣
俗称食盐
②Na2CO3﹣﹣
﹣俗称纯碱
③NaOH﹣﹣﹣
俗称火碱
①CaO﹣﹣﹣
氧化物
②Ca(OH)2
﹣﹣﹣碱
③CaCO3﹣﹣
﹣盐
①人体缺碘
﹣﹣﹣甲状腺
肿大
②人体缺铁﹣
﹣﹣贫血
③人体缺钙﹣
﹣﹣骨质疏松
A.A B.B C.C D.D
4.(3分)(2013•黔西南州)厨房中的调味品﹣﹣食醋,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5.(3分)(2013•黔西南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Fe+3O22Fe2O3
B.C u+2HCl═CuCl2+H2
C.
2H2O2H2+O2
D.
4P+5O22P2O5
6.(3分)(2013•黔西南州)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OH﹣、Na+、K+B. SO42﹣、Cu2+、K+C. K+、Cl﹣、NO3﹣D. Ca2+、NH4+、CO32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7.(5分)(2013•黔西南州)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2)3个水分子
(3)4个镁离子(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5)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8.(4分)(2013•黔西南州)用所给元素C、O、H、Ca、Al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2)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3)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4)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9.(6分)(2013•黔西南州)按要求填空:
(1)为了区别硬水和软水,常用,生活中常用将硬水软化为软水;(2)铁在有氧气和的条件下会生锈,铁锈可用除去;
(3)酒精灯的熄灭方法是,其灭火原理是.
10.(3分)(2013•黔西南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g甲溶液;5.(3分)(2013•黔西南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Fe+3O22Fe2O3
B.C u+2HCl═CuCl2+H2
C.
2H2O2H2+O2
D.
4P+5O22P2O5
1
6.(3分)(2013•黔西南州)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OH﹣、Na+、K+B. SO42﹣、Cu2+、K+C. K+、Cl﹣、NO3﹣D. Ca2+、NH4+、CO32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7.(5分)(2013•黔西南州)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2)3个水分子
(3)4个镁离子(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5)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8.(4分)(2013•黔西南州)用所给元素C、O、H、Ca、Al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2)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3)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4)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9.(6分)(2013•黔西南州)按要求填空:
(1)为了区别硬水和软水,常用,生活中常用将硬水软化为软水;(2)铁在有氧气和的条件下会生锈,铁锈可用除去;
(3)酒精灯的熄灭方法是,其灭火原理是.
10.(3分)(2013•黔西南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g甲溶液;(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方法提纯
11.(4分)(2013•黔西南州)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1)金属B的活动性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9分)(2013•黔西南州)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指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3.(5分)(2013•黔西南州)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猜想2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3 滤液中的溶质为;猜想4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Na2CO3;(1)完成猜想3.
(2)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有明显的错误,其原因是.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2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Na2CO3
溶液
(3)猜想2成立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4)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溶液时,可选用下列哪些试剂除去Na2CO3杂
质(多选题).
A.稀盐酸B.CaCl2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
四、计算题(共6分)
14.(6分)(2013•黔西南州)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铝片质量为15.6g,将其放入烧杯中,
加入213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228g,求:(提
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Al+3H2SO4═Al2(SO4)3+3H2↑)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篇一:修辞手法的句子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
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包括(本体、喻
体、比喻词)
例
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
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
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
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
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
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3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
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