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肋骨骨折临床路径PPT课件

肋骨骨折临床路径PPT课件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胸部CT+重建、腹部B超、心电图; (2)三大常规、血凝、传染病五项、肝肾功、血型、
交叉配血;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脏超声、泌尿系B超、、
微量元素、心肌酶、血糖、血脂、降钙素原、D二聚体、痰培养。
6
(七)治疗原则
• 手术内固定 • 胸带胸廓固定 • 监测生命体征 • 呼吸管理 • 有效抗炎、止血、祛痰
参照国家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肋骨骨折诊疗 指南方案(试行)》。
1、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胸壁肋骨骨折固定术
胸廓成形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4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可合并肺 挫伤,血气胸,连枷胸。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 加入路径。
1、肋骨骨折术后需要转ICU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发生药物反应等不良反应需特殊处理,导致住
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
本路径。
11
二、肋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 肋骨骨折 (S22.301)
肋骨骨折临床路径
1
一、肋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肋骨骨折
(TCD编码:BGU020,ICD-10编码:S22.301)
2
(二)诊断依据
参照《外科学第8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3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 患者姓名: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15天
12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1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 □ 围手术期准备 □ 完善术前谈话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胸壁肋骨骨折固定术后护理常规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成形术 □ 皮下负压引流球接床旁 □ 胸腔闭式引流瓶接床旁 □ 支气管内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胸带固定 □ 留置针护理 □ 一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三级护理 □ 营养饮食 □ 禁食水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氧气吸入 □ 心电监测 □ 报病重 □ 留置导尿 □ 会阴冲洗 □ 更换引流装置 □ 陪护费 □ 灭菌注射用水 □ 雾化吸入 □ 氯化钠+头孢唑林钠 □ 氯化钠+头孢西丁
3、手术治疗:1.采用肋骨钢板(环抱接骨 板),用于骨折移位明显并对肺有损伤的 患者。手术日为入院第≤5天,麻醉方式: 全麻或支气管内麻醉,必要时输血。
9
(九)出院标准
1、胸部疼痛基本缓解,无明显呼吸道症状。 2、血液炎性指标正常,X线或CT片复查肺挫
伤及胸腔积气积血基本吸收。
10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术后第1日天
住院第3-15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善病历书写
□ 完善术后病历书写
□ 根据病史、体检、B超、CT
□ 继续进行相关检查
等,进行复查
□ 根据化验和相关检查结果,对患 □ 完善医患沟通
者进行评估
□ 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胸壁肋骨骨折固定术后护理常规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成形术 □ 皮下负压引流球接床旁 □ 胸腔闭式引流瓶接床旁 □ 支气管内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胸带固定 □ 留置针护理 □ 一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三级护理 □ 营养饮食 □ 禁食水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氧气吸入 □ 心电监测 □ 报病重 □ 留置导尿 □ 会阴冲洗 □ 更换引流装置 □ 陪护费 □ 灭菌注射用水 □ 雾化吸入 □ 氯化钠+头孢唑林钠 □ 氯化钠+头孢西丁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胸壁肋骨骨折固定术后护理
常规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成形术
□ 皮下负压引流球接床旁
□ 胸腔闭式引流瓶接床旁
□ 支气管内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 胸廓胸带固定
□ 留置针护理
□ 一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三级护理
□ 营养饮食
□ 禁食水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氧气吸入
□ 心电监测
□ 报病重
□ 留置导尿
□ 会阴冲洗
□ 更换引流装置
□ 陪护费
□ 灭菌注射用水
□ 雾化吸入
13
□ 氯化钠+头孢唑林钠
□ 氯化钠+头孢西丁
及有效止痛治疗
7
(八)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化痰药物,根
据病情应用抗炎药、镇痛药、止咳药,使用同时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深呼吸、吹气球等肺部 功能锻炼。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者应施 行气管内吸痰,呼吸功能障碍者需气管插管机械 通气。
8
2、外固定治疗:采用弹性胸带固定胸廓,减 少肋骨断端活动,减轻疼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