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摘要:
这篇文章将会用《英雄本色》、《角斗士》和《和你在一起》三部电影的部分电影音乐节选,向大家展示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能分辩出原创音乐和经典配乐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并描述音乐在影片中的美学和社会范畴的深层表现。

关键字:
电影音乐,电影叙事,关系,
电影,作为当今社会最为大众所喜爱的综合艺术形式,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多种基本艺术形式溶于一体,向观众们展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试听享受。

一部好的电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在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中,剧情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能够成功运用到配乐,用音乐来暗示剧情的发展,用音乐烘托主题,才能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音乐与电影的视觉效果一起展现在荧幕上。

当前电影音乐的作用已经不是早期简单的配音,而是作者借之以传达导演意图和画面的有力辅助。

一方面,由于音乐被置于影片的特定环境和情节之中,使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与影片内容自然相连,从而产生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音乐借助电影的具体内容与情节、让观众通过电影画面,更加准确、直接地把握音乐内容,强化自身的音乐感受力,由此可知,电影音乐内容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使其可以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

音乐不仅可以表达主题,同时又渲染一种气氛,让人了解故事情节发展。

音乐利用一种特殊的模式,通过强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提升电影的艺术,同时又影响着观众对故事情节以及主题的理解和领悟。

下面我就通过三部经典的电影,来浅谈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一、《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刚开始的电子乐轻松而又激情澎湃,同时故事的开始也是幽默轻松的,小马哥以一身标志性的打扮出现在观众面前以及小马哥那经典的钞票点烟的动作,就这样跟背景音乐一起融入了观众的心里。

接下来就是豪哥去见弟弟的那段音乐了,口琴的音乐隐隐地流露出些许悲伤,而这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阿杰考上了警校,可阿豪自己却是黑道上的。

这样的口琴配乐是不是暗示了他们兄弟间的矛盾与以后要发生的诸多波折呢?
想必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镜头吧:随着一首欢快的粤语舞曲的响起,小马哥一手搂着一个舞女,一手把枪放入花盆,当他微笑的送走舞女后,拉开日式纸门,手枪喷出嗜血的火舌…….这段音乐和情节的配合时很巧妙的,如果只是去听音乐,而不看画面,谁能想到接下来的会是小马哥的报仇。

可是由于这两者只见有着巧妙地配合,画面在小马哥和和他的仇人之间切换,而现在在来回味这首歌曲的时候,多了些快意恩仇,而不是仅仅是歌曲中带来的浮华与轻佻?把小马哥的恨意与舞曲相结合,称得上是别出心裁了。

用江湖上的话来说,恐怕就是,在浮华的背后,是多少人看不见的人心险恶与世事沧桑!报仇杀人,小马哥都来得这么诗意!
接下来就看看配乐制作者是怎么为狱后重生的阿豪设置音乐的。

这段乃至他他和小马哥重逢的那段音乐都摒弃了本部影片中大量运用的口琴,而是用了现代的电子乐来与之相配,这样的搭配少了点忧郁,多了点人情味儿,这也正是寓示
着阿豪过上的另一种的生活的喜悦。

同时悄悄地给他们的重逢做铺垫,也把小马哥现不如今的生活带给了观众。

最后要说的就是片尾的音乐了。

大部分时间里没有音乐,只是偶尔的有口琴穿插其中,给剧情染上了悲情色彩。

在最后,由张国荣唱的片尾曲开始响起,并且延续到整片结束。

《英雄本色》这部影片的配乐也许是重在抒情,它并没有采用配乐来烘托情节的描述与发展,只是在必要时予以暗示。

它主要的事给影片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这样的影片,是适合用来细细品味的。

二、《角斗士》
《角斗士》的开场音乐,也是该部影片的原创主题音乐,音乐的第一段仅以一种乐器演奏着几个简单的音符却透着一种很怀旧很伤感很愁郁苦闷的情绪,有着远古时代的感觉,恰好印证了整部影片发生的背景应该是在一个充满着古老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度,随着弦乐的加入,整个音乐变得更加浑厚,而之前的愁郁色彩也变得更加浓重,仿佛有了一种撕扯的感觉,前后对比,像是将远远吟唱的从山涧里发出的愁音一下子拉近,变成了一张老人的堆积着满脸皱纹的脸,貌似一朵盛开的波斯菊,愁容不展。

音乐瞬间变得饱满而丰盈,印证了影片中的画面,一个战胜后的将军看着自己征战的土地,用手抚摸着长满了稻谷的麦芒,心中有着无数种矛盾的心情,到底是应该为自己亲手为自己的帝国,自己效忠的老皇帝打下的江山而感到欣慰自豪呢?还是应该作为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心灵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血腥和残忍内心所感受到的凄凉和悲恸呢?还有,想要回家享受和平和温暖的绵绵情丝……这样的复杂的矛盾只有人,作为高等动物才能产生,而与之相应的,也只有最深沉的发自人的声音,才能最好的诠释这样的矛盾情绪,所以音乐的第二段用了女声,像是在浅吟低唱,又像是生生的哭诉,将整个画面和意境推向很远的地方,和画面很完美的结合:英雄从女声的吟唱中走出来,完成了自我救赎,又重新回到音乐中去,所以音乐的第三段,旋律中加入了明显的现代流行音乐重金属的节奏感,音调也由低沉转为了激昂,将英雄主题渲染得宏大而庄严,意味着主人公已经从内心苦痛的矛盾挣扎中找到解脱,得到了自我救赎,由矛盾茫然变得坚定从容,他已经下定决心,最后一战,将结束他的军旅生涯,结束他的辉煌的帝国时代。

原创音乐配合电影画面交融,将整个情节呈现在观众面前,更深刻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
三、《和你在一起》
电影音乐不仅在这些优秀的国外大片中为其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在一部由陈凯歌导
演的音乐小剧《和你在一起》中也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的境界。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去好莱坞归来后的首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拉琴少
年的成长故事,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题材电影,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气质,但这部近距离的动心之作却处理得非常动人,其开放式的结局更加引人暇思。

影片将音乐和亲情完美得融合在一起,令观众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

电影最后一段也是影片中相当精彩的一段出现了这部音乐电影的高潮——余教授为刘小春
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曲子作于1878年。

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

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小提琴的演奏和电影,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在影片结尾,刘小春在喧闹的火车站,余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林雨在富丽堂皇的演奏大厅,同时演奏这个曲子。

镜头不停的切换,一会儿火车站满是泪的脸,一会儿演奏大厅乐队的倾诉。

穿插着黑白色调的回忆:十几年前,刘成抱着捡来的刘小春,背着小提琴在火车站焦急的寻找。

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动。

这个时候,不论是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升华、还是让人惊叹的小提琴音乐都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灵。

《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

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

导演的功力实在太好,叙事从容不迫,结构严谨精巧,气度恢弘,节奏适宜,用他的陈氏手法为我们观众献上了一场精神大宴。

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

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品味。

音乐与电影画面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

一部影片,音乐、音效、语言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单一声音元素所没有的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的特殊作用,能给观众带来完美的享受、使电影叙事更加精彩,使其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或许就是有了这些音乐,有些电影才被历史留住。

若干年后,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思绪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画面中去。

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艺术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对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审美的思考》郭博理著
《电影音乐赏析》文艺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