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
内容摘要:电影本身就是在向人们叙述一个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达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叙事中的人物、环境、情节,任何一项的成功都离不开音乐。

通过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对电影进行了画龙点睛,更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深刻得去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

关键字:电影音乐、电影叙事、电影美学、经典配乐、烘托、暗示
论点:1电影与音乐的结合
2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以及电影音乐的类型及其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3 结合三部电影解析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正文:
电影是一门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

随着电影制作的发展与成熟,我们会发现,当今的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大量的音乐充实着剧情的不断发展。

在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烘托与渲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表现形式大致有情景音乐、剧情音乐、背景音乐等。

对于情境音乐,它往往是为了配合某个情景,主人公为自己或与自己有联系的人或事而融入的音乐,常常在电影特别剧情中播放的,它一般是以自己在此情景中所想表达的感情而用音乐宣泄的外在表现。

这时候,音乐将主人公的故事向观众们娓娓道来。

这其中经典的代表作便是电影,《角斗士》影片开头那段伴随着女声哼唱的悲壮的音乐,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及其不寻常的经历。

剧情音乐是配合某个叙事部分或整部影片而浓缩的一首反映影片中心思想的剧情音乐,它往往反复出现在影片当中,以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弹奏乐器的改变、音乐节奏速度、冷暖音调变化等等)出现于不同的场景,以推动剧情发展,或是暗示剧情的进展或是延伸。

这类经典代表作是最普遍的。

比如《花样年华》中的《YumejisTheme》。

"背景音乐",就是在影片剧情发展过程中配奏的放低音量的曲子,往往为了烘托影片现场气氛而作,这类音乐往往能够为影片的叙事奠定基调。

此外电影音乐中的主题音乐、原配音乐,经典音乐等都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电影主题音乐主要是概括电影主题和情感的音乐。

配乐音乐是专为影片而做的。

经典音乐是既存音乐配音,这在陈凯歌导演的《和你在一起》中有充分的体现,该片除了开篇那段充满江南水乡感觉的琵琶伴奏曲事原创音乐外,其余的几乎都是经典音乐。

我们会发现,电影音乐中有一些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

这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还有一些配乐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这其实是一种音画对位。

如《钢琴家》中在夜幕下,导演拿这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经典柔情曲目去反衬德国纳粹的穷凶极恶,艺术反差巨大,令人震撼。

下面我们可以结合《石破天惊》《海上钢琴师》《角斗士》三部电影来具体探讨电影叙事与电影音乐的关系。

《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叙述了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彩不凡且极富争议的一生。

为《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的是世界电影界著名和资深的意大利最具风格的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下面就两段精彩的钢琴配乐进行分析。

第一段是被誉为影片中最动人的乐章--《playing love 》。

唱片公司的人来请1900弹奏为他们录制唱片,1900透过窗户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少女,于是手指不由自主的的即兴创作出这首爱意浓浓的《PLAYING LOVE》。

这段情节中,在1900刚开始弹奏时,他的手指飞快的滑动,是一种看似明快激烈的兴奋与欢快的基调的曲风,但仔细听来,却可以感受到乐曲中充满着1900不屑以及愤慨的情绪,知道出现了那个看似普通却又很可爱的女孩子,钢琴声一下子舒缓了下来。

在舒缓,柔和的钢琴声中,1900望着窗外那个同时也“望着自己”的女孩,平静的琴声中带着1900的惊讶和激动。

音调高高的起来却又缓缓地落下,这个女孩就像一阵细细的分,从1900的心中拂过。

琴声美的就像海上日出那般宁静,时而又有些小高潮,那是随着姑娘的脚步的。

此时1900的心仿佛被重新点燃,双眼满是依赖和深深地爱意。

当女孩走过去,看不到了之后,1900的手指不自觉搬得渐渐停了下来,琴声也缓缓地落了下来,1900的眼神也随之变得失落。

每次听到这段曲子,看到这段情节,总是感动不已。

《playing love》完全是1900内心的情感最真实的书写,又仿佛是写给这个可爱女孩的一封情书一般。

没有华丽的曲调,,没有炫技的指法,平实中让人觉得爱的美好。

第二段很精彩的配乐,同样也是一首很简单的钢琴伴奏,是1900晚上到三等仓去找白天见到的那位姑娘是的配乐。

配乐完全是简单的钢琴声,并且反反复复只有四个音,不停地重复。

画面伴随的是1900在昏暗的船舱里轻轻的找寻那位女孩。

简单的琴曲表现出1900在找寻女孩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急切的,期待的,渴望见到她。

但曲中偶尔又会出现和do re mi fa 不一样的do re mi so ,这也说明了1900当时很害怕,很胆怯的这样一种心理。

总之,影片中的有一些音乐单纯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另一些很细腻的钢琴曲则是对电影中主人公内心的情感的刻画,非常的生动。

《石破天惊》
电影《石破天惊》是由好莱坞著名大导演Michael Bay执导,著名配乐大师Han s Zimmer配乐的一部大制作影片。

看过该电影,听过其开幕曲《Rock》的人一定至今都为那气势激扬的音乐所打动。

影片一开始,镜头便在几个场景中间不断地切换,战场、房间、墓地,伴随着当时战场上人声的不停转换,我们发现音乐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而这也是此时汉默将军在回忆过去到作出决定时心理过程的一个细致的刻画。

整段的作曲用的是大型的交响乐,这也正是Ha
ns Zimmer最拿手的—善于运用铜管与弦乐气势恢宏,宽广壮阔的一面,从而表现出一种宏大、感情色彩强烈的这样一幅场面。

开幕曲的开头,是一段较为低沉的铜管及弦乐和声,为开篇奠定一种悲伤而又雄浑的基调,随着影片中伴随士兵与将军向总部的呼救,音乐的基调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从开始战争中急切的呼救,直到最后语气平淡而又绝望男声“他们不会来救我们了,对不对,长官?”音乐立刻发生了转变,上升到一种激扬悲壮的音调,同样也是管弦乐,还有号声。

这一转变,传达出这样一个剧情信息—汉默将军的士兵最终是没有得到支援,从而牺牲了。

这也段激扬悲壮的音乐同时也显示了汉默将军决定为死去的弟兄由一个国家英雄走向另一条道路的决心。

当汉默将军来到妻子的坟前,把勋章放在墓碑上时,音乐有转为低低的号声,伴随着的是汉默将军对妻子的独白,也可以感觉出他对妻子深深地爱意,他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诉说给妻子听,.一个国家英雄,一个为士兵讨回公道的将军,一个爱国的叛国者.,最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轻声的音乐烘托着汉默将军此时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

可以说整个开篇曲与情节吻合的非常完美,是典型的音画对应。

只是几分钟的开头却已经将带清楚了故事的背景。

除了开篇曲之外,电影中的其他配乐也很精彩,如士兵们将要登机去岛上的那段音乐,zimmer将管弦乐与架子鼓等打击乐器以及电子合成器结合起来,使得音乐自始至终被鲜明的节奏所充斥、包围,烘托出一种更加紧张的气氛。

《角斗士》
《角斗士》同样是有汉斯寂寞配乐的一部大制作影片。

影片中有很多非常经典传神的音乐。

个人认为其中有两段不易发觉的音乐配的堪称完美,两段均属于原始音乐。

第一段是心狠手辣的王子杀死自己亲生父亲时的配乐。

整段音乐伴随着父子俩的谈话。

以及王子的心里变化而变化。

刚开始老国王说话的时候音乐是低低的弦乐,随着王子用颤抖的声音表白自己内心多年的想法,音乐的也开始变得很扭曲,给人一种很阴森的感觉,王子在开始杀害自己父亲的时候,音乐达到一个高潮,同样是扭曲的,诡异的,给人非常紧张的感觉,知道老国王不在动了,音乐才渐渐地落下。

整个音乐就是王子心里变化的一个过程,呈献给观众的是一个内心毒辣,无比阴险的形象。

这是一种音画对应的体现。

第二段,在影片开头11分钟的时候,麦斯穆斯带领自己的队伍与敌人在丛林大战。

正个镜头非常精彩,成千上万的军队人马在丛林中厮杀,而这时的配乐却不是通常的恢宏激扬的风格。

配乐是采用音画对位,整个音乐依旧是弦乐,节奏非常是舒缓,反而是充满淡淡的悲哀,镜头则是厮杀时的慢镜头。

整个画面结合音乐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不禁让人开始重新审视战争,在战争当中,人的生命又是多么的卑微,比起一般战争场面的配乐,显得更加沉重,令人深思。

电影本身就是在向人们叙述一个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达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叙事中的人物、环境、情节,任何一项的成功都离不开音乐。

通过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对电影进行了画龙点睛,更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深刻得去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

参考文献:施玲,《影视配乐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
姚国强、孙欣主编《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音乐艺术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贝拉。

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音乐需要这种直白》大学府音乐交流网《电影音乐欣赏》清芬音乐论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