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治疗与基于游戏的综合干预

游戏治疗与基于游戏的综合干预


(二)游戏治疗前的准备
1.物质准备 游戏治疗室—空间和布置 选择玩具 游戏袋
2.心理准备
1.接受儿童的原貌 (1)要对儿童有兴趣 (2)要能接受模糊或沉默 (3)要先接触儿童,而非问题 2.选择权和自由 (1) 容许选择 (2) 鼓励决定 3.专心陪伴 (1) 足够的反应 (2) 丰富的表情 (3) 表达欣赏与鼓励


治疗者可以通过游戏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了解儿童的需要,进行双向沟通 通过游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治疗取得 成效的重要因素 尊重儿童的需要和意愿
三.基于游戏的综合干预方法 (TPBI&DIR)
(一)传统干预的局限 思考:是游戏引发课程,还是课程引发游戏?
(二)以游戏为基础的干预
《特殊儿童游戏治疗》,毛颖梅等编著 学苑出版社,预计2010年初出版
基本概念定义 ----社会性水平定义 孤独游戏—使用不同的材料,虽然同伴处于可交谈的 范围,但无话可说 平行游戏—参加周围其他孩子类似的活动,或玩与他 人类似的玩具,但没有一起玩的倾向 集体游戏—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角色被分配或未被分 配 ----非游戏行为定义 无所事事;旁观行为;不断变换游戏活动的行为 由老师或自己选定的任务或学习活动,不是游戏活动
2. 绘画及语言表达
画画游戏的作用是利用实物控制孩子的动作 和行为,孩子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有意识 地控制动作,规范行为。 这种游戏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激发和鼓励孩子 如何想像和创造,而是帮助他们通过画画活 动学会控制自己。 在绘画过程中主动表达情绪和生活经历
“画中话”
线条和布局——反映儿童掌控笔的水平,对 空间的感知和反映情况 内容——尽量让儿童说出来,治疗师不要主 观猜测 过程——表情,自言自语
2.将要在一个活动中与家人至少轮流3次…. 3.用拇指推拉、转动物体,问题解决能力
已有准备:会敲打和摇,用手和手指来摆弄东西,做 较为复杂的解决问题的动作 进餐时:将小食品放进盒子里,再将盒子转过来 洗澡穿衣时:穿了短裤后向上拉,打开水龙头,戳泡 泡 和妈妈游戏时:喜欢玩折纸游戏,推汽车,让动物出 来再放进圈里,推动物从盒子里跳出来 户外游戏时:把汽车推进沙子里,把手指戳进沙子里 做家务时:按压洗衣机的按钮,接住别人递给的东西
指导句
描述个人该如何做才能成功达成目标行为的 信息,以协助儿童对于某个情况、概念作出 适当的行为反应。 例如:“当铃声响起,我可以试着停下我正 在做的事,排队等老师来。”
控制句
能提供策略,让儿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回 想社会故事的内容,并应用其提供的社会技 能。
合作句
说明他人将如何协助儿童学习获得新技能或 行为。 例如:“在我学习使用厕所时,我爸爸妈妈 和老师会帮我。”
(五)游戏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尽早与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 接受儿童真实的一面 使儿童获得宽容的感受 识别儿童的反应线索 保持对儿童尊重的态度 不干涉,让儿童做引领者,启发儿童自觉领悟 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
(六)设限——游戏治疗室里的规则
1.设限的目的 保护儿童 保护治疗师 保护玩具和游戏室 让治疗单元和现实结合 结构化游戏单元 限制社会无法接受的行为 帮助儿童学习自我控制
练习 两个孩子正玩娃娃家,各自假装做饭,他们清楚各 自的活动,但无交往; 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一样东西,无其他孩子在附近; 一个孩子单独玩,用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 一个孩子正看其他孩子玩娃娃家; 几个孩子在图书角看书、识字; 两个孩子在地板上推玩具汽车,没有假扮转换的情 节,也不互相交往; 三个孩子在玩医院游戏,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护士, 还有一个当病人; 一个孩子正在转来转去,不参加任何游戏; 一些孩子在一起用积木搭一条高速公路;
和父母 游戏时
户 外 游戏
做 家 务
睡 觉 前
2
目 标
已有 准备 感觉运 动中心 建 构 区
干预/评价活动区域 角 色 扮 演 区 桌 面 游 戏 区 图 书 区 点心 时间
1
2
家庭目标 :用话语来交流;用更多的方法来玩玩具; 独自走
1. 自发使用1-2个字词交流,要一件东西,要求做一
件事情,做个评价 ,表示反对,问候家人 基本准备:用姿势或发声来表达她的意向, 进餐时:“多”,“吃” 洗澡穿衣:“洗”,“水”,“多”,“宝宝”, 做泡泡的手势 和妈妈游戏时:“宝宝”,做出声响“嘟嘟”指汽 车,“喵”指猫 户外游戏:“多”,“堆” 做家务时:“叭”指开门或开电灯,发出叭的声音 ,指按下开关 睡觉前:指着画书说“宝宝”,“喵”指猫,“嘟 ”指汽车
观点句
描述他人的内心状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感 觉、想法的信息,或者健康状况,其大部分 在说明他人内心的状况,目的在于培养儿童 “同理”他人的能力。 例如:“老师看见大家排成一排会很高兴。
肯定句
强调周围环境状况的意义,并说明一般人共 有的观点,或在一个文化里的普遍价值观。 例如:“很多人骑车会戴头盔,这是个很聪 明的做法。”
4.用不同的质地的物体做游戏
已有准备:对触摸不同质地的东西有些犹豫, 但已准备好慢慢去接触 进餐时:用手指蘸东西吃 洗澡穿衣:毛巾、肥皂、泡沫 和妈妈游戏:玩不同的纸,剃须膏 做家务:从干衣机里取出温暖的衣服 睡觉前:开始接触摸上去有感觉的书
感觉运动游戏—选择具有视觉、听觉和动作特征的 玩具 功能性游戏—鼓、电话、小汽车、球,能体现空间 关系的玩具(盒子、积木、瓶子),日常用品也能 发挥促进作用 构建性游戏—积木、珠子、黏土、雪糕棍、磁力棒 等 表征性游戏—娃娃、毛绒玩具、微型玩具、演出道 具 嬉戏打闹 有规则的游戏—扑克牌游戏、捉人游戏
故事包括以下要素: ——“谁”、“什么”、“什么时候”、“什么 时候结束”、“为什么”、“在哪里” 避免使用抽象概括的字词
描述句
描述某个特殊的社会情境相关的信息,并且 说明发生的事件以及原因,以协助儿童辨识 外在环境提供的信息,加强其观察的能力。 描述句指出了一个社会故事主题中最重要的 部分,也是社会故事的主干,并主导整个故 事的发展。 例如:“当休息时间结束,铃声就会响起, 大家排成一条线等老师来。”
1. 充分利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自然条件 2. 满足日常生活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 对儿童和家庭是愉快的体验 4. 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玩耍,便于长期 实施 5. 根据环境灵活变通 6. 促进儿童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进程和 技能
目 标
已 有 准备
干预/评价活动区域
进 餐 时
1
洗澡/ 穿衣时


儿童需要游戏 儿童本身具有发展的能量,他们在游戏中实 现身心发展 游戏为儿童发展提供条件 游戏是了解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体能 发展情况的有效手段 儿童通过游戏表达内心世界
二.游戏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何为游戏治疗 定义 ----游戏治疗是系统性地使用理论模式以建 立一种人际历程,受过训练的游戏治疗师 使用游戏的治愈性力量,来协助个案预防 或解决心理社会的困扰,以及达成正向的 成长与发展。
(七)效果评估 ——智障儿童
情绪稳定 喜欢游戏治疗 关注他人的活动 对更多的玩具有兴趣 与治疗者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信任和安全感 表现消极的经验和情绪体验

同伴在场时表现接纳,情绪稳定、轻松 有与人交往的愿望 发展出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 游戏的丰富和多样化 发展相应的动作和想象能力
(三)建立关系
如何与儿童沟通
-------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练习
(四)游戏治疗的技术与应用
——因人而异 沙游戏 绘画 娃娃家 社会故事
1.沙游戏 沙子是大自然给孩子的玩具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沙的世界所 形成的意义是一种象征的意义,它所描述 的是一个人内在能量系统分配的方式。” 在幼儿的沙土游戏中,他所构筑的沙的世 界的布局可以体现出内心世界的格局。
2.观察儿童的游戏
游戏场地是否适合? 游戏器材和器具是否适合? 个案的社会性游戏行为; 个案的认知性游戏行为; 个案象征性游戏的内容; 个案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情形; 个案在游戏中的持续性如何?
基本概念定义 ----认知水平定义 基础游戏—重复肌肉运动,用玩具或不用玩 具,例如:跑跳,伸缩,操纵玩具或材料 结构游戏—使用 玩具(积木或积塑玩具) 或材料(沙子,橡皮泥,颜料)构造一样东 西 角色扮演 规则游戏—承认、接受并遵守确立的规则
3.娃娃家
假装游戏,故事和玩偶相配合使用 表达—复制生活情景和事件 练习—动作技能,问题解决,社交技能
4. 互说故事及社会故事
社会故事的优点 提供视觉线索 将社会情况中的思考、感觉及行为反应连结起来 可反复练习 强调儿童的核心需求 依据特定情境,降低类化的需求 有可预期的格式来编写 可结合现行的课程
游戏治疗 与基于游戏的综合干预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毛 颖 梅 maylin998@ 2009年10月
一.游戏与儿童的发展
(一)游戏促进儿童的发展 游戏与身体发展 游戏与语言发展 游戏与创造力发展 游戏与问题解决 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二)游戏及游戏治疗对发展性障碍儿童康复的意义 1.现存的问题 评估 找出弱点; 康复 矫治病弱; 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康复师或教师为中心; 2.游戏治疗/干预的观点 评估 确定已做到的; 干预 在已有准备的基础上促进发展; 人际关系,儿童引领,教师推动,合作关系;
3.游戏治疗带给特殊儿童什么?
——建立关系 ——交流 ——评价 ——治愈 ——成长 提高生活质量
(三)如何评估儿童的游戏水平
1.儿童游戏的分类 感知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0-24月主导游戏) 功能性游戏-单一玩法(9月开始,15-21月主 导游戏) 建构性游戏(24月后,36月后主导游戏) 象征性/假装游戏-物品替代 无中生有(21-72 月) 规则游戏(60月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