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第一课时自由的真谛(17)
一、学习目标:
1.说出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
2.简述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阐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
1、自由的作用
2、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表现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4、平等的含义
5、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目标实施
环节一:漫谈自由
(一)我会思考
1.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们不曾一刻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你能列举出人
们追求自由的事例吗?
2.为什么人们这么渴望并追去自由呢?
3.我们在校园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规则限制了你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哪些
(板书)自由的涵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为什么要用“主要”一词?)
环节二:走进自由
(一)看视频结合材料,小组交流
材料: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将以微信、微博为平台发布假消息等9种常见行为列为刑事处罚范围。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视频传播后,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制造谣言的网民,将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板书)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环节三:解码平等--------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否平等?
结合生活经验,小组讨论:
1.如果平等,请举例说明,并说说这些平等是如何实现的?
2.如果不平等,也请举例说明,并分析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3.每组确定一个发言人,讨论时间3分钟。
(板书)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内涵/平等的真谛/如何理解法律人人平等?
环节四:游戏-----比一比,看谁拿的得分多
四、目标达成
1.“法律在那里实现自由,也在那里限制自由。
”这句话表明( )
A.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2.有什么样的法治,就有什么样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持续动荡和混乱。
这说明了( )
A.法治大于自由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
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人们的自由是不允许受到损害的
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即( )
①同等情况不同对待②不同情况同等对待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4.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下列对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 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 真正的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
C. 平等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D. 社会不可能实现平等
4.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和民主。
因此()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C.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五、目标回顾
六、目标巩固
信息科技的发展助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网络自由的膨胀。
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龄、职业、时间和地点等任何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自己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别人的动态、评论时下的热点,号称“有网络就有自由”。
不否认网络自由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带给生活的方便快捷、带给人类的引力诱惑,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我们不反对网络营销,但坚决抵制通过网络谣言、言语戏谑进行网络非法炒作,一切网络自由言论都应该坚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公德、尊重历史事实的传播底线。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