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成因及对策探究

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成因及对策探究

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成因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17-12-04T11:04:17.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张静辉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力需求空前高涨,电费的回收在现实工作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电费的及时足额回收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影响供电企业的资金周转,从而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供电企业自身管理不够完善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外来的未知的风险。

因此,供电企业要仔细分析电费回收工作中种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有效地防范措施,强化风险防控,维持电力企业正当权益,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蕉岭供电局广东梅州 514115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力需求空前高涨,电费的回收在现实工作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电费的及时足额回收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影响供电企业的资金周转,从而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供电企业自身管理不够完善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外来的未知的风险。

因此,供电企业要仔细分析电费回收工作中种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有效地防范措施,强化风险防控,维持电力企业正当权益,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费;回收;问题
引言
电费是供电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做好电费回收工作,确保电费及时足额回收虽然面临着种种风险,但是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可以规避电费回收风险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费回收风险也会各有不同,供电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将电回收风险降至最小,提高资金周转率,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1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成因分析
1.1外部原因
一是,近年来深受市场竞争、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资金状况出现问题甚至破产倒闭,这大大增加了电费回笼的不确定性因素,电费风险更加复杂多变。

与此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或者产业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也使得部分淘汰落后产业的企业关停或重组而使得电费拖欠无法支付。

二是,“先用电、后缴费”是电力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它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殊性造成了它不同于其它商品“先付款、后给货”的买卖方式,为一些信誉度差的客户提供了拖欠电费的条件,客户用电后不按期交费,拒绝或逃避交费甚至丧失交费能力。

三是,用电户信用水平参差不齐,而对于诚信管理没有很有效的法律约束和制约手段,一些缺乏诚信的用户,以及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的用户,长期拖欠电费。

另外,近年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拆迁用户,廉租房用户,由于违约成本低,常常未缴清电费就不知去向,形成了电费回收风险。

1.2内部原因
一是,抄核收管理问题。

未按照国网公司规定的管理要求开展工作,造成电费抄核收差错,引发电费风险。

由于计量计费管理不完善,催收出现问题而引发的客户投诉和电费风险。

电费发票管理问题,以及电费资金在存放和保管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

二是,客户管理问题。

(1)在客户申请用电过程中,供电公司把关不严,以及客户资料不合规不完整,合同存在漏洞,而在后期形成电费风险。

(2)由于电费电价政策调整,客户不了解,或者不理解,就会在用电收费中形成差额欠费风险.
三是,电费回收机制问题。

供电公司没有完全提前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客户的资金流动、信誉、居住情况,对客户的信用管理缺失。

预付费模式没有实现全覆盖,电力企业不能有效执行预收电费方式,这无形中给电费回收带来了风险。

风险意识不足,没有采取电费风险预警,风险转移等管理举措,对电费风险的产生没有应对措施。

四是,合同条款不规范不完善。

在客户用电过程中,有时会在续签合同,合同审查,合同条款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就会造成在后期电费回收过程中供电公司的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签订供用电合同过程中有关电费的条款不规范也会影响电费回收的风险。

包括对客户交费方式不明确,结算方式不明确,缴费期限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明确,签订条款在法律上无效等等。

2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的对策
2.1加强外部风险控制
(1)与政府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方便公司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保持实时跟踪,及时对经营不善或有倒闭苗头的企业进行预警,采取应急电费回收措施,规避电费风险。

对于一些长期恶意欠费的“老赖”,供电公司还应该认真做好相关证据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向法院起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有关法律,法院还可以根据这些“老赖”的赖账事实将其列入不良信用黑名单,使其在日常经济来往和消费过程中受到法定限制。

(2)建立电费预警机制。

首先要做好电费回收风险数据的收集工作,再把数据落实到每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建立一定的电费回收风险数据表格,将不同时期的风险信息统计在表格中,便于对未来的电费回收风险做出预测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因此,为了能够准确地分析电费风险数据以及促进每个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传递的意图,需要在电力企业的管理的每个部门以及环节建立风险管控系统,加强对电费回收风险的控制。

(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供电公司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媒介,宣传电力法律法规,使广大用户提高依法用电,按约缴费的法律意识,认识违约拖欠电费,违约用电和窃电的法律后果。

同时,对坚持按时缴费,用电诚信高的用户予以表彰,奖励,或者开展优惠活动,对长期欠费,以及违约窃电的用户,予以曝光,逐步形成以诚信守约按时缴费为荣,以失信违约拖欠电费为耻的良好遵法守法环境。

2.2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1)完善电费内控系统。

第一,电力企业多举办一些学习培训的活动来提升抄表人员的专业素养,将抄表员工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避免人为造成的电费回收风险。

第二,对电力企业电费回收系统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安全管理,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及时监测,如果出现非正常的用电现象,要立马采用一定的手段来处理,尽量把电费损失降低到最小。

第三,规范电力企业的电费统计核算制度以及转移电费风险的形式来降低电费回收风险。

比如,通过抄表分包的方式或者请用一些专业的抄表公司来分担企业的电费回收风险。


就是说当电力企业可能要面临电费回收风险时,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来降低电力企业电费的实际损失。

(1)规范用电合同管理。

供用电合同是明确供用电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用电过程中双方利益的法律文本。

在电费管理过程中,合同的确立,签署是保障后期履行,以及违约追责的重要前提。

一是,健全供用电合同的审核会签制度。

明确各单位合同专职人员的审核事项和责任,严把合同签约质量关,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对到期的合同,提前通知到相关单位和用电客户,促使其按时续签供用电合同,确保高低压供用电合同签约率实现100%。

二是,明确电费管理相关条款。

在供用电合同中,有一些专门针对电费和间接影响电费收取的条款,需要在前期报装过程中明确约定。

包括,电费的缴纳方式和时间,电度的计量方式,执行的电价政策和电价标准,这都与未来可能发生的电费风险息息相关。

三是,签署补充协议。

合同签订后,涉及电费的补充条款,应该成为正式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

包括《电费分期结算协议》,《电费担保协议》,《远程费控用户补充协议》等,这些协议书,补充条款,是对供用电合同的补充和完善,在后续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问题时,能够有力防控电费风险
(3)增加收取电费渠道。

传统的收缴电费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科技发达的社会需求,所以要拓宽电费收取的通道,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增加用户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电费的回收率。

具体方法是:其一,可以通过像电话银行缴费、网上银行缴费、自助查询与缴费等这样的措施进行缴费或者通过银行服务点进行代扣的方法来收取电费,不仅可以降低电费回收风险,还便捷了用户,最终提高电费的回收率。

其二,电力企业可以开通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进行支付的业务,或者是企业自己开发一项专门用于缴纳电费的APP软件,以此来更方便用户的电费缴纳。

结束语
电费回收中的风险问题有很多,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部分政府的过度干预,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影响制约着供电企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规避电费回收难问题的风险,供电公司应创新付费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并做好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明确责任,赏罚分明。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规避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难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杜念江.县级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预警与防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潘晓艳.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防范和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