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集团公司写作骨干培训提高班应用写作》辅导讲义集团办李其淳(二00九年十月六日)写作,是现代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素质。
应用写作,对于担负着办公室文秘工作责任的员工来说,是重要的工作技能。
学习《应用写作》课,可以帮助大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把握应用写作规律,指导应用写作实践,进而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关于《应用写作》课的有关问题一)教学目的。
1、了解应用写作一般规范和要求。
2、参照教材,熟悉集团公司《公文处理办法》,基本规范公文写作。
3、熟悉论文、新闻等常用文体写作要求,基本形成论文写作能力。
4、基本纠正应用写作常见问题,提高公司公文质量。
二)学习重点。
1、实用型文章的特征(《绪论》):应用写作的概念;应用型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特征;提高应用写作水平的途径:理论修养、思想修养,研究问题、钻研政策,把握规律、熟悉情况,语言修养、勤于实践。
2、公文写作(第一编《行政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公文的概念及特点;公文的分类及功用;公文的构成要素和格式;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及常用文种的写作要求;决定、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文种的写作要求。
3、事务文书写作(第一编《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规章制度、述职报告等常用文书写作及要求;对照教材范例,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偏差。
4、新闻消息(第二编《财经文体•经济新闻》):消息的概念及特点;消息的种类及要求;消息的写作要领及要求。
5、学术论文(第四编《科研问题•学术论文》):论文的概念、性质及功用;论文的主要种类及特征;论文选题及写作计划,写作提纲拟定及调整,写作要求及修改定稿。
三)教材特点。
1、观点正确,材料翔实。
2、内容丰富,引例典型。
3、文字简洁,明白晓畅。
4、规范严谨,堪作工具。
5、文字标点,小有瑕疵。
二、公文写作一)公文规范的内涵。
1、行款格式规范。
1)《公文处理办法》对文种的具体要求。
2)《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格式的具体要求。
3)国家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对汉语语言文字出版印刷的规范要求。
2、语言文字规范。
意义:首先是交流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其次是民族团结统一的要求;第三是高层次普法的要求(《汉语拼音方案》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958 年2 月11 日批准颁行实施的,因此,推广普通话是一个普法问题)。
1)语言要规范。
现代汉语概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文字要规范。
《汉语常用字表》6367 个汉字(其中,常用字3755 个、次常用字3008 个)应当熟悉;杜绝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异体字;书写或打字必须讲究正确与规范。
3)标点符号要规范。
必须以国家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90 年3 月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下发的《标点符号用法》与之多有抵触,应予警惕。
3、内容规范。
1)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必须与上级组织的规定和要求相一致。
3)必须符合本行业和本企业的规定(一是政策,二是有效传统,三是本行业或企业的现行规定)与实际。
二)公文规范的依据。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 】23 号,2000 年8 月24 日)。
共13 类文种。
2、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 】14 号,1996 年5 月3 日)。
共14 类文种。
3、中央企业工委《关于中央企业公文处理有关问题的规定》。
只有请示、报告、意见和会议纪要等4 类“常用文种”。
4、行业(上级)《公文管理实施细则》。
5、本企业《公文处理实施细则》(五粮液集团公司2006 年117 号文件)。
三)公文种类及其应用范围1、命令(令)。
用于公布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措施,任免人员,嘉奖有关单位或人员。
2、决议。
用于经会讨论议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3、决定。
用于安排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4、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5、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
6、通告。
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通知。
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
(应用很广,可下行,也可平行。
)8、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9、议案。
用于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
10、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1、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2、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3、条例。
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14、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5、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或处理办法。
(全能文种,对上、对下、对平行均可使用。
)16 函。
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咨询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7、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惟一不用盖公章的公文(其他公文产生法律效力的依据就是盖公章)。
四)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17 个部分组成。
1、保密等级。
涉及国家或企业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分数序号。
标注位置,在首页首行靠右顶格位置。
2 、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级”、“急件”。
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 、“特急”、“加急”、“平急”。
标注在首页首行靠右顶格位置。
若同时是机密和紧急文件,紧急程度则标注在第二行相同位置。
)3、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发文,可以只用主办机关版头,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主办机关应排列在前面。
发文机关版头,下行文应当在首页第三或第四行位置印制(所有文章、文件的首页都应当这样排,这是国家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规定的统一格式);上行文应当在首页三分之一位置印制,以便给上级领导以足够的批示空间。
4、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年份须加方括号“ 【】”,序号数字后缀一个“号”字。
5、签发具名。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6、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还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完整的公文标题,应当是“发文机关+公文主要内容+文种” 。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文件、文章等名称加用书名号以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7、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是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一般位置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向左顶格。
8、正文的写作格式,按国家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的规定执行。
一是各段首行空2 字(4 个字符);二是独立成段的引用文字,整段的有效图文区各行左边均空两个字(各段首行仍须再空两字位,共空4 个字)。
9、公文如果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其位置在正文之后,自成一行,左面空两个字,标“附件”二字,加冒号,后面接着列出附件名称全称。
如果有两个或多个附件,须逐一标明附件名称全称(须与后面所列附件的名称完全一致,这是附件产生法律效力的要求),并用“ 1、”、“2、”、“3、”标明顺序,每个附件自成一段。
如果附件名很长需要提行,第二行的首字应与第一行的首字标齐。
附件应在文件之后另页排印,并在首页首行左顶格位置标明“附件:”二字。
多个附件,应每个附件另起一页排印,并标明“附件1:”“、附件2:”附件名称很长需要换行时,第二行首字与第一行首字标齐。
一份公文若是专为转发一个文件而形成的,被转发的文件不标注“附件”,但被转发文件应按附件的要求,另起一页排印。
如是转发多个文件,则只能按一般文件附件处理,逐一标注清楚,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
10、发文机关署名。
集团公司117 号文件《公文处理办法》不强调发文机关署名。
11、公文印章。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当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12、成文日期。
会议通过形成的公文,以通过时间为准;领导签批生效的,以负责人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除决定、决议等公文之外,成文时间一般都在单位落款之下位置。
13、公文附注。
公文若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此件发至XX 级公司”),应当加括号标注。
位置在成文时间之后另起一行,左空2 个字向右标注。
“请示”需要标注的联系人和电话号码,也按这个要求办。
)14、主题词。
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
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
位置在公文末页下方,“抄送机关”之上,左顶格处,用黑体三号字标“主题词:”主题词的内容用三号宋体字,每个词之间空一个汉字(两个字符)位置。
15、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报送和发送)以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一般按对上对下分为抄报、抄发两种情况。
整个栏目和各栏之间均用细实线(与有效图文区横向等长)装点,其有效图文区左右各缩减一个汉字(两个字符)的位置。
多个抄送单位之间,用逗号“,”间隔,每栏终了用句号“。
”煞尾。
(有些公文,如命令、令、决定、意见、纪要等,需要标注主送单位的,标注在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按对上或对下分别设置“报送”或“发送”栏。
其要求与抄送栏完全一致。
)16、印制版记。
印制版记由印制单位和印制时间两部分组成,位置在抄送机关栏之下。
和抄送机关栏要求基本一致,只是不用标点符号。
最后仍然需要点缀一条细横线。
17、其他格式要求。
1)文字从左到右横写、横排。
2)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3)上行文用纸要规范。
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 X297mm )。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左侧装订。
五)公文写作常见问题1 、文种误用。
1)请示与报告混淆。
其区别:一是事前与事后;二是答复与否;三是是否陈述理由;四是可否向下转发。
2)管理关系不清。
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该用“函”,不应当用请示或报告。
2、行款格式不规范。
1)主送机关位置不正确。
命令、令、决议、决定、条例、公告、通告、规定等不标注主送机关,其他公文均须标注。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指示等公文标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其他公文(意见、纪要)要么不标,要么标注在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