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程标准1
核心
核心能力
核心
实训
实训Biblioteka 能力构成课程
项目
基地
了解茶的分类及特点
茶类、茶具、泡茶用水、
掌握茶具、泡茶用水、
茶艺服 务技能
茶食的选择方法 掌握茶艺师的服务程序
及礼仪要求
《茶艺》
掌握不同茶类的服务方
茶食的选择 茶艺接待礼仪 玻璃杯冲泡法
盖碗冲泡法 乌龙茶冲泡法
校内 模拟 茶艺
室
法与服务标准
闽式小壶点茶法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茶文化与茶艺》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
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茶艺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专业人员等对茶艺师工 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必需、 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本课程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掌握茶艺师的岗位职责和所需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茶艺》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 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茶艺 师的岗位要求来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 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 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 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以项目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体 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 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 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改变以学会知识为目标的传统观念,转而建立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 作、学会协作为教育目标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学会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本课 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视听体验和实训机会,必须设计 专门的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来选取教学内容。
在课程的设计上,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以真实茶艺服务
为基础,设计了 15 个实训教学项目。在实训教学中,对于职业技能掌握的关键
环节进行了合理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茶文化与茶艺》
版权所有:天津职业大学
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库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 学生学习。本课程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以培养 学生实际业务能力、拓展就业途径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授课、实训室实操 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具有茶艺服务所必需的专业 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该课程 学时总计 30 学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茶文化与茶艺》
版权所有:天津职业大学
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库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一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体现本课程的设
计思路,课程教学内容规范、信息量大,能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和茶艺行业最
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同时根据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和茶艺师职业岗位的需求,在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精选课程内容
《茶文化与茶艺》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拓展
《茶文化与茶艺》
版权所有:天津职业大学
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库
课程,要紧紧扣住技能操作这一主线,以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帮助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学其所用” 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那些业务 真正用得上的理论知识;“用其所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实践环节学会应用已有 的理论知识。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系统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而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 中心进行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课程要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 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