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实自主开发教材《茶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余饭后”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管我们以前是如何放肆的喝茶,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解渴或助食的饮料而存在。
然而自唐宋以来,喝茶在文人雅士眼中却是十分雅致的事情,到现在已发展到茶艺。
同样是喝茶,从好茶的清香醇味中寻求一份超托凡俗的气质,并且籍着细致的冲泡过程,精巧的茶具配搭,体会从传统汩汩流出的闲情,欣赏好茶的内涵,从中陶冶个人的胸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茶艺文化,并会进行茶的一般冲泡技艺。
首先通过“十大名茶知多少”的活动,了解茶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茶叶的冲泡,加深体验,并学习如何品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茶艺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冲泡品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什么是茶艺并掌握茶的分类(2)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3)掌握品茶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2)制定活动方案,形成初步的规划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三、教学策略分析1.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2.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法: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完成调查研究,了解与我们关系密切的茶艺文化。
(2)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茶艺第一课时---茶叶的分类一、教材分析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
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合作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茶艺的认识和对茶的分类。
本课通过多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形成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浓厚,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主要目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茶艺文化及其分类。
(2)通过调查、咨询、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茶叶的特点、用途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竞学、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出茶叶的种类。
(2)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搜集茶叶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身边茶的种类,培养学生热爱茶文化的热情。
(2)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4.本课重难点:重点:茶叶分类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如何鉴别茶叶的种类。
四、教学方法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 PPT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学习指导语:同学们,你们身边一定有很多人喜欢喝茶?他们都喝些什么茶呢?中国有十大名茶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什么叫茶艺吗?学生讨论回答。
铁观音,大红袍,信阳毛尖,龙景,潽洱茶,武夷山茶,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学习指导语:茶叶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
因此,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叶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茶艺,了解一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茶文化。
了解一下茶叶的分类以及什么是真正的茶艺。
一、茶艺的定义它的解释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
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和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的定义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板书课题:茶艺图片展示十大名茶)【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入课题,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激发探究茶艺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了解茶的分类(10分钟)1、提出问题:学习指导语:我们喝的茶叶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红茶绿茶花茶等等,面对这么多的茶叶种类,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我的问题????1.???????????????????????????????????????????????????????? 2.???????????????????????????????????????????? ??????????? 3.????????????????????????????????????????????????????? ??????? ......学生各个小组讨论,全班汇总:1.我不知道什么叫红茶,绿茶?2.我不知道怎么区分茶叶属于哪种茶类?3.茶叶是怎么发酵的?4..........【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
】2、研究问题:学习指导语:同学们发现的这些问题都非常的有价值,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几个问题来深入研究一下吧!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
问题引导:(1)学习茶叶的种类及主要特征?(2)了解茶叶的加工过程。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学后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其余学生作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先了解茶叶的种类及主要特征,再了解茶叶的加工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茶艺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牛刀小试:练习茶叶分类的基本技能学习指导语: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解了茶叶的相关知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练习茶叶分类的基本技能。
【设计意图:在了解茶叶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练习茶叶分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三)实践与体验:(20分钟)(师出示几种茶叶,让学生了解)1.自主学习:学习指导语:按茶叶颜色、品质和特点分类2、合作探究:学习指导语:了解了茶叶的分类和特点,我们才能选择喜欢喝的茶。
老师带来了几种茶,试着分析其种类。
学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茶叶的分类方法,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
】3、各显其能:师:根据茶叶的分类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下面的练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各种茶叶的分类方法,各小组根据分工,各负其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各小组桌子上的茶叶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茶叶分类进行深入探讨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得出茶叶分类法则。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这样学生对商品的分类这一知识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师展示出茶叶的分类知识要点后随即进行课堂练习,利于知识点的巩固。
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探究情况,让学生以小组竞学的形式来说明自己进行茶叶分类的方法及步骤,并记录得分。
】(四)展示交流:(5分钟)(1)小组互相欣赏、评价。
小组内评选出分类最准确的分类方法。
(2)优秀分类方法全班展示。
根据茶叶分类的特点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为最佳分类奖、最有创意奖、最佳表现奖、合作之星奖等奖项。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评价并对学生再次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本环节有老师评,小组评,学生互评,真正让学生人人参与,找到劳动的快乐。
同时,培养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五)拓展延伸(3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茶叶基本分类方法,还尝试进行了茶叶的分类,相信同学们都大有收获。
课下还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下节课我们就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茶叶的冲泡,亲身体验一下泡茶的乐趣,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体验泡茶所需要的材料。
(主要指茶具。
)(六)收获与总结(2分钟)学习指导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学生畅谈收获与感想。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茶艺第一课时---茶叶的分类八、教学反思:茶叶的分类是认识了解茶艺的第一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与练习,全员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创作,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本节课优点:以小组为学习和活动单位,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而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手能力差,对于学习没有主动性;注意力不集中,对一件事物刚开始好奇心很大,但是很难保持长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经验,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来设计、实施活动。
茶艺第二课时---茶叶的冲泡一、教材分析茶叶的冲泡是茶艺主题单元中的第二个活动。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学问,虽然说提壶开水就能泡茶,但是泡出来的香味却不同,所以,不要轻视泡茶这门学问。
本节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创新,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学生在前一课已经基本掌握了茶叶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又添加了亲自茶具的知识,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掌握泡茶的技能和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真正有用的实践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茶叶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茶叶的分类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茶叶的冲泡打好了基础。
但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到底怎么样冲茶才能泡出其香味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等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茶艺的内容。
(2)了解茶叶的冲泡方法。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和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