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上课用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上课用课件)
数学思想在初中化学中应用的例子比较常见,溶 解度曲线图正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化学 中典型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 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 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由于该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因 而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本节课 围绕溶解度曲线的学习来引导同学们分析读懂溶 解度曲线图并能尽可能熟练地应用于解题。
30
<
B
②
5.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 。 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 不能 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 (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 (填序号) 的是_______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硼酸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知识与技能
重点 重、难点
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 理的过程,和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注重学生科 学素养的培养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t/℃)为横坐标,溶解度 (s/g)为纵坐标,能形象地看出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是 明显增大 。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 6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 的含义是 。 相等,均为 52g (3)37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 30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92.5 。 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 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 的 冬 季捞取纯碱。
分析:由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不同,所以导致了不同季节的生产 产物不同.夏天由于水蒸发量较大,水 分损失多,所以导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的氯化钠析出.而冬天时,由于大 温差的存在,导致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碳酸钠结晶析出.故答案:冬
A.
硝 酸 钾
硝 酸 钠
.B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2.A点的含义是 在 60℃时,硝酸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度为 110g。 __________________ 3.70℃时氯化铵的溶解 60g 度为______ 4.B点表示60℃时硝酸 钾的溶液为 不饱和 _____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 和”)
溶 解 度 g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溶解度曲线
熟悉 意义 掌握应用
布 置
作
业
练习册:28页 基础训练 1~11题
甲的饱和溶液 且有未溶的甲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大小 甲的恰好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 饱和溶液 度大小; 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 甲的不饱 化趋势; 和溶液 ④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 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如何通过增加溶质、改变温度或蒸 发溶剂,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2017通辽)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 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 象如图 1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 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考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 链 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接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 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 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中 考 链 接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甲 。
度相等。
2.(2016通辽)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 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 N ;P点表示的含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3.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0℃时,A的溶解度是 20g 。
(2)在
t2
℃时,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B、C的饱和溶液
溶 解 度 /g 60 40 20 0 t1
A B
从t2℃降至t1℃时,没有 晶体析出的是
C
t2 温度/℃
C
。
4.下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 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 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3.(2015通辽)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中 考 链 接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 100gA C. 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降至20℃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
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 等,曲线为 陡升型 ;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缓升型 而略有增大,如氯化钠等,曲线为 ;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曲线为 下降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C>B>A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
⑵ 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B>C=A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 t 2 ⑶ __________℃时, B和 C
的溶解度相等。
前 提 诊 测
1.在20℃时,100g水中溶 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36 是 _____ g,氯化钠属于A _____ 物质。
A.易溶 C.微溶
B.可溶 D.难溶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g
硝 酸 铵
前 提 诊 测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