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PPT
END
谢谢观赏
唐宋八大家
制作:赵明玥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 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和宋代的苏轼、苏洵、 苏辙、欧阳修、王安石、 曾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 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 河南河阳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郡望”一词,是“郡”与 “望”的合称。“郡”是行政 区划,“望”是名门望族, “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 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 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宋嘉佑 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 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 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 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 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 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 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苏轼为人正 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 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讲自己书法创 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 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 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 所书之点画。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 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 陵(今吉安)人。 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芦荻画地教 其识字,发愤苦学,二十四岁时中进 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 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 同时,他又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 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 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 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苏洵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青少年时不好学习, 相传27岁才发奋读书,考进土不中, 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 而后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 下笔千言,顷刻即成。苏洵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 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 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 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 故人称柳河东。生于长安,幼敏悟。4岁时, 母亲卢氏教以古赋14篇,皆能朗朗背诵。贞 元9年(793),进士及第。这一时期,他在 功名、仕途上都比较得意。21年(805),唐 顺宗即位,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 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 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王叔文 革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 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宪宗即位,柳宗元被 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在永州10 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 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元和10年(815), 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 属广西)刺史。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 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 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 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 于柳州,年仅47岁。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 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 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 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 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 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 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 赏。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 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 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 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 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 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 月病故。曾巩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 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 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 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 “三苏”之一,人称“小苏”。苏 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 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 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 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 可没”。著有《乐城集》。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