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审核应对技巧
2.臨場稽核(A Compliance Audit): 針對已書面化之品保系統,其實施之實際狀況予以稽核
,各相關人員對品保之知識、公司品質政策之了解亦包括 本稽核內。
3.對外稽核(An External Audit) 所謂外部稽核,系由一供應商對其協力廠商所做之
稽核,此項稽核可包括上列之“書面稽核”和“臨場稽 核”
4.外部對內稽核(An Extrinsic Audit) 此項稽核為外部稽核之延伸,其可包括來自獨立第
三者驗証機構之稽核;買主對供商之稽核;稽核可包括 上列之“書面稽核”和“臨場稽核”
5.產品稽核(The Product Audit): 此項產品稽核,系以一產品為焦點,以垂直方向稽核
其由商品企划、研發、試造、生產、銷售、至市場品質 回潰等相關品保系統之適用性、合理性。由于資訊產品 之應用日益普及,電腦軟體應用于產品稽核亦日形重要, 故軟體本身之稽核亦常列為評核項目之一。
THE END THANK YOU
Q&A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6.一次一問﹕ 內稽詢問時﹐勿一次問一堆問題﹐應一次問一人與一個
題目。
7.觀問與查﹕ 請記住一個口決﹕[觀現象﹑問原因﹑查記錄]
8.少講多聽﹕ 盡量讓受稽核者講話﹐較容易找出問題﹐稽核者切忌當
老師。
9.隨時記錄﹕ 內稽過程中主要在找客觀証據﹐因此對証據的記錄要勤
快。
七 缺失的分類
一、不符合項(缺失項、改善項);分嚴重不符(嚴重缺失) 各次要不符(次要缺失); A.嚴重不符(嚴重缺失):整個制度錯誤或根本缺乏制度以 導致系統無法運作;同樣之次要不符普遍存在各個部門。
綠點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稽核教育訓練講義
講師: 樂紹田 日期:05.19.2007
課程內容
一﹑稽核的概念 二﹑稽核的目的 三﹑稽核的類別 四﹑內部稽核計划&展開執行簡要流程 五﹑內部稽核的注意事項 六﹑稽核的技巧 七﹑缺失的分類 八﹑稽核報告的制作與結案
一﹑稽核的概念
稽核是以獨立而系統化的查証﹔查証項目包括以下几項﹕ 1.公司是否有各項品質系統﹔ 2.該品質系統是否有效被查落實﹔ 3.遇到問題是否有矯正措施能力﹔ 4.確認該措施是否持續有效﹔
缺失報告的 填寫&轉發
缺失改善&回覆
NG
改善效果確認
OK
內稽執行
結
案
五 內部稽核的注意事項
一、稽核人員必須受過相關訓練并取得應資格証書; 二、稽核人員不可稽核所屬部門/單位(內審時適用); 三、稽核人員稽核前必須明確當次稽核的范圍; 四、稽核人員不可帶有任何的個人感情色彩進行稽核 或挖苦、渺視被稽部門/單位或陪稽核人員; 五、稽核結果記錄必須有事實証明;事實証明記錄至 少須含有人、事、實、地、物五項中的任意三項; 六、稽核結果(缺失項目)應及時反潰于被稽核部門/ 單位;并須取得被稽部門/單位(或陪稽人員)的認同;
具體的步驟爲: 1.問題現象說明﹕(內稽人員填寫)
內稽人員對稽核所發現不符合事實之敘述, 以“A+B”兩段式法則配合“4W”方式敘述來編寫會比較 恰當。 A: 缺失事項說明﹕第XXXX號之訂購單﹐沒有主管審核。 B: 違反條款說明﹕違反采購管理辦法中第6.3.1條之規定。
2.問題原因分析﹕ 責任部門主管自行分析發生不符合事項之原因再填寫之。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稽核的目的
1.通過稽核查証﹐檢討各項品質活動與成果是否符合設 定之程序或目標: 2.評估是否采行矯正或改善措施﹐以確保品質系統持續 有效運作﹔
三﹑稽核的類別
1.書面審查(The Adequacy Audit): 或稱為管理稽核,此系針對工廠之品質文件系統、品質
手冊、各作業程序文件化,做書面之稽核,稽核之目的為相 關之標准、及品質管理系統是否符合ISO系統之規定(ISO 第一階段的文件審核)。
六 稽核的技巧
1.圍繞主題﹕ 依內稽查檢表之明細逐一問話查閱﹐不要脫離主題。
2.臨場應變﹕ 在內稽查檢表中未列出事項﹐得視狀況隨機補充提出詢
問。
3.掌握時間﹕ 內稽活動有時限﹐因此可依查檢表之長短衡量與控制時
間。
4.面帶微笑﹕ 稽核者與受稽者之間有時氣氛緊張的﹐用微笑可化解。
5.堅持立場﹕ 內稽的對象都是公司同事﹐切忌開玩笑或敷衍了事。
3.矯正及預防措施﹕(責任部門主管填寫)此二措施之填寫 必須具體可行﹐故最好依“4W1H”之方式。
3.1 When(何時):擬于86年7月20日下午5點30分。 3.2 Where(何地):在公司第2會議室。
4.執行情形追蹤與確認﹕(內稽人員填寫)由原內稽人員在 期限內追蹤改善措施執行情形并記錄之。
B.次要不符(次要缺失):未能遵守流程或品質制度要求而 發生之單事件。
二、觀察項(建議改善項): 某一過程雖然目前未違反ISO條文或程序文件要求;但
這種作法長時間延遲下去可能會引發出其它缺失產生;屬 一潛在的缺失項。
八 稽核報告的制作與結案
稽核人員在撰寫“不符合項目”之觀察結果及報告
時,須精簡扼要,列舉不符合事實、對應之品質要求或文 件依據;切忌使用模糊、籠統、帶個人主見之語名撰寫 報告; 一份完整的稽核報告,應涵蓋下列項目; 1.稽核之范圍及目的; 2.稽核計划之細節; 3.稽核的依據文件; 4.不符合項目之觀察; 5.結合小組之判定; 6.系統對達成既定品質目標之能力; 7.稽核報告分發對象;
6.內部稽核(An Internal Audit); 內部稽核對各工廠來說,屬上列各類稽核人員最為重
要,且最為苦難,因籍此定期性之稽核,可讓管理階層了解 其品質政策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執行,是否須配合各種變 因予以調整。
四 內部稽核計划&展開執行簡要流程
內部稽核計划
NG
審核確認
OK
擬定內稽排程
內部稽核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