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080m3高炉配套技改工程—炼钢车间”连铸机土建专项方案建设单位: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监理单位:云南腾巨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核定:审核:高俊编制人:李立编制日期: 2012年2月25日一、工程概况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炼钢车间连铸机设备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为8度。
工程包括大包回转台,连铸生产线,移坯线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大包回转台为2层,全框剪结构,剪力墙厚0.8米,一层底板厚0.8米,屋面1.5米,屋面板内预埋WH1100×400×20×40两条H型钢作为楼板暗梁。
基础为伐板基础,11.28米长×9.13米宽×1.5米厚。
连铸生产线及移坯线共有预埋螺栓818颗(M24、M30、M36、M42、M48)及预埋钢板、护边角钢。
连铸机基础为方便施工,经甲方、监理、设计同意将基础立面混凝土垫层改为砖砌体砌筑,即:外砖内模形式。
二、施工方案的选择和相关技术参数1、设计混凝土强度均为C30,垫层为C15;2、钢筋:设计有HPB300级钢、HRB335级钢,钢筋锚固长度分别为32d、31d,搭接长度分别为45d、44d,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不超过50%;3、基础保护层为40mm,梁为30mm,柱为30mm。
钢筋保护层在钢筋笼外侧设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保护侧的厚度;4、根据地勘报告设计持力层为粘土○2层以下200mm,超挖部分用C15素混凝土回填;三、钢筋施工钢筋执行规范标准为11G101—1。
钢筋接头采用单面焊接,取值10d。
1、材料机具a、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现象还需作化学万分分析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b、铁丝可采用20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c、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方块,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铁丝;d、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a、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b、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c、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外皮尺寸线;d、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e、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干净;f、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关键部位施工a、大包回转台基础基础钢筋设计为双向三层网片钢筋,基础高1.5米首先绑扎底部网片,设计钢筋间距为200mm,绑扎完成后垫保护层垫块,并在在底部和中部、顶部钢筋网片间设置钢筋凳,采用φ20二级钢,间距1.5米,梅花布置,再绑扎中部网片和顶部网片,最后在钢筋网片上按照垫层上放好的剪力墙控制线插剪力墙及柱子钢筋,并将其固定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人员看护好剪力墙插筋,做到钢筋不位移。
绑扎过程中严格按图纸及施工放线几何尺寸绑扎;b、大包回转台主体○1绑扎剪力墙: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
按图纸要求将网片就位,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固定支牢。
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钢筋,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3个扣。
同时将门窗洞口处加固筋也绑扎,要求位置准确。
墙内竖向分布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
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
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按图纸要求绑扎加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绑扎大包转台楼板:大包回转台一层楼板厚0.8米,双向双层网片筋。
先绑扎下部网片钢筋,之后在下部网片筋上放置钢筋凳,采用φ20二级钢,间距1.5米,梅花布置,再绑扎上不网片钢筋。
绑扎网片钢筋时每个钢筋交叉点都应绑扎,不得跳空绑扎。
二层楼板厚1.5米,钢筋为双向三层钢筋网片,楼板有2条1.1米高,0.4米宽的H型钢暗梁,在绑扎中部网片时,H型钢将会阻断钢筋穿过,加工钢筋时将横向钢筋按图纸H型钢位置处断开,并将钢筋与H型钢连接处的端头做成90度弯钩,以便安装中部钢筋时将钢筋焊接在H型钢腰板上,90度弯钩长度取值10d,与H型钢单面焊接。
此方案已得到监理、甲方、设计认可;c、连铸机基础:基础多为剪力墙及底板形式,底板厚度0.4米、0.6米,墙厚0.3米、0.4米及0.6米。
均为双向双层钢筋,施工时上部与下部钢筋间采用φ20二级钢钢筋凳分开,间距1.5米,梅花布置。
应严格按照施工放线及图纸、规范要求加工及绑扎。
四、模板施工1、材料机具a、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层板,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及套管,护身栏,爬梯及作业平台板等;b、隔离剂:甲基硅树脂、水性脱模剂;c、一般应各有锤子、斧子、打眼电钻、活动扳子、手锯。
水平尺、线坠、撬棍、吊装索具等。
2、作业条件a、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b、弹好楼层的墙身线、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c、墙身钢筋绑扎完毕,预埋件预埋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d、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安装模板前抹好砂浆找平层,但找平层不能伸入墙身内;e、在安装模板前,把砖墙上舌头灰清理干净挂好供外墙模板操作的架子;f、安装模板前应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关键部位施工a、大包回转台○1大包回转台结构为全框架剪力墙结构,两层。
基础11.28米长,9.2米宽,高1.5米(伐板基础)。
墙厚0.8米,一层楼板9.28米长,7.2米宽,厚0.8米,一楼高为4米。
屋面板7.2米长,5.2米宽,厚1.5米,二楼高为4.1米。
建筑总高8.1米(不含基础)。
基础采用组合型钢模板,主体采用木模板。
基础模板应严格按照施工放线及图纸规范要求安装,基坑开挖时预留工作面为0.5米,基坑深度严格控制,土质较好时放坡系数控制在1:0.1,便于外模板的加固。
模板拼合好后加固尤为重要,未避免浇筑混凝土时炸模,模板分为3层加固(即:底部起来0.3米,中部及上部下0.2米),每层设置两排钢管四周贯通。
之前设置站杆,站杆也为2根每排,间距控制在1米范围内。
在加固件安装好后每根站杆分三层(对应横杆),用木方或者管子把模板抵在基坑坑壁上,坑壁处支撑底设置一块木方以此增大受力面积。
浇混凝土时派人看护模板,如有问题及处理。
○2安装剪力墙模板时采用木模板(层板),严格按照施工放线、图纸及规范要求安装。
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
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
安装外墙板,用花篮螺栓或卡具将上下端拉结固定。
合模前检查钢筋、洞口模板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合模前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
防止有漏浆、错台现象。
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用扣件或螺栓将两块模板上口固定。
办完模板工程预检验收,方准浇筑混凝土。
大包回转台剪力墙模板安装详见下图: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3安装楼板及屋面板,模板采用木模板,8.1米标高屋面板自重较大,安装模板时4米标高楼板的底部模板支撑杆件不得拆除,在安装4米标高楼板底模支撑杆件时就应将8.1米标高楼板支撑考虑在内,将支撑适当加密。
安装4米标高楼板支撑时在地面上根据轴线弹出每根支撑钢管位置,在安装8.1米标高屋面板时根据4米标高楼板支撑轴线位置在地面上弹出每根钢管支撑的位置,以确保下部支撑能够更好的配合上部支撑。
楼板底模安装详见下图。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b、连铸机基础模板连铸机基础采用外砖内模形式,多为墙面内模,且大多两面都有墙体,在两面有墙体的部位处模板加固用搭设满堂架的方式作为支撑力点。
在浇混凝土时两边应同时浇筑,以免模板朝一边挤压造成炸模。
安装模板严禁用预埋螺栓、预埋钢板及钢筋作为模板固定件。
模板安装前还应涂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的高度以比混凝土面高出100mm为宜,以便标高抄测,混凝土面跑浆。
五、混凝土施工1、材料及主要机具a、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b、主要机具: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等。
2、作业条件a、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B、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3、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剪刀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a、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 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b、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 倍,最大不超过50cm;c、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d、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 应按施工缝处理;e、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f、混凝土浇筑时严禁用振捣器振钢筋或触碰预埋件。
混凝土面均找平收光。
g、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h、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i、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