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电子图文档管理系统介绍
目录
1.简介 (3)
2.功能介绍 (3)
2.1数据登录 (3)
2.2权限管理 (4)
2.3图档浏览 (5)
2.4图档编辑 (7)
2.5检索 (8)
3.产品架构 (9)
3.1构成组件 (9)
3.2 B/S和C/S架构分析 (10)
3.3数据库使用分析 (10)
4.核心技术和要点分析 (10)
4.1可视化表示技术 (10)
4.2标注编辑技术 (11)
4.3属性管理和检索分类 (11)
4.4分屏显示 (11)
1.简介
可视化图档管理是指通过浏览被管理的电子图纸、文档的内容来管理电子图档的方法。
和普通的图档管理相比,可视化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不依赖于原有图档软件的存在,就能够浏览、打印、标注图档数据,尤其是不可能在每个浏览者的机器上安装的专业CAD软件的产品;
系统中同样的数据表示内容相同,从而避免因为原有软件系统的版本的不同导致的浏览结果的不同;
对于需要的图档的能够迅速定位和使用;
目前,在日本国内,可视化图档管理软件由日本的“经济振兴计划”支持下,正在不断的被各大企业、大型机构广泛使用。
2.功能介绍
2.1数据登录
通过数据登录功能,将分散在网络中各个PC上的电子图档文件,按照用户定义的规则,连带属性分类和属性数据集中登录到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
这个过程可以在无人职守的时间自动进行,而且支持连带子目录的登录。
登录时,管理系统的登录引擎将会分析、处理、形成系统需要的表示数据和预览数据,所以可能需要电子文件对应的原有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一般是将登录工作集中到某些特定的机器上进行,从而降低对于其它客户端的影响。
2.2权限管理
按照用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安全策略,将权限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种类,分别赋予不同的用户和用户组;从而保证只有拥有相应权限的客户才能够执行相应操作,例如对于文档的删除、导出备份等比较敏感的操作进行限制。
不同权限用户右键功能的不同
2.3图档浏览
可视化图档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原有文件对应的软件系统就可以直接进行浏览、打印等操作,例如在系统中浏览AutoCAD的DWG数据时自己机器上可以不需要安装AutoCAD软件。
目前,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
Office文档(DOC/XLS/PPT)
CAD图形(DWG/DXF等)
图像格式(JPG/BMP等)
扫描格式(TIF等)
多媒体格式(A VI/MPG/WA V等)
其它常用格式(TXT/PDF等)
支持在浏览窗口中放大、缩小、平移表示内容,可以对于全部或者部分图档内容进行打印。
同时,保留了和原有文件对应的软件系统的接口,可以启动原有软件系统进行浏览、打印等操作。
WORD被启动
后的表示
支持不同表现形式的浏览,包括属性列表形式、预览数据形式等,显示属性的多少可以由系统中各个客户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设定。
2.4图档编辑
标注编辑功能支持在图档上新建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层,用户可以增加、修改、删除各种标示注释,对于原有的图档数据没有任何数据影响。
目前支持的标注包括红线、文字、矩形标注、云形标注、签字等,而且对于标注可以设定和修改线型、颜色、字体、填充等表示信息,可以通过设定密码保证标注的有效性和唯一性。
对于图档内容的修改,系统提供与原有文件对应的软件系统的接口,通过启动原有软件系统修改图档内容。
支持对于系统中的图档文件的签出和修改结果的签入。
在同一管理系统中,只允许同时有一个使用者编辑同一图档;所有经过编辑的图档,在编辑完成后,其它使用者能够浏览、操作最新的编辑结果。
对于所有编辑,系统均有操作履历的记录。
2.5检索
支持对于系统中图档属性的组合检索,包括图档名称或者目录名称、更新时间等。
对于检索的结果可以进行再检索或者浏览、编辑等操作。
3.产品架构
3.1构成组件
本系统的客户端采用组件化的方式,分为数据库操作模块、格式分析引擎、核心管理模块、核心接口模块和各个表示模块;其中表示模块采用Ocx,支持VB等语言的二次开发。
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关系如下图:
3.2 B/S和C/S架构分析
系统支持浏览器/服务器 (B/S)和客户端/服务器(C/S)两种形式的使用。
使用B/S的最大优点是无需设定服务器的信息,直接访问服务器的URL,使用的形式
界面统一(在IE中);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由于本系统的客户端功能要求比较高(浏览、打印),所以必须下载必要的控件和相应的DLL,而且在IE中登录、编辑等复杂功能的使用
不方便。
C/S的最大优点是功能强大,几乎可以完成用户的所有功能要求,但是需要在每个客户
端安装、设定,而且版本一旦更新升级,必须重复劳动。
针对实际的应用,推荐用户结合使用B/S和C/S。
使用B/S来浏览、打印、检索、批注
图档,使用C/S来登录电子图档文件。
3.3数据库使用分析
目前本系统使用的后端数据库是SQL Server7.0(或者以上版本),通过ODBC接口操作
数据库。
所以,支持ODBC的数据库都可以被使用。
在Windows平台上,SQL Server是性能最优良的数据库之一,有资料表明,在Windows
平台上SQL能够领先Oracle达到2倍的响应和检索性能。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及时的
备份和导出等功能,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数据量控制在SQL最佳性能范围内(一般每张表不
超过25万条记录)。
4.核心技术和要点分析
4.1可视化表示技术
图档管理数据的组成
管理系统中图档数据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原始数据(可选择)、表示数据、预览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经过最优化压缩后的数据(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压缩方法也不同)。
原始数据由客户决定是否保留,不保留时对于管理系统和原有文件软件系统的交互有影
响。
表示数据又分为图档表示数据和标注数据,根据使用情况决定标注数据是否显示;图档
表示数据采用近似于PDF的高精度压缩数据格式,与原有文件格式完全脱钩,数据量与数
据格式的关系一般如下表:
格式(扩展子)大小比例(原文件大小为1)
DOC(XLS、PPT) 3-0.5
DWG 0.8-0.5 TIF 1 PDF 1
JPG 1.2-1.5 BMP 0.8-0.3
可视化电子图文档管理系统南京索迅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预览数据就是在登录时生成的,采用表示数据的缩略形式形成的位图,经过ZIP和灰度2重压缩,一般1页表示数据的预览数据大小小于1K数据量。
格式分析引擎技术
对于各种电子文件的格式,管理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格式分析引擎,大致分为以下的两种:一种是直接解析。
这种方法应用于公开格式的文件类型TIF、DXF、JPG、BMP等,也应用于可分析的非公开格式文件类型PDF、DWG,对于后者系统由专业的解析引擎,保证无损失的转换为我们需要的表示数据格式。
另一种是虚拟打印。
这种方法类似于Acrobat Writer,对于Office文档采用VBA接口操纵Office软件打印指定的文档,在虚拟打印的驱动程序中获得表示数据需要的内容,直接形成我们的表示数据格式。
高速缓存技术
通过管理系统的内存管理技术,控制一定量的用户操作过的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以提高用户操作的速度和响应。
在客户端处理文档超过缓存规定的数量时自动控制最不常用的缓存释放。
4.2标注编辑技术
标注编辑是在世界坐标系中,将图档表示内容作为底图,将注释图形的各种坐标信息、表示信息通过XML形式的数据保留,相对独立于相应的图档。
4.3属性管理和检索分类
目前在管理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属性的用户定义功能,也就是用户在导入整个系统的时候可以定义符合自己要求的属性定义,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新增、删除属性定义。
对于分类检索结果的表示(可以按照用户需要采用不同的目录树形式),通过属性定义的关联可以实现,也就是将属性定义的特定值以父子关系管理起来就可以。
(插图:时间形式、项目形式、人员形式的对比)
4.4分屏显示
我们说的“分屏显示”是指指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显卡带多台显示器、实现成倍的扩展计算机桌面尺寸的显示方式。
Windows系统支持这种配置,并且自动完成屏幕坐标的扩展,从而达到屏幕尺寸的扩大。
在操作中,一般Windows应用程序的窗口不能自动运行到副显示器上,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拖动来将程序的窗口扩展到副显示器上。
在系统开发中,Windows提供了系统函数SetWindowPos(对应于不同开发语言都有相应的函数,例如MFC的CWnd::SetWindowPos 函数),通过调整参数中的窗口的X、Y坐标来实现。
所以,管理系统能够对应分屏显示。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