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 . 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 . 树上出现雾凇
C .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D . 河面上冰雪消融
2.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B .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C . 甲物质在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 . 乙物质在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3. 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A . 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 . 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 . A玻璃
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D . 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4. 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发生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
B . 压缩冲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缸内气体的内能
C .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通过火花塞点火的
D . 只要技术进步,内燃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5.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B . 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 .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D .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6. 下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不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
A .
B .
C .
D .
7. 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
A . 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 . 内能由铝转移给铜
C . 不发生热传递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8.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_______℃.
9. 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0.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由丙图直接变成甲图的过程叫作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1.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12. 2019 年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这部电影讲述了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无法再给地球提供能量,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的故事。
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________冲程。
13. 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氢、氧
和氮的熔点与沸点如下表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液氧和液氮,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最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
氢
氧
氮
熔点
-259℃
-218℃
-210℃
沸点
-253℃
-183℃
-196℃
14. 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t3 时的内能________t4 时的内能(选填“>”、“<”或“=”)。
15. 在倡导新旧动能转换,节约能源的今天,很多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某段时间一辆出租车消耗0.4m3天燃气,如果该出租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0%,则得到的机械能为________J.(天然气的热值为7×107J/m3)
16. 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1:4.当它们吸收相同
的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17. 在完全隔热装置内,用同一电加热器给100g 水和100g 油分别加热,其温度变化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水在4min 内吸收热量为________,油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三、实验题
18.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图乙为第3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请你帮她读出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________
98
98
98
98
(2)根据表格中数据,小华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如图丙中A,B 所示,其中图________是在第5min 的气泡的变化情况.(4)在这次实验中,小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
19.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
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
(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_倍。
20. 小明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明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质量相同、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相同。
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t0/℃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t/℃
酒精
15
35
碎纸片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酒精的热值q酒精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
碎纸片的热值q纸片。
⑶小明进一步开展实验,测出所燃烧酒精的质量m酒精、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查得水的比热容c水,将数据代入公式m酒精q酒精=c水m 水(t﹣t0)计算得到的酒精的热值q酒精,所得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1. 一台汽油η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为F,活塞移动的距离为L,热机的效率为η ,求:
(1)完成一次做功冲程获得的有用功为多少?
(2)若这辆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f,则完成一次做功冲程可让汽车行驶的距离为多少?(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2. 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
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1.2×103N,(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产生的热量有多少?
(2)此时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大?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五、综合题
23.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0.4kg 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
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
(1)图中________(选填“a”或“b“)图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了________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求出沙子的比热容大约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