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工伤事故及处理PPT

企业工伤事故及处理PPT


享受条件
计算公式
发放单位
医疗费用
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治疗者
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工伤保险基金
住院伙食补助费 因工负或患职业病住院者
职工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70%×天 数
工伤保险基金
工 伤
交通、食宿费 需要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者

职工因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 住宿费补助标准×天数+伙食费补助标 准×天数
1、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 工作。
2、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5-6级伤残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60%(如低于当地最 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单 位承担单位部分,个人承担个人部分)。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 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住院伙食补助费
因工负或患职业病住院者
交通、食宿费
需要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者
辅助器具费用 停工留薪期工资 停工留薪期间护理费




在工作时间,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 位指派参加竞技和文娱、体育比赛等活动而受 到意外伤害的。
受用人单位指派,在出差期间因基本生活必 须而受到意外伤害的
2 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故意犯罪的 指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 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放任这种结果的发 生,因而构成犯罪 的情形。
4 7-10级伤残待遇
7-10级
一次性 伤残补 助金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 助金,标准为:7-10级伤残分别为13、11、9、7 个月的本人工资。
解除终 止劳动 合同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 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 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目录
Contents
1
工伤事故及责任构成
2
工伤事故认定
3
劳动能力鉴定
4
工伤保险待遇
1
工伤事故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工伤事故是指用人单位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遭
受的人身损害,以及罹患职业病的意外事故。
新《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旧《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 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
商户
扩大适用范围
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 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 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
工商户
1
工伤事故的责任构成
确定工伤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使职工违章操作,只要 不是蓄意违章,也应认定为工伤)。
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必 须存在劳动关系(含事 实劳动关系)
工伤保险基金

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

辅助器具费用 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者
辅助器具费用×件数+安装费用
工伤保险基金

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
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
职工原月工资×停工留薪期
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
整病历材料;
3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
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3 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
再次 鉴定
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 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 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2 申报工伤需要提交的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
1
地点、原因以及职工受伤程度等情况)
申报工 伤需提 交材料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医疗诊断证明书和初诊病
2
历、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
3
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4
工伤职工身份证明
5
有关旁证材料原件
2 工伤认定时限及争议解决
③、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 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赔偿项目
享受条件
4 工伤保险待遇 医疗费用
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治疗者
注意:如认定工伤的时效已过,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可不予受理

工 所
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
在 单
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 申请主体
用人单位在30日内未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 期间发生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 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 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 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事故及处理
前言 QIAN YAN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 原则和具体方法。这是自1951年发布、1953年修正《劳动保险条例》以来第一次作出的具体规范工 伤事故处理的行政法规。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对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修改,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 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2 按照工伤处理的情形
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 该病疫的。
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 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进行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 生防疫部门验证确诊的。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
职工生前的工资。
一次性 工亡补
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 )的20倍。
4 工伤保险待遇其他规定
①、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 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4 因工死亡待遇(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丧葬补 助金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
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
因工
供养亲 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
死亡
属抚恤 金
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 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 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分析:职工因工负伤,在抢救过程中由于输血染上肝炎,与事故之间不存在必然因果 关系,应认定为医疗事故而不是工伤。
2 工伤事故认定依据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与2003年旧《工伤保险条例》相比,新《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 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新《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伤事故的预防、认定和处理具有重要 意义。法律合规部将依据新《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工伤事故的有关问题进行解读,以 便于公司管理人员学习。
醉酒或者吸毒的
由于醉酒导致行为 失去控制而引发的 各种事故。吸毒是 指不以治疗为目的, 采取各种方式滥用 麻醉药品与精神药 品。
自残或者自杀的
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 段伤害自己的身体, 并造成伤害结果的行 为,自残的最极端行 为就是自杀。职工对 自己的伤亡存在着主 观故意,应当对伤亡 自行承担后果。
2 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 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低于 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 疗保险费。
4 5-6级伤残待遇
5-6级
一次性 伤残补 助金伤残来自津贴社会保 险费解除终 止劳动 关系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6级伤残分别为18、16个月的本人工资。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 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复查 鉴定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用人单 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设 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4 工伤保险待遇
项目
争 承担举证责任。

2、在接受工伤认定申请之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进行调查核实。用人
解 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