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9课电影与电视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9课电影与电视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doc课《电影与电视》19.电影与电视课第19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课标要求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默片时代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191.背景:西方各国开始进,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行放映电影的试验。

日,法国的卢年2812月2.电影的诞生:1895 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3.电影的发展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

因此,电(1)1927卓别林是这一。

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城时期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2) 。

”现代电影之父“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3)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

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影片更精彩、更震撼人心。

[易错警示] 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名垂千古的艺术大师,但他既不是电影的发明者,也不是“现代电影之父”。

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而美国的格里菲斯则是“现代电影之父”。

二、坐拥天地1.产生:电影是电视的先导,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2.特点: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3.功能(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

还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

(2).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

(3)(4)电视还能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4.作用: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电影常被称为“第七艺术”,电视被称为“第八艺术”。

主题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1)使人的生活习惯向着科学、多元化方面发展。

(2)有利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2.消极影响(1)减少了户外运动,产生肥胖、近视、抑郁症等诸多病症。

(2)色情、暴力、武打等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坐拥天地取代了人际交往,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周边、邻里关系变得冷淡,缺乏人情味。

200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这反映出电视艺术的哪些功能?答案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③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术珍品的机会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作品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一、二、二”归纳电影与电视一大根源:社会进步的产物。

电影的两个阶段:二战前从无声到有声;二战后宽银幕、立体声。

电视的两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在英、美快速发展;二战后,大规模普及。

1.电影的发明和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为电影的产生提供技术支持的是()①摄影技术②缩短曝光③连续摄影④电视技术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②③④ D .①③④C.答案 A解析④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产生提供技术支持的表述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2.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 B.猫王C.卓别林 D.卢米·埃尔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

卓别林是20世纪初“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3.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优势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年代60世纪20.D.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视艺术产生的时间。

通过对“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优势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分析可判断出是电视艺术。

4.央视三套《星光大道》栏目被称为“百姓舞台”,人们对阿宝、“凤凰组合”“玖月奇迹”等人和歌唱组合的表现津津乐道。

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答案 C解析“星光大道”是娱乐性栏目,该栏目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功能,选择C项。

5.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这样的文化变迁,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巴黎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电影和电视 B.铁路与飞机D.杂志与漫画 C.报纸和广播A答案及材料”世纪初期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促成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媒介,对事物的描述可知是电影和电视。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一块白色银……间,它消失了。

我们面前呈现.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材料二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

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形象,而收音机观众却感觉对手即麦凯恩表现更佳。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艺术?它首先诞生在哪个国家?(2)材料二表现的是什么艺术?它首先在哪个国家获得成功?(3)材料一、二反映的艺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案(1)电影艺术。

法国。

(2)电视艺术。

英国。

(3)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流通迅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高。

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等。

.解析本题围绕影视艺术选取材料,第(1)问应注意从材料一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描述的是电影艺术。

第(2)问从材料二判断是电视艺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要求归纳概括影视艺术的特点。

【解析与探究】(教材P)81提示(1)成为可能的原因:电视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品的复制方式,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电视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也使欣赏此种艺术的观众大为增加。

此外,电视接收机的普及和观看的方便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2)增加的原因:以往的艺术品复制困难。

音乐、舞蹈、戏剧大多要靠演出复制;空间艺术品的复制多要靠工艺制作来实现,成本高,数量少。

故观众少,难以实现大众化,而电视传播则克服了这些弊端,因此观众大大增加。

.(3)不同:电视对艺术品的“复制”是“再现”艺术品本身。

因为电视是复制这件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过程,电视用屏幕的二维平面模拟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用相对长度的播出时间模拟了现实世界已流逝的一段时间。

【自我测评】(教材P)81提示1.(1)电影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试验。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最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了。

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

因此,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

此间,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卓别林正是这一时期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城《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摩登时代》市之光》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

随着影像和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

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影片更精彩、更震撼人心。

(2)电视的产生与发展: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在各个方面所沿袭的理论基本来自电影。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此后,电视艺术迅速发展。

2.(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它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国际意识;还帮助人们接受“空中课堂”的教育等。

基础巩固1.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

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A.1500~1600期间 B.1765~1830期间C.1870~1900期间 D.1945~1970期间答案 C解析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故选C项。

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答案 D卓别林,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解析.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3.英国小说《哈利·波特》长期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但自从把它搬上银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答案 B解析由英国小说《哈利·波特》在搬上银幕前后的影响度可以看出电影这一传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艺术的推广。

4.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当时全世界有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在电影院观看纪录B .通过广播收听报道A.片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答案 C解析根据时间“1969年”可以排除D项,因为互联网全球普及是20世纪90年代,根据“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可知通过直播画面感受,故选C项,因为这时电视在欧洲和美国普及并具有卫星直播技术。

5.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C.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答案 D解析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普及时间应比1954年稍早一些;互联网问世的时间是在196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经营者革命”,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上升,统计数据计算错误不可能出现;只有D项最有可能发生。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揭露法西斯的暴行,鼓舞士气,反法西斯联盟在当年可能会采取的手段有()①制作电影②进行战场的电视实况全球转播③利用互联网散布假消息④利用广播电台进行各种宣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传播媒介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