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小题版概论

普通心理学小题版概论

一、选择题(1分/题)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 D )A、亚里斯多德B、冯特C、柏拉图D、詹姆斯2.割裂脑的研究发现,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 ( B )A、右半球B、左半球C、丘脑D、下丘脑3.无条件性抑制主要有( B )A、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和外抑制D、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4.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博德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 A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习惯化D、定势6.听觉的共鸣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A、赫尔姆赫茨B、贝克C、杜威D、托马斯.杨7.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 C )A、晶体调节B、视轴辐合C、重叠遮挡D、视差8.从表象兼具直观性和概括性看,它是( C )A、从感知觉过渡到记忆的桥梁B、从记忆过渡到思维的桥梁C、从感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D、从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9.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作用。

( A )A、原型启发B、迁移C、科学幻想D、再造幻想10.儿童言语获得的单词句阶段出现在:( B )A、 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8个月左右D、3岁左右1.动物出现大脑皮层开始于( C )。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动物2.有意后注意的显著特点是 ( B )A、有目的指向并需意志努力B、有目的指向但无需意志努力C、无目的指向而需意志努力D、无目的指向且无需意志努力3.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所出现的表象的过程属于( C )。

A.创造想象B.幻想 C.再造想象 D.空想4.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

A.外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5.憎恨时“咬牙切齿”时的情绪表现属于( A )。

A.面部表情B.动作表情C.姿态表情D.语调表情6、“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属于( B )。

A、回避—回避型冲突B、接近—接近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7.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D )。

A、任务难度B、运气C、努力程度D、能力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B )。

A、强、平衡、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强、不平衡D、弱9.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

A、共同特点B、首要特质C、主要特质D、次要特质10.李平5岁,王方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如果李平与王方相比,那么( D )。

A、李平的智商比王方的高B、李平的智商比王方的低C、李平的智商和王方的一样高D、李平和王方的智商没法相比1.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是心理学家 ( B )A、亚里斯多德B、冯特C、皮亚杰D、詹姆斯2.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苛勒B、华生C、弗洛伊德D、铁钦纳3.师做菜越做越咸的现象属于( B )A、味觉对比B、味觉适应C、习惯化D、定势4.觉缺陷的人常常不知道自己有色觉缺陷,别人也难于发现,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物体的 ( A )A、明度的分辨能力特别强B、颜色名称记得非常清楚C、饱和度分辨得非常清楚D、色调名称记得非常清楚5.念的内涵反映事物的 ( D )A、整体特征B、局部特征C、抽象特征D、本质特征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的是( C )A、意志自觉性B、意志果断性C、意志坚韧性D、意志自制力7.理学家通常用测验来评定个体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 A )A、隐蔽图形测验B、部分报告法C、罗夏墨渍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兴奋型相当于( A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9.据人在社会生活六大领域所产生的特殊的价值观对人格类型进行划分的学者是( B )。

A、弗洛姆B、斯普兰格C、霍兰德D、列维托夫10.力的PASS模型中最高层次的认知系统是 ( A )。

A.计划系统B. 注意—唤醒系统C.同时加工系统D. 继时加工系统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B )A、亚里斯多德B、华生C、冯特D、詹姆斯2.组成神经元的三部分包括 ( C )A、胶质、脊髓和基因B、细胞核、线粒体和核酸C、胞体、树突和轴突D、细胞、细胞核和基因3.动物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始于( B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动物4.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地 ( B )A、降低B、提高C、先高后低的变化D、先低后高的变化5.部分色盲包括( D )A、蓝绿色盲B、红蓝色盲C、红黄色盲D、蓝黄色盲6.斯伯林研究感觉记忆所运用的方式是 ( A )A、部分报告法B、整体报告法C、ERP报告法D、 PET报告法7.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是( A )A、抽象概念B、具体概念C、人工概念D、初步概念8.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B )A、表达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9.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A )A、强、平衡、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强、不平衡D、弱10.多重智力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D )A、推孟B、西蒙C、斯金纳D、加德纳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18世纪40年代B、1774年C、1879年D、19世纪50年代2.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在于( B )。

A、心理学是研究意识行为的B、意识应通过分析其元素加以研究C、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过程的D、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C )。

A、言语功能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D、抽象思维功能4.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标志是( B )。

A、对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作出反应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D、以上都对5.1958年提出注意过滤器模型的英国心理学家是( D )。

A、米勒B、西蒙C、华生D、布鲁德本特6.根据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的敏锐程度( C )。

A、越低B、不变C、越高D、不能确定7.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则占优势的加工方式是( A )。

A、概念驱动加工B、数据驱动加工C、感觉驱动加工D、平行驱动加工8.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B )。

A、暗示B、定势C、定型D、期待9.儿童言语获得的双词句阶段出现在( C )。

A、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8个月左右D、3岁左右10.美国心理家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 D )。

A、知觉情景—记忆—情绪B、刺激情景—信息—情绪C、感觉情景—想象—情绪D、刺激情景—评估—情绪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2.常用计算机模拟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B )A、人本主义心理学B、现代认知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构造主义心理学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D )A、高级部位B、联结部位C、中级部位D、低级部位4.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 A )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思维阶段5.动物大脑皮层开始出现始于:( C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动物6.知觉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C )A、为避免产生错觉B、感觉通道容量的限制C、主体理解知觉对象的需要D、主体为了分析知觉的对象7.短时记忆的复述包括 ( A )A、保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B、图式复述和文字复述C、信息复述和刺激复述D、知觉复述和形象复述8.心理学家斯波林1960年用部分报告法对记忆所做的最重要的研究是 ( C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图像记忆D、情节记忆9. “咿呀学语”出现在( A )A、从前言语到言语阶段B、单词句阶段C、双词句阶段D、从句子到会话阶段10.人类所特有的需要是( B )A、物质需要B、社会性需要C、生物需要D、缺失性需要1.条件性抑制主要有( A )。

A、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和外抑制D、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2.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C )。

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思维阶段3.“一目十行,一览无余”,这是何种注意品质好( A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4.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A )。

A、后象的作用B、适应的作用C、对比的作用D、联觉的作用5.感受物体明暗的夜视器官主要是 ( B )。

A、锥体细胞B、棒体细胞C、红外细胞D、紫外细胞6.在暗室内点燃一支香烟并注视这个光点,会觉得这个光点在运动,这种现象属于( C )。

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7.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去个别特征和属性的活动称( D )。

A、概括过程B、注意过程C、加工过程D、抽象过程8.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外界环境刺激B、机体生理变化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D、认知过程9.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取得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够超过他人的动机,称做 ( B )。

A、自尊动机B、成就动机C、自我实现D、自我效能10.个性的核心( D )。

A、能力B、智力C、气质D、性格1.因有食物、防御、呼吸和心跳反射的中枢而有“活命中枢”之称的皮质下部分是( D )A、间脑B、脑桥C、中脑D、延脑2.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 B )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思维阶段3.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 A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分散D、分心4.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 B )A、棒体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棒体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C、锥体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锥体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5.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 C )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B、空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D、对比度分辨能力的指标6.在认知心理学中,基于物体颜色和明度的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这些特性进行加工的叫做 ( A )A、数据驱动加工B、概念驱动加工C、程序驱动工D、情节驱动加工7.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C )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8.言语发展理论中,模仿说是( A )提出来的A、斯金纳B、班杜拉C、乔姆斯基D、华生9.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 C )A、较强B、中等C、较弱D、无规律可循10.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活泼型相当于: ( 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三、填空题(1分/题目)11.____兴奋_______________和_____抑制_________________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