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物质的常量元素综述

矿物质的常量元素综述

20~39岁达到骨量峰值 骨丢失
40岁缓慢降低,50岁加速降低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 有利因素
❖ 维生素D ❖ 乳糖 ❖ 膳食蛋白质 ❖ 钙磷比例适宜 ❖ 机体需要量增加
➢ 不利因素
❖ 草酸盐 ❖ 植酸盐 ❖ 膳食纤维 ❖ 脂肪 ❖ 抗酸药 ❖ 酗酒
血钙平衡
肠吸收钙
肾 钙 排 出
骨钙动员
血钙 CT
PTH
➢ AI(mg/d)
成年人(18~) 800 老年人(50~)1000
➢ UL(mg/d)
2000
➢ 特殊人群
儿童 0~: 300
0.5~: 400 1~: 600 4~: 800
11~:1000 孕妇 1000~1200 乳母 1200
钙的食物来源
***钙含量及吸收利用率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豆类、绿色蔬菜、小鱼小虾
食 钙
1,25-(OH)2VD3
收 钙
800mg/d
99% 1%
降钙素CT 甲状旁腺素PTH
排出
粪 尿 汗液 乳汁
软组织、体液
混溶钙池 miscible calcium pool
1992、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每人 每日钙摄入情况(mg/d)
居民
城市 农村 合计
1992年
457.9 378.2 405.4
矿 物 质 Mineral
(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矿物质的分类
➢常量元素(≥0.01%)
Ca、Mg、K、Na、P、S、Cl
➢微量元素(<0.01%)***FAO/WHO/IAEP,1995
❖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I、Zn、Se、Cu、Mo、Cr、Co、Fe、Mn、F
❖ 人体可能必需元素 Si、B、V、Ni
缩性、前臂和髋骨骨折。
正常骨
骨质疏松
WHO, Guidelines fo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 1998.
钙过量或中毒
➢ 肾结石 ➢ 奶碱综合症 ➢ 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铁、锌、镁、磷,等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2002
65.8 11.2 26.3
世界各地奶类的消费情况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8
0 中国
500 270 110 亚洲 世界平均 发达国家
、硬果类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硬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钙
几种食物中的钙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含钙量
牛奶 奶酪 虾皮 芝麻酱 海带 发菜
100 590 990 1170 1177 767
食物名称 含钙量
豆腐
277
西瓜子
237
韭菜
105
油菜
140
谷类
5-20
畜肉
<10
含钙丰富而草酸较少的蔬菜
蔬菜种类 钙含量(mg/100g) 草酸(mg/100g)
中国奶类的消费情况
68.5 70
60
50
40
30
20
10 0.3 0 1949
2.7 1978
10.7 1988
21.9 15.3
1995 2000 2030
每日奶 消费 (g/d)
全国营养调查奶及其制品摄入量 (克/标准人日)
地区
城市 农村 合计
1982
9.9 7.3 8.1
1992
36.1 3.8 14.9
➢若该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到低于某一限值 ,总会导致一种重要生理功能的损伤;
➢或该元素是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有机结 构的必需组分
微量元素与疾病关系
➢营养缺乏型
❖多为阳离子,Zn,Fe,Cr ❖在食物中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膳食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膳食来源的人群易缺乏
➢生物地球化学型
❖多为阴离子,I,Se,F,Mo ❖吸收率较高 ❖土壤分布不均→食物、水→机体出现缺乏和中
牙齿
软组织 体液
混溶钙池
Miscible calcium pool —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 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的钙
钙的生理功能
➢ 构成骨骼和牙齿——羟磷灰石结晶
➢ 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 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 其他作用
❖ 凝血 ❖激素分泌 ❖维持酸碱平衡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等
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共同构建骨骼
骨胶原
骨矿盐
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1/3
90%:胶原蛋白
10%:非胶原
无机成分:2/3
95%:钙、磷
5%:其他微 量元素
骨重建过程
紧密排列的骨细胞
骨骼 破骨细胞
骨形成
骨吸收
成骨细胞
骨量的获得与丢失
新生儿体内含钙25~30g 平均每日蓄积150mg钙
20岁时体内含钙1000~1200g 骨骼继续矿化 骨量增加5%~10%
毒症状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 构成机体组织 ➢ 维持渗透压 ➢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以及细胞膜的
通透性 ➢ 构成体内生理活性物质 ➢ 构成酶系代谢 ➢ 缺乏症 ➢ 膳食参考摄入量 ➢ 食物来源
钙的分布
骨骼、
99%
1%
2002年
439.3 371.8 390.6
钙缺乏
****婴幼儿期
➢ 佝偻病 ➢ 常伴随维生素D缺乏 ➢ 表现为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骨钙
化不良,骨骼变形。
健康小儿
肌肉松软,表情淡漠
枕秃
桶状胸
胸骨下陷、肋缘外翻
****成年期缺钙
➢ 女性,老年人多见 ➢ 骨质软化 ➢ 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主要为脊柱压
❖ 低剂量必需元素 Pb、Cd、Hg、As、Al、Li、Sn
必需微量元素的判定方法
美国 W.Mertz,1972
➢该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生理功能损伤 ➢补充该元素达生理水平,即可预防或治愈
这种损伤 ➢有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研究报告和一个以
上动物品种的证明
必需元素的定义
FAO/WHO/IAEP,1995
CT
血钙
PTH
1,25-(OH)2D3
肠吸收钙
肾 钙 排 出
骨钙动员
钙排出
➢粪
>50%
➢尿
100~350mg(20%)
➢ 汗液 100mg
➢ 乳汁 150~300mg
促进钙排出:
补酸、酸中毒、高蛋白或高镁膳、甲状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 过多、卧床等
骨骼、牙齿

膳 30-50% 吸
苋菜
230
161
芜菜
252
231
白菜
123
22
小白菜
159
133
马铃薯
143
99
芹菜
181
231
可利用的钙 (mg/100g)
160 150 114 100 99 79
奶中钙的特点
➢钙含量高,天然来源
❖100 mg/100g
➢吸收利用率好
❖奶类 40%以上 ❖菠菜 5% ❖钙制剂 30~45%
➢可大量摄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