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自决理论之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民族自决理论的背景,总结了他们民族自决理论的内容,即:反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及其他民族的压迫政策;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世界各民族人民的民族斗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各民族独立自主、有组建民族国家的权利;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一切违背历史潮流的民族主义行为。
同时也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自决理论的本质及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民族自决;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自决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而产生的。
从此,它就成为民族运动的重要指导理论。
资产阶级政治家在此旗帜之下领导大众推翻了封建王权和神权,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也以此为理论武器,掀起了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故的斗争。
20世纪以后,民族自决不但成为两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国际新秩序的指导理论,促使一大批新的民族国家在殖民主义的废墟上卓然出现,而且还被载人国际法规、条约之中,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特别是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民族运动再次凸现,使民族自决理论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
对此,学者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了他们的民族自决理论。
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把民族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阐述了他们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民族自决理论。
本文试图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自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对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的内涵及本质有所帮助,并进而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今的民族自决运动有所裨益。
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民族自决‛理论的背景正如列宁指出的:‚民族自决这个要求‛‚早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就已经由小资产阶级提出了‛。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
康德认为,自由、平等是一种道德法则,这个普遍性的法则存在于人们内心而非外部世界。
只要人的意志被这样一种内在的法则所感动,人的意志才是真正自由的。
他在≮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中说:‚在这个世界中,或者甚至在这个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有任何被无限制地称为善的东西‛。
因此,‚一个道德善良的人即是一个自律的人,为体现这一自律,他必须是自由的,既然如此,自决即是‘最高的政治之善‛。
这样,康德就‚为民族主义开启了‘民族自决’的思路‛。
此后,这一理论又随着弗雷德里希•施莱尔马赫、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和F. W.谢林等人的进一步阐述而发展完善。
除了哲学理论上的探索之外,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根据反封建王权的需要,明确提出尊重民族权利,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荷兰的格老秀斯、德国的黑格尔等都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阐明结束国家分裂、确立民族国家主权的必要性。
英国的爱德蒙•伯克、法国的卢梭等,则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国际社会中的民族压迫和不平等现象。
然而,民族自决作为国际关系领域一项原则首次被提出来是在18世纪末爆发的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
北美人民庄严地发布《独立宣言》,并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
法国资产阶级更是在1791年宪法中宣称:‚法国决不以事以征服为目的的战争,亦决不用其兵力反对任何民族的自由‛。
他们又在1793年宪法中重申:‚法国人民决不干涉别国的政治,他们也不容许别国干涉自己的政治‛。
从此,民族自决理论就成为资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其反对封建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从广义上说,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就是民族自决理论实践和取得胜利的过程。
在未受异族占领的国家,如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保证原料的来源与商品的销售、需要强大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也需要适宜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文化环境等。
所以,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又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同时也是民族国家的建立。
在遭受异族统治的国家或地区,如荷兰、英属北美十三州、意大利等,资产阶级更是明确地把摆脱异族统治、要求民族独立放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首位,民族独立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合二为一。
截至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其建立民族国家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民族自决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但是,当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它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在全球疯狂掠夺资源和强占商品市场,进行残暴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
于是,资产阶级在完成本阶级民族自决权的同时,又转变成了对其他艮族的剥削者和压迫者,成了制造民族问题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说,虽然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自决理论及实践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当其他弱小民族、包括其殖民地人民起来要求他们的民族权利时,资产阶级在这一方面的历史进步意义就消失殆尽。
所以,当欧洲乃至世界上的民族自决运动需要向纵深处发展时,资产阶级已经不能承担这一历史任务了。
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早期三大工人起义,表明无产阶级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1848年1月,欧洲革命爆发,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提出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要求,并积极参加各国的革命运动,为革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处境和斗争目标使它成为民族运动的同盟者。
无产阶级如何取得本阶级的统治权?无产阶级应该如何对待民族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运动的关系如何等,都是摆在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面前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民族自决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自浃理论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民族问题,撰写了大量相关著作。
据统计,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问题的著作总数达300篇,约200万字以上。
他们深入研究了民族的起源与民族国家产生的过程,探讨了民族与阶级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站在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上,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民族自决理论。
综述起来主要有:(一)反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及其他民族的压迫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对其他民族进行压迫、剥削的国家。
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失,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受苦受难,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所有的无产者生来就没有民族的偏见‛,‚只有无产者才能够消灭各民族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爱‛。
因此,无产阶级的反资本斗争同时又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他们还指出,随着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现代民族的形成,民族也具有了阶级特征,民族中所有组成部分日益集绪在两个互相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周围。
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从而彻底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世界各民族人民的民族斗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
马克思、恩格斯从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他们明确指出:‚奴役其他民族的民族是在为自身锻造镣铐‛妒‚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
马克思提醒英国工人要认识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抽象或博爱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社会解放的首要条件‛。
他们还教导欧洲的无产阶级,援助波兰人民的斗争,不仅是国际无产阶级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他们为了自身的解放所进行的斗争。
他们明确指出,对待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是测量欧洲一切革命的强度和生命力的‚外在的寒暑表‛。
(三)各民族独立自主、有组建民族国家的权利。
他们宣称‚每一个民族(nationality)都应当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欧洲各民族的诚恳的国际合作,只有当其中每个民族都在自己内部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与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
恩格斯进一步强调:‚照我看来,有关的居民应当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作主‛。
具体到不同国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大利、匈牙利要摆脱殖民奴役,组建自己的民族国家。
‚小俄罗斯将要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
罗马尼亚人、马扎尔人、南斯拉夫人将能自己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且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而确定自己的新疆界‛,耐。
作为欧洲受压迫、受奴役的两大民族:爱尔兰与波兰,马克思、恩格斯予以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认为:‚杠杆一定要安放在爱尔兰‛,爱尔兰解放的‚先决条件是把现存的强制的合并,即对爱尔兰的奴役,变为平等自由的联盟——如果这是可能的话,或者完全分离——如果这是必要的话‛。
对于波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用简单而有力的话语表达出来,那就是‚恢复波兰‛,‚通过实现民族自决权并在民主和社会的基础上恢复波兰‛。
(四)支持进步的民族解放运动。
他们高度评价匈牙利、波兰、意大利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民族运动,赞扬匈牙利‚敢于用革命的激情来对抗怯懦的反革命的狂暴,用terreur rouge[红色恐怖]来对抗terreur blanche[白色恐怖]‛,说是‚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革命性质,第一次看见了敢于代表本族人民接受敌人的挑战而进行殊死斗争的人——路德维希•科苏特‛,赞扬他‚体现了丹东和卡诺的形象‛。
肯定‚波兰人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认识和真正的革命精神‛,‚足以证明它的生命力,从而保证它是有前途的‛。
意大利的起义曾经是1848年欧洲起义的序幕,他们高度赞扬托斯卡纳和利伏诺成立的民主政府‚投给意大利人民的革命火花‛在半岛上‚燃起了燎原大火‛。
对于50 - 60年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认为,‚印度使英国不断消耗人力和财力,现在是我们最好的同盟军‛。
‚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乏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高度赞扬亚洲的革命风暴不仅给殖民主义制度以严重的打击,并将影响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五)反对一切违背历史潮流的民族主义行为,特别是泛斯拉夫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在‚欧洲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政府管辖好几个不同的民族( nationalities)。
……没有一条国家分界线与民族( nationalities)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而‚欧洲最近一千年来所经历的复杂而缓慢的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差不多每一个大的民族都同自己集体的某些末梢部分分离,这些部分脱离了本民族的民族生活,多半参加了其它某一民族(people)的民族活动,已经不想再和本民族的主体合并了‛,‚谁也不把这些早已消失了的民族( people)的残余叫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