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号机组A级检修A磨煤机大修作业指导书

8号机组A级检修A磨煤机大修作业指导书

A磨煤机大修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机组锅炉HP1103磨煤机大修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DL/T748.4- 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四部分:制粉系统检修》;Q/CDT-ITKTPC 10702 54-2017 《三、四期磨煤机技术标准》;Q/CDT-ITKTPC 1070267—2018 《制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HP1103型磨煤机使用说明书》;《HP1103型磨煤机图纸》;《集控运行规程》;《集控运行系统图》。

图1 HP1103型型中速磨煤机结构示意图13 安全措施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2 热工相关测点已拆除,电气相关电源线已拆除。

3.3 解体前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已全部执行,磨煤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已断电、消防蒸汽门已关闭并断电,脚手架经过验收合格,各种起重工具检验合格,具备工程开工条件。

3.4 所有工作人员对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交底、安全组织措施交底、岗位分工、危险点分析及控制预防措施均已熟悉并确认签字。

3.5 检修设备区域设置好临时围栏,地面铺好胶皮。

3.6 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起吊作业,必须有专业人员指挥、监护。

3.7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备件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3.8 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

起吊重物时,下面严禁有人站立或行走,吊装区域设置围栏。

高处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3.9 脚手架使用应验收合格,攀登脚手架使用合格的防坠器,安全带高挂低用挂在牢固的物体上。

3.10 当天检修任务结束后一定要将检修电动工具、照明电源断掉。

3.11 有限空间作业保持良好的通风,氧气浓度19%-21%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12 密闭容器内作业不允许电焊、火焊同时开工,不得用火焊照明。

3.13 动火作业前清理磨煤机内部积粉,并测量有害气体浓度<20g/M3,方可开展动火作业,持续工作2-4小时测量一次,间断超过2小时需重新测量有害气体浓度。

3.14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3.15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16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备品备件清单25 修前准备5.1 现场准备3455.2 专用工具5.3 工作准备□工器具已准备完毕,材料、备品已落实。

□检修地面已经铺设防护胶片,场地已经完善隔离。

□作业文件已组织学习,工作组成员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内容。

W15.4 办理相关工作票□已办理工作票及开工手续,磨煤机停运。

□磨煤机温度降至50℃以下,安全措施已正确执行。

□检查验证工作票。

□三讲一落实交底完毕。

□工作人员的着装、精神状况和安全用具应符合《安规》要求。

H15.5 作业流程图67计划工日工艺流程作 业 流 程 图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6.1 磨煤机本体检修□使用30电动扳手头松开各人孔螺栓,打开检查孔门,由人孔进入磨内检查。

□对磨内积粉及杂物进行清理。

检查磨辊、磨碗衬板、叶轮及护板磨损情况。

□各部护板检查,固定螺栓检查,减速箱润滑油取样送化学油质化验。

□从弹簧装置上拆去密封空气管道, 使用8—10梅花扳手松开三个磨辊门盖外侧上固定T型螺栓的T 型铁,从磨辊限位拉杆螺栓上松开锁紧螺母,再松开螺母产生间隙100左右,将限位拉杆螺栓推进去,直到磨辊套搁置在磨碗上为止,消除螺母产生的间隙,所有拆下的零部件放至指定位置防止移做它用。

□利用对轨吊车将门盖吊好,使用6096电动扳子加46扳子头松开门盖螺栓,将螺栓收好。

□吊下门盖放至指定位置,注意不要破坏结合面。

清理结合面密封胶。

□彻底清理磨辊上的煤粉及杂物。

□将磨辊放油孔处转至下端方向,利用14内六角扳手拆除油堵,磨辊轴承箱油放出到指定位置。

□如果字母“1”不在上部,需拆除耳轴螺栓,转动耳轴,将字母“1”转到上部,重新装上耳轴螺栓。

□安装磨辊翻出装置,使用对轨吊车及手动倒链互相配合将磨辊翻出。

当磨辊装置翻转超越重心极限位置时,磨辊装置即会突然翻落。

此时操作要特别小心,起吊力要逐渐减小。

□拆除磨辊头盖板, 利用对轨吊车将磨辊吊好,用2T×3m手拉葫芦将磨辊固定好防止向磨外方向晃动,使用24-27内六角扳手拆除磨辊头上的螺栓后吊起磨辊拆除加油管。

□磨辊运至指定检修地点固定好后,拆下磨辊挡圈,用乙炔、氧气工具对辊套进行整体式加热,同时检测温度,温度达到93℃,各部温差不大于10℃,适当收紧吊车绳索,保温45—60分钟,使用千斤顶均匀将辊皮顶出,将旧辊皮放至指定位置,准备外委修理、堆焊。

□将新磨辊辊皮使用氧气、乙炔均匀加热,加热温度不大于93℃,且各部位的温差不大于10℃。

□吊起辊套,将辊套装到磨辊座上,辊套上的键槽要与磨辊座上的键对准。

检查确认辊套完全座平在磨辊座上,拆去吊具,回装磨辊挡圈安装好后备用。

W26.2 磨辊轴承箱的检修□利用27-30梅花扳手拆除磨辊上端盖螺栓,检查测量磨辊轴承间隙应0.10—0.25mm,最大不能超过0.35mm。

清理磨辊内部,使用6096电动扳子加46扳子头松开轴承压盖螺栓。

□用30吊环将轴承箱组件吊起后并放在指定的地点,拆下磨辊下轴承密封托盘,利用活动扳手拆除油封挡圈及油封。

□拆去下轴承座的盖板和油密封挡板并放在指定的地点,拆开上轴承座盖板,使它滑下,搁置在密封耐磨衬环上.继续拆去磨辊轴上的大角螺钉,螺钉止退板,磨辊轴承挡板和垫片组,将下轴承的内圈从磨辊轴上拉出来。

□用吊环将两盘轴承C-8402-A型吊出清洗干净放至指定位置,下面使用胶皮及白布垫好,上面使用白布及塑料布罩好。

□5轴承更换标准。

轴承间隙包括原始间隙、配合间隙和工作间隙。

其中原始间隙和配合间隙的测量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否则应更换新轴承,轴承内外套、滚珠、支撑架等存在裂纹、脱皮、锈蚀、过热变色且超过标准的应进行更换。

轴承必须经全面检查。

检查轴承间隙符合规定标准。

新轴承内圈、外圈、滚珠、支撑架无脱皮、裂纹锈蚀等缺陷,但面积不大于1mm2,滚珠直径误差不大于0.02㎜2的可以使用。

8□如果所测的间隙小于0.38mm,那么磨辊可继续运行。

如果所测数据超过0.38mm则需对下轴承进行彻底检查,如有损坏进行更换。

□将密封耐磨衬环从磨辊轴上拉出清理,检查磨损情况如需更换新的耐磨衬环,对新衬环加热至120℃(用油浴加热)套装到磨辊轴上,任其冷却,□检查轴的磨损情况清洗干净,油孔通畅后上面使用白布及塑料布罩好。

□在密封托盘内孔密封柄槽内涂适量的二硫化钼润滑脂.第一只油封应朝轴承座孔内,第二,第三只油封的唇口则应朝向外边,在机械密封唇口上涂抹牛油并在密封腔内填满耐高温的二硫化钼润滑脂。

□将装有油封的密封托盘放到磨辊轴上,使油封套在油封耐磨衬套上, 使用专用吊环将轴承水平吊至安装在磨辊轴上.轴承可以加热,但温度不超过90℃冷冻两只上,下轴承外圈,冷冻温度至少需-15℃.将轴承外圈装有轴承二端的孔内,用固定夹保持在原位,任其回复温度。

□在密封托盘的油封槽内装O型密封圈,并涂二硫化钼润滑脂。

□将磨辊轴承座装到磨辊轴上,座落在下轴承上;将上轴承内圈装到磨辊轴上.如果是热装加热温度不得超过90℃.□装上轴承挡板,用手拧紧螺钉,正,反向转动轴承座不少于5圈,使轴承就位.拆上轴承挡板,测出轴端与下轴承内圈端面的高低差值,安装一组厚度不大于高低差值0.05mm的垫片组到轴端面上。

□装上轴承挡板,止退垫板和螺钉,按规定力矩紧固.在磨辊轴承座180°方向上装二只起吊螺钉,装上吊具。

□在轴承挡板上安装三根螺杆,并在每根螺杆上装一只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头碰触在轴承座的下断面上。

转动轴承座数圈,将百分表调到零位。

在转动轴承座5圈,在原来位置停下,3只百分表应返回零位。

□用吊车吊起轴承座.转动磨辊轴承座数转,读出百分表上的读数,记录,取平均值。

起吊力回复为零,转动轴承座数圈,检查百分表,其读数应返回零位,重复序号(24)(25)(26),计算出各次平均值的总平均值,如果轴承端隙不合格,重复序号(20)(21)(22)的步骤进行调整.轴承端隙调整合格后,进行磨辊组装工作.□用二硫化钼润滑上下轴承盖O型密封圈,将上下轴承盖装到轴承座.螺钉紧固。

□将所有的泄露孔堵住,利用氮气对辊腔作气密性试验,辊腔室应严密不漏,试验压力为0.25MPa,保压时间10min,合格标准压降在0.1MPa以内,注意试验压力不得超过0.3Mpa。

□利用对轨吊车将磨辊吊好,用2T×3m手拉葫芦将磨辊固定好防止向磨外方向晃动,安装加油管。

使用24-27内六角扳手紧固磨辊头上的螺栓后安装磨辊头盖板,注入美孚636油65升油堵紧固牢靠□将三个磨辊依次翻进拆除翻滚装置安装门板,安装T型螺栓用16T千斤顶在磨内将磨辊顶起,磨辊辊套与衬板间隙为10-20mm,紧固T型螺栓螺母安装固定T型螺栓铁,调整弹簧顶杆柱与磨辊头垫块的间隙为1.5毫米。

W36.3 磨体内各部检查及更换□拆下磨辊裙罩装置,磨损深度超过1/3予以更换,如小面积磨损可进行挖补处理。

□拆开磨辊轴护板,松开磨辊轴封检查板螺栓,检查磨辊密封情况,如密封处有渗油现象,应更换磨辊机械密封及磨辊密封耐磨环。

□拆去螺栓,拆下叶轮风环,将风环放在侧机体内。

拆去磨辊延伸环,每一块延伸环上装有二只内六角紧定螺钉,拆去后上二只用于顶起延伸环的螺钉,必要时还需割去点焊在延伸环上的垫板。

□拆除衬板夹紧环检查,每一夹紧环上有二只内六角紧定螺钉,拆去以后可以装上二只螺钉用于顶起夹紧环,清理磨碗内部表面,如果完好可继续使用、如有损坏更换新夹紧环。

9□拆除损坏的磨碗衬板,清理干净,检查磨碗衬板的充填键和定位键,如有损坏进行更换。

□在磨碗内装衬板时衬板和垫板都已编有顺序号,带键衬板为“1”号,装时按顺时针排列。

衬板之间应相互靠紧,且尽可能地朝向磨碗中心。

□最后一块衬板装进后若有缝隙,用垫板嵌填,不允许两块平衬板之间的垫片超过一块;超过一块时间隙等距离分布。

在装进垫板时,需将衬板逆时针排紧,使垫板嵌进时容易些。

□衬板之间的局部间隙不得大于1.5毫米,整组衬板的间隙不得大于3毫米,增添垫板可使衬板组的装配更为紧密。

带肋衬板应均匀分布,应避免两块带肋衬板相隔在120°位置上,且其肋不得高于相邻的衬板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