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课题市优质课.doc刘芳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课题市优质课.doc刘芳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市一高芳一、教材分析本节容选自人民教育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

因此本节容除本身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

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入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漂白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形成科学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式。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系列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知识、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六、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酸雨的形成、治理为明线,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为暗线也是主线,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即问题链),在问题链的驱动下教学过程自然地发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投入到问题情景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七、教学过程实验改进:SO2的性质实验由于在敞开的环境下进行,易造成SO2扩散,污染教室环境,严重威胁了师生的健康。

为了保护师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意识,同时考虑到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对SO2性质实验做了改进,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溶液从瓶口中心慢慢注入到贮存有SO2的矿泉水中,为了避免产生异议,没有用SO2的水溶液。

【师】龙门石窟——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来到这里的游客日接待量达3万多人。

可是就是这样世人仰慕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却遭受到了苦难。

同学们请看视频。

【师】播放视频:石窟酸雨。

酸雨是怎样产生的?继续播放视频:产生。

酸性气体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刺激性气味、煤炭的燃烧)让我们骄傲的龙门石窟遭受到这么严重的危害,我想这是每个同学都不能容忍的,每个同学心中都升腾起一种责任感——我们要保护龙门石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二氧化硫是形成龙门酸雨的罪魁祸首,要想解决问题,还得从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入手。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硫。

【板书】一、物理性质【师】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提示)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等请观察矿泉水瓶中的气体,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毒性、易液化。

(师同时板书: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有毒、易液化)【师】溶解性,能形成酸雨,能溶于水。

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否易溶于水?【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向矿泉水瓶中注入20mL的水,观察现象。

【生】得出结论,易溶于水。

师补充,1:40。

【师】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为什么称为“酸”雨?为什么对石窟雕像产生腐蚀?【生】猜测: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师】怎样证明?【生】测pH……要考虑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环保等因素,倒置矿泉水瓶,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

(微量或密闭)【生】操作,并得出结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板书】二、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SO2+H2OH2SO3【师】生成的亚硫酸H2SO3不稳定,易分解.因此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特点: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均不彻底,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这一性质和学过的二氧化碳相似。

【师】亚硫酸与碳酸相似,不稳定易分解,酸性弱,那么当真是亚硫酸对雕像等产生如此大的腐蚀吗?播放数据,试分析为何出现上述实验数据变化?播放视频:酸度。

PH 降低后,溶解速度、溶解量10倍几十倍增加?能够溶解掉的岩石十几公斤。

【生】猜测:雨水在放置过程中生成了酸性更强的物质。

【师】此酸性更强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生】硫酸【师】硫酸怎样产生的?【生】讨论。

理论分析。

可能是二氧化硫被空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可能是亚硫酸被氧气氧化成硫酸。

【生】方案一:把针筒中的亚硫酸溶液注入到新制的氯化钡溶液中,对比放置在空气中一 段时间后的现象。

得出结论: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酸雨形成的途径之一。

【副板】SO 2+H 2OH 2SO 3 2H 2SO 3+O 2=2H 2SO 4【师】请分析亚硫酸和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推测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吗?怎样证明?温馨提示:选择什么样的氧化剂?通过什么实验现象说明反应发生了,二氧化硫氧化成的产物是什么?【生】方案二:用针筒从试剂瓶中吸取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缓缓注入贮存有二氧化硫 的矿泉水瓶中。

完毕后,拔出针筒立即用胶布粘上瓶口的小孔。

轻轻摇晃瓶子,并观察现象。

【师】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 2、Cl 2、H 2O 2、Na 2O 2、KMnO 4、HNO 3、Fe 3+ 等氧化成+6价的化合物(SO 3或H 2SO 4或硫酸盐)。

【板书】2.强还原性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SO 2 + X 2 + 2H 2O = H 2SO 4 + 2HX (X 2 : Cl 2、 Br 2、 I 2 )2SO 2+O 2 2SO 3【师】讲解酸雨形成的第二条途径。

空气中催化剂:飘尘。

催化剂 △催化剂【副板】2SO2+O22SO3SO3+H2O=H2SO4【师】过渡:通过前面共同探讨知道了产生酸雨的原因,而且还学到了二氧化硫的性质。

分析二氧化硫的价态,有氧化性。

留做作业。

【师】酸雨如何治理?展示治理办法之一:在煤中混入一定比例的石灰石粉。

【生】学生分析原理。

【师】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体现什么性质?【生】酸性氧化物。

【师】归纳酸性氧化物性质。

【师】提出问题,证明是酸性氧化物,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入二氧化硫,褪色。

异议:褪色包括前面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没有可能是漂白呢?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吗?【生】实验:向品红溶液入二氧化硫,观察;加热,观察。

结论:有漂白,暂时的。

【师】如何证明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入二氧化硫,褪色是漂白吗?加热。

【师】展示图片,不法商贩漂白食物,浸泡食物。

二氧化硫百害无一利吗?【师】播放二氧化硫的用途,葡萄酒中加二氧化硫。

【师】小结八、板书设计二氧化硫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易液化二.化学性质:1. 与水反应SO 2+H 2O H 2SO 3(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和特点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 2.强还原性: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SO 2 + X 2 + 2H 2O = H 2SO 4 + 2HX (X 2 : Cl 2、 Br 2、 I 2 )2SO 2+O 2 2SO 33.漂白性(化合型,暂时的)催化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