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作文起步如此简单快乐——谈谈我的游戏作文教学法摘要:游戏作文,本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法,但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选择游戏作文的理由,例谈了游戏情境的创设方法,论述了游戏作文的功效,还特别指出了游戏作文的注意事项,这不也是一种创新吗?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语文老师,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而如何让作文起步阶段变得轻松愉快,则是我研究重点中的重点。
我曾尝试过不同的方法。
实践告诉我:直接讲授写作方法枯燥乏味且见效不大;题海战术更让学生厌烦甚至逆反;依托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慢慢走上“习作”的正轨,但是很容易让学生把作文看成仅仅是一项作业,日久同样产生畏惧心理;而近年来我采用的游戏作文教学法,则让作文的起步教学变得简单快乐。
现在,我就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游戏作文教学法。
选择游戏作文的理由游戏作文,这并非什么新鲜的提法,更不是我的独创。
早在几年前,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倡导的“快乐大作文”就是以游戏为载体的。
但前人的优秀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因为对学生有帮助就是我们的宗旨。
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里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的确,孩子在游戏中接受的教育是润物无声且极为高效的,因为游戏就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把引导学生起步作文与游戏紧紧地结合到了一起。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生兴趣盎然,观察、体验、交流等都成了一种迫切的需要,此时让学生动笔,真正做到了“情动而辞发”。
久而久之,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我在坚持一阶段游戏作文教学法之后,有家长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问孩子最喜欢什么课,孩子的回答简直不可思议,竟然说是作文课,因为作文课很好玩!”是啊,当孩子把写作看成“好玩的游戏”时,还怕孩子没兴趣吗?还怕孩子学不好吗?游戏作文,真是引导孩子写作入门的一把金钥匙。
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作文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情境创设的方法也有很多。
大体说来,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比一比小学生都喜欢成败输赢的刺激,低中年级更是如此。
所以,“比一比”成了我在游戏作文教学中的主要形式。
我创设的竞赛形式有个人的,如斗蛋、扳手腕、抢椅子等;也有团体的,如成语接龙大比拼、智力大转盘、拔河比赛等。
个人竞赛往往是层层筛选,在多轮竞赛后决出冠亚军。
团体竞赛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不仅需要注重个人表现,还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这两种形式都很受学生欢迎。
二、猜一猜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于是,我就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常常“故作玄虚”,让学生猜测。
例如在游戏“神奇的魔袋”中,我事先准备好一个大大的布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上课时,我让学生猜猜“魔袋”里会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布袋的样子、掂量布袋的轻重、摸摸布袋的软硬分别做了不同的猜测。
接下来,再让学生把手伸进布袋里去摸,学生通过感受某一样东西的大小、软硬、形状等猜测摸到的东西是什么。
整个游戏过程,学生情绪高涨且不失波澜。
果然,在后来的习作中,很多孩子把自己的心理描写刻画得非常细腻。
三、演一演小学生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表演欲望,因此我在游戏中也常常给学生表演的机会。
例如在游戏“成语模仿秀”中,我让学生两两配合,一人表演动作,一人猜测对方表演的成语内容,小朋友们的表演都非常有意思。
再比如“木头人”游戏中,小朋友们为了逗乐其他同学,表演的造型千奇百怪、花样迭出,让人忍俊不禁。
到了动笔写作时,孩子们在文章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快乐。
四、试一试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有尝试的欲望,因此,我也创设了许多新鲜的情境让学生有尝试的机会。
例如游戏“画方圆”,要求学生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但两手必须同时进行,很多孩子认为简单,但一尝试之后就大喊困难了。
再如游戏“掌上明珠”,就是要求小朋友手持乒乓球拍,将球放在球拍上从教室后面跑到前面,再回头,整个过程不许用手碰到球,更不能让球落地,学生听完规则后个个蠢蠢欲动。
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
学生通过试一试,或增强了自信,或提高了认识。
其实,游戏情境的创设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
游戏作文的功效一、游戏,让习作面孔不再恐怖多年来,由于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到了三年级,很多学生家长就对孩子灌输作文多么多么重要的思想,这无意中又让孩子对作文产生了畏难甚至是恐惧的情绪。
在有些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看来,作文似乎就是一个可怕的怪物,至少是个披着神秘面纱的人物,写作难,难于上青天。
游戏作文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游戏作文的课堂上,孩子们经常是欢声笑语一片,身心状态极为放松,那种忘乎所以的投入还有谁会感到这是在学习作文呢?这里,没有作文课的沉闷空气,有的只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或紧张激烈或幸福快乐的体验之后,每个人都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冲动,这时动笔写作,就成了真正的“我手写我口”。
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多孩子都欣喜地说:作文,原来如此简单快乐!二、游戏,让习作素材不再空洞其实,很多孩子对习作的苦恼就是对素材的苦恼。
“不知如何下笔”,“没有内容可写”,“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这些是惧怕写作的孩子们常挂嘴边的话。
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孩子没有亲身体验,你让他动笔写作当然就是在为难孩子,而游戏作文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为有了游戏的参与,孩子们不再无病呻吟;因为有了深刻的体验,孩子们不再写假大空的语言;因为有了酣畅淋漓的快乐,孩子们的表达就成了一种有感而发。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把这部分生活引进课堂,孩子的习作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游戏,让词句积累不再被动要想写好作文,光有素材还不行,还得积累一定的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妙词佳句。
关于积累,很多人奉行的是“死记硬背”,这是有道理的,但如何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去记、去背呢?游戏作文教学法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主读背。
比如,游戏“‘心’字成语大荟萃”,我提前一周告诉学生游戏内容,孩子们为了在游戏中大显身手,必须积累各个含有“心”字的成语,而且要理解成语的意思。
到了游戏时间,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个个是有备而来。
显然,这样的积累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为应付检查的“要我背”,而是主动的充满热情的“我要背”了。
对于一些名言警句的积累,同样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去“刺激”孩子。
四、游戏,让人生道理不再生硬。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希望孩子能在结尾处加个“光明的尾巴”,也就是所谓的“道理”。
可是,由于孩子缺少体验,那些道理往往加得十分生硬,说教的味道太浓,让人读了很别扭。
游戏作文则不会如此,因为很多道理都是孩子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出来的。
在游戏后的交流中,孩子们常常是乐有所思,许多平时看来的“大道理”此时却显得那么贴切。
比如游戏“瞎子抓瘸子”之后,孩子们说:“残疾人的生活态不容易了,我们应该主动地帮助他们。
”在“传话”游戏之后,孩子们写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话真是不假啊!”游戏“桌上拔河”让孩子明白:“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力气,还要有技巧才行。
”玩过“抢椅子”之后,有孩子感慨:“机会稍纵即逝,只有抓住每一次机会,才能取得胜利。
”游戏“咬出来的画”则让学生发现“人人都是创造者”……就这样,游戏作文让孩子在学会作文的同时更学会了做人,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游戏作文的注意事项一、要重视预设,但更要重视生成游戏作文并不是在课堂上简单随意的游戏就行的,它的许多环节都需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
例如游戏活动的时间、游戏后交流的角度、作文题目的拟定等,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到位。
和传统作文教学相比,游戏作文的课堂生成更为重要,因为孩子们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
例如,在“画方圆”游戏中,教学预设认为,孩子时不可能同时完成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任务的,但游戏时发现,有一个孩子的确做到了,虽然画出的方圆很小,画的时间却很长,但基本是在没有犯规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
这时,教者及时更改预设,对那个孩子大加夸赞:“原来天才就在我们身边,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你却完成了。
”同样在这个游戏中,预设时想到孩子们可能悟出的道理是一心不能二用,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除了悟出这个道理外,还有人说道:“左手不听话是因为平时很少动笔,看来熟能生巧很重要”,也有学生说道:“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你看,这些课堂生成的东西多好啊!其实,每一次游戏都会有许多生成的精彩,老师千万不能轻言放弃。
二、要玩得尽兴,但更要有时间观念游戏时,时间会过得特别快。
经常有学生说:“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呀?”甚至常常有学生到了下课时间还不愿意出去活动,因为他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
但是我们说: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时间观念!虽然孩子们是在尽情地游戏,但教者要心中有数:这是在上习作课。
因此,教者要做好时间的掌控人,要让游戏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游戏达到适度火候时,赶紧打住。
其实,这种意犹未尽更能让学生回味无穷,更能引起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盼,这对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也是大有帮助的。
三、要充分体验,但更要重视口头交流游戏就是要让学生玩得投入,玩得尽兴,但玩过之后的“说”则更为重要。
每一次游戏之前,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
游戏之后,我会引导学生交流:你在游戏中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你看到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印象最深的场面是什么?这个游戏让你想到了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的交流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参与。
对一般同学要求把话说完整,说通顺,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把话说流利,说生动。
学生集体交流的过程就是对游戏的回顾,口头交流又为后面的动笔成文奠定了基础,或者说是先打了一个“口头草稿”。
我认为,写作是一种高超的技能,而不是僵硬的知识。
游戏作文,只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对于引导孩子作文起步有很大的帮助,它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地爱上作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写作水平能不提高吗?游戏给作文教学增添了生气“作文难,难作文。
”这可以说是中小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老师面对的一大难题。
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的以游戏为教学手段的快乐大作文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自目睹李教授的现场作文之后,我思绪万千:同是作文课,我的课堂上几乎是鸦雀无声,而李教授的课是热闹非凡;同是指导习作,我的学生总是眉头紧锁,写的文章干干巴巴,而李教授指导写作,学生总是跃跃欲试,写出的文章生动具体、富有新意·····快快乐乐写作文,简便易行。
她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吸引我走进了这样的课堂。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我却感受颇深。
下面是我尝试中的一点感悟。
一、教学模式新颖,极富有趣味性、知识性,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做眼睛保健操,但从未听说过“大脑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