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柯尔文手势》课件02

《柯尔文手势》课件02


基本作用 “柯尔文手势”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 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 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手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起学
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 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 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 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 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 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 予以视觉化,形象。 尝试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 学唱简单的音阶;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 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 了。
“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 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 由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80)首创 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 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 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 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 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 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 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 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柯 尔 文 手 势
相关主题